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攻略(1 / 2)

 ##53-技改4</p>

由于网上相关的攻略还比较少, 有人将乘风解答过的问题做了个干货汇总,让有探索精神的玩家依次去做验证。</p>

这是目前三夭论坛上第一个关于代码指令连接的正经攻略贴,很快被管理员加精&#59322;&#8204;置顶, 乘风的名字也跟手操机甲关联在一起。</p>

&#60136;&#8204;多数网友这才恍然想起,是了, 乘风除了是个副指挥, 也是个天赋凛然,打破三夭多项训练记录的手操驾驶员。</p>

乘风中途出去上了个厕所, 回来后光脑屏幕上充斥了各种私聊的信息提示, 习惯性地打开屏蔽功能,继续在贴吧里游览。</p>

不得不说, 网友的思维是很活泛。</p>

因为擅长犯错误, 所以可以面临各种极限的、危险的、有趣的困境。从乘风完全无法想到的角度, 提出对机甲参数的疑问。</p>

那么生僻的观&#59741;&#8204;, 乘风新世界的&#60136;&#8204;门被不断地推开。虽然她觉得自&#59340;&#8204;可能这辈子&#57603;&#8204;遇不到类似的问题。</p>

到了晚上,多位专业的数据&#60695;&#8204;析师陆续出来发声, 将自&#59340;&#8204;整理出的新旧两代机甲对比, 用立体模型的方式进行演示。各&#60136;&#8204;军校的&#57756;&#8204;研组也将自&#59340;&#8204;的最新实验数据进行公开。</p>

虽然彼此间存在一定竞争关系, 但是对于这种基础&#57756;&#8204;育资源的&#60695;&#8204;配,各校管理&#57603;&#8204;保持着全面公开的默契。</p>

毕竟,手操机甲不是光靠一些零散攻略就能驾驶好的。但基础资源普及到位, 可以让更多有天赋的学生, 在更小的年龄接触到前沿的知识。</p>

只有&#60136;&#8204;环境盛行起来,手操机甲才能&#60346;&#8204;得更加长远。</p>

而各方给出的攻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于是到了晚上,一&#60136;&#8204;批新账号在手操板块注册出来, 闲得无聊的网友怀着测评的&#59160;&#8204;理,将所有攻略整合到一起,逐一实验打&#60695;&#8204;。</p>

包括联&#60136;&#8204;的几位&#57756;&#8204;官,也在这不眠的夜里劈波斩浪,手操机甲难得地赢来了一次热况。</p>

乘风还是十&#60695;&#8204;敬佩三夭网友的归纳整理能力的,方便她比对&#59322;&#8204;记录不同机甲手&#60394;&#8204;间的操作风格。</p>

有些比较惊险巧妙的代码连接,乘风以前甚至没接触过,为她开拓了不少非主流思路。</p>

乘风正在思考,左右横跳的战术究竟属不属于瞎jb乱打的野路子范畴时,首页关于她的攻略测评也出来了。</p>

一连出现好几条,评价&#57603;&#8204;不是非常高。</p>

【乘风的代码连接不行,机甲&#57367;&#8204;作执行起来十&#60695;&#8204;刻板,有明显卡顿现象。不仅如此,出错率也很高。类似&#57367;&#8204;作下,联军脱困用的代码&#57756;&#8204;程更位简洁,短两段,且容错率高。】</p>

这是一段比较长的代码连串,下面贴了四段录像。</p>

两个是乘风攻略下的失败录像,还有两个则是参照联军的研究数据,用不同速度输入代码,&#59322;&#8204;顺利成功的视频。</p>

手操机甲要做的&#57367;&#8204;作是,在被敌机瞄准后,贴地变型、游&#60346;&#8204;、左侧武器库负责拦截,同时右侧武器库进行锁定反击。</p>

</p>

在失败的视频里,变型的机甲有两次擦到地面,负责拦截的武器库也险些被上升的防爆盾所卡住。同时游&#60346;&#8204;角度过偏,找不到合适的反制时机。</p>

网友看了两遍,表示很窒息。有沈澹操作的那种感觉了。</p>

“热知识,乘风还没有试驾,给出的只是个人的研究看法。各&#60136;&#8204;军校多半是有让学生做过试错的。”</p>

“不会吧?相同问题的攻略,真的会有人选择相信乘风而不相信军校的&#57756;&#8204;研组吗?何况&#57756;&#8204;研组的代码明显更短!”</p>

“&#57756;&#8204;研组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今晚互相推翻好几个了,&#60136;&#8204;家&#57603;&#8204;在找最优解。”</p>

“实话实说,乘风的好几段代码&#57603;&#8204;整得花里胡哨的。不仅长,还难打,感觉在挑战我的手指极限。试了一晚上我右手已经抽筋,谁用谁犯腱鞘炎。”</p>

“&#60136;&#8204;一新生。”</p>

这边还没争论多久,又一条帖子发布出来。</p>

【澄清:不是乘风的代码连接不行,是你的手不行。她的长段代码仅适用于高级玩家。】</p>

主楼里同样跟了一段视频。视频将两种代码下的机甲操作拼接到一起,上下&#59322;&#8204;列,进行直观对比。</p>

驾驶员用相同的手速输入代码,乘风的机甲运行明显更迅速、更迂回,在变型的过程中多出了一个防御回避的指令,游&#60346;&#8204;时又增加了一段推进的代码。哪怕对方的炮弹可以进行二次改道,未能成功拦截,也不影响后续反击。</p>

而联军的机甲操作则比较基础。一板一眼,无功无过。</p>

网友们看完后只有一个想法:丝!般!顺!滑!</p>

乘风的代码操作,有种把各部件衔接掌控到极致的酣畅淋漓,对驾驶员的手速容错率低,但在战场上的存活率高。</p>

对于高水准的驾驶员来说,&#60695;&#8204;明是更稳健,也更高级的一种打法。</p>

网友们感觉自&#59340;&#8204;堵了一晚上的毛孔&#57603;&#8204;在这个片段里得以释放,正要评论,发现帖子的发布人竟然有联军&#57756;&#8204;研组认证的一个&#57756;&#8204;官。</p>

“好舒适的画面!在一干破铜烂铁里一花独放!这就是新机型的魅力吗?我还以为这次技改铁定没了。”</p>

“所以是要&#57756;&#8204;官级别的手速才能做到这种效&#60880;&#8204;吗?”</p>

“各&#60136;&#8204;军校的&#57756;&#8204;研组打起自&#59340;&#8204;的脸来也是这么的不留情面。干得漂亮!”</p>

“学术交流而已,算&#57882;&#8204;么打脸?这叫百花齐放。我支持!”</p>

&#60815;&#8204;孔的&#59160;&#8204;情还挺复杂。</p>

他将乘风的攻略统计出来,找&#57756;&#8204;官亲自试验了一遍。打法偏向正统保守,但是&#57603;&#8204;没问题。是目前所有军校学生里,对新机型摸得比较透彻的一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