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定计(2 / 2)

阿斗 传说中的馋虫 3951 字 2019-09-16

“太子可是要水淹胡军?”诸葛亮突然开口问道。

阿斗微微一错愕,而后点了点头:“丞相说的不错,我正是准备水淹胡人!雍州之地有渭水、泾河跟黄河,所以我准备在五月到达雍州,然后蓄水一月,等到六七月份水量充足的时候,凿开拦河坝,水淹胡人大军!”

诸葛亮倒吸了一口冷气。三国时代中国中西部地区可不想是现在这么干旱,而雍州境内,黄河只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渭水。

渭水是黄河最大的一条支流,而泾河则是渭水最大的一条支流。平常人们所说的关中千里沃野,都是在渭水河泾河附近。而雍州百姓也经常取两河之水用来灌溉,比较著名的郑国渠,就建在泾河之上。

渭水是黄河的支流,也是关中最重要的漕运所在,其流域打不飞为黄土覆盖,土壤质地松散,特别是附近百姓为了开垦农田,长期滥垦乱伐,破坏了不少的植被,使得渭水河流内含泥沙量也比较大。水中含沙量比较大,也就会使得河床不断地被抬高。

在枯水期,渭水的水量严重不足,影响水道的连续性,可是到了水量丰富的季节,因为河床失稳,有很容易引发洪水。所以一旦渭水决口,整个雍州大部分地方都会变成一片泽国。

想到这里,诸葛亮立刻叫道:“太子殿下,绝对不可!此计万万不可行!一旦渭水决口,渭水两岸都会变成一片泽国,那千里沃野也会被洪水所淹没。雍州的根本就在这渭水两岸,若是被淹了,渭水沿岸的百姓岂不是要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了!”

“丞相,胡人进入雍州,烧杀抢掠,雍州的百姓一样是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且还会遭到胡人的毒手!至于那沃野千里,等到水退去,一样能够耕种,只是少了一年的收成罢了!用这一年的收成换取胡人元气大伤,值了!”

看到诸葛亮还在犹豫,阿斗接着劝道:“丞相,粮食没了,我们可以再种!房子没了,我们也可以再建!可是若是百姓都被胡人杀光了,又有谁来种粮食?谁来建房子?水淹雍州之地,虽然是万不得已之计,但是也是必行之计。虽然会使得雍州百姓流离失所,但是同样可以让鲜卑、匈奴和羯族人元气大伤,三十年内难成我中原之患。”

“太子殿下,此举会伤到不少的无辜百姓,有伤天和啊!”

“丞相,什么是天和?难道死的人少就是天和么?人死多了就是有伤天和么?那从黄巾起义到现在,我中原又死了多少人!若是引渭水淹雍州,可能会死不少的无辜百姓,也会有大量的百姓无家可归,但是今天的牺牲,却能够换来后世子孙的平安。我们现在伤了胡人的元气,未来几十年,我们中原的百姓就不用再担心胡人的袭扰。哪怕是现在雍州变成一片泽国,但是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雍州又会恢复到往日的繁华。如果这次我们不能趁着这个机会大伤胡人元气,被胡人逃到了草原上,那么明年、后年,乃至以后每一年,胡人都会侵扰我边疆,屠杀我百姓,抢掠我财物。如今中原已经乱了这么多年,元气以伤,要是放过这个好机会,说不定我们要向当年高祖那样,隐忍三世方可大破匈奴!”

诸葛亮微微一错愕,阿斗说的是,粮食年年都能种,房子随时都能建。但是若是胡人不断的来抢掠骚扰,有粮食,有房子又能如何,种出来的粮食还不是会被胡人抢走,盖好的房子一样会被胡人烧掉!

当年高祖刘邦趁着天下一统之势,本想击溃匈奴,反而被围白登。而后经历了文景二世的修养,等到武帝时期,方才能够凭着三世人积累起来的国力击败匈奴。而如今中原连年战乱,诸侯割据的几十年,虽然现在三国鼎立之势已城,但是留下的这个烂摊子,跟汉初时候差不多,可是那草原上的鲜卑人,却比当年的匈奴还要强大。唯一不同的是,如今鲜卑人并不团结,分成了三部。可是难保以后鲜卑人会不会出现一个强人,一统鲜卑各部,到那时候,一个强大的鲜卑,将不是三国任何一方能够独自力敌的。

诸葛亮突然意识到,一场大水,可能会毁掉大半个雍州,但是对于整个中原的百姓来说,对于所有的汉族子民来说,这场大水说不定会是一场好事!

“臣明白了!”诸葛亮深深地吸了口气,而后接着说道:“臣这就去筹备粮草,供雍州水后赈灾使用。”

诸葛亮说完,退了出去,只留下阿斗在空荡荡的大殿中。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侠者,非侠一城一地,而当侠天下……”

当年王越的话不断地围绕在阿斗的耳边。

“为了中原以后的安生,只能够暂时委屈一下这些雍州的百姓了!”想到这里,阿斗也无奈的摇了摇头。

突然,阿斗想起了,当年王越曾经给了自己一把金刀饰物,让自己去找一个姓蒲的人。于是阿斗立刻唤来了张嶷。

“张嶷,立刻去查一下,氐人当中,可有一蒲氏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