第一百三十二章 瞎蒙的(1 / 2)

 兄弟二人一起离开官所。</p>

到门口,张鹤龄还在那抱怨:“姐夫也是的,我们兄弟是做大事的,接待个宁王女婿算几个意思?这种病痨鬼还用我们见?他早死早超生。”</p>

“大哥息怒,人家又没得罪你。”</p>

张延龄神色淡然。</p>

张鹤龄把头凑过来道:“你小子脑袋灵光,你说姐夫到底何意?”</p>

张延龄耸耸肩道:“我上哪知道去。”</p>

“你小子不是最近很能耐吗?既然是姐夫让我们来的,你会不知道?”张鹤龄显然不相信,觉得自己是被蒙在鼓里那个。</p>

张延龄声音提高了八度,道:“我能耐我就该知道?都说了之前做的事都是姐夫安排,谁知姐夫是不是又想利用我们做什么?”</p>

“切!”</p>

张鹤龄语气不屑。</p>

都懒得跟弟弟告别,上马车便打算离开。</p>

已经上了马车,才回过头看张延龄一眼道:“去澡堂子去去晦气再回府,你去不?这次大哥我做东。”</p>

北方澡堂子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录的从北宋时就开始。</p>

到大明朝时,已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之一。</p>

但张延龄对此并不太接受,以如今自己的身价地位,还需要到外面去泡澡堂子?再说里面都是一群大老爷们,有什么好泡的?</p>

“不必了,大哥走好。”</p>

“呸,别以为大哥听不出来你在咒我死!不去拉倒!”</p>

张鹤龄乘坐马车扬长离开。</p>

张延龄无奈摇摇头。</p>

就算这个兄长用心不算良正,对自己也有心眼,但至少还不至于反手加害。</p>

“拖后腿的,以后能少带一个是一个。这个……就先带着吧。”</p>

……</p>

……</p>

回到家。</p>

张延龄满脑子都是徐夫人。</p>

想到今晚就能跟徐夫人成就好事,他还是带着些许期待的。</p>

苏瑶过来跟张延龄汇报徽商兑换新盐引的事。</p>

“……他们的部分盐引开始在市面上流通,对于降低盐引价格有好处,回头我们正好可以买他们的盐引还户部的那两万引,你们苏家的流动资金还够吧?”</p>

张延龄在整顿京师商贸方面已经非常得心应手。</p>

这也归功于苏瑶和背后苏家的配合。</p>

苏瑶道:“还有几万两,再加上旁的家族支持,也足够。”</p>

“嗯,若是资金足够的话,就不用太早去还盐引,可以再等等。”</p>

张延龄和他背后的很多势力,资金其实大部分都抵押在户部。</p>

不过现在市面上行情看好,张延龄也不用担心资金不足的问题。</p>

苏瑶显得很遗憾道:“不能让徽商就此一蹶不振,还是太便宜他们。”</p>

“哈哈!”</p>

“谁说他们以后就可以振了?”</p>

“现在是给他们一点甜头,回头还有更犀利的疾风骤雨等着他们,盐引不过是我小试牛刀罢了。”</p>

张延龄的话,有吹牛逼的嫌疑。</p>

但在苏瑶听来,就丝毫不觉得是言过其实,她甚至还觉得是张延龄自谦。</p>

苏瑶道:“对了老爷,北直隶以及周边几个省份的商贾,还有很多希望能得您庇护的,都愿意来跟您见面,商谈合作生意事宜。”</p>

元朝以行省分国,到明朝时,省也是民间对各布政使司的称呼。</p>

张延龄笑着摆摆手道:“盐政的事已暂时告一段落,今日朝堂上陛下已着令让我放下手头之事。跟他们说,他们想找靠山也找错人,以后我就做点小生意,至于什么户部、盐引、税政等等,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p>

“他们爱跟谁合作我管不着,别来麻烦我就行,你们苏家也尽可能低调点,树大容易招风!”</p>

如果说之前张延龄是想拿苏家当白手套。</p>

现在因为盐引的事,苏家为他所用的事再不是什么秘密,这就需要他祭出第二个杀手锏,那就是徐夫人。</p>

让徐夫人当苏家背后的影子,再把建昌伯府的生意捡起来,这样又能暗地里发财。</p>

一环套一环。</p>

……</p>

……</p>

到下午时,张延龄已迫不及待想到晚上,跟徐夫人来个巫山云雨。</p>

来到大明朝,做了大明朝的恶人,只要追求本心,想做什么做什么,别遮掩心中想法,要自在为之。</p>

</p>

正想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