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诸葛弩(2 / 2)

阿斗 传说中的馋虫 4075 字 2019-09-16

“那咱们该怎么办?总不能让族人白死吧!”

“哼哼,我当然不会让族人白死!别忘了,羯人还抓了不少的鲜卑人,要跟羯人翻脸,单凭咱们是不行的,自然要拉上鲜卑人,我现在就去找轲比能。”

鲜卑轲比能大营。

“左贤王,你说的都是真的?石勇那家伙真的连我们鲜卑人都敢抓!”轲比能诧异的问道。

“单于,我刘豹怎么会欺骗你!而且我还有证据,你看这些。”刘豹说着,拿出那些兽骨雕琢成的小饰品,而后接着说道:“这些是我的人从咸阳附近鲜卑人丢到的尸骨堆中找到的。”

“这些的确是我鲜卑人的物件!”轲比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匈奴人和羯族人的世仇,轲比能也是知道的,在刘豹刚来的时候,轲比能首先认为是刘豹为了对付羯族人故意捏造出来了,可是见到这些鲜卑族特有的手工艺品,轲比能已经不得不相信,那些羯族人真的吃了不少的鲜卑人。

轲比能深深的吸了一口,稳定了一些心神,开口说道:“左贤王,此事事关重大,我想还是再详细查探一番为妙,况且此事关系到我鲜卑整族,我还是需要跟步度根商量商量。”

成都。

阿斗终于由南中回到了成都,而当阿斗到达成都以后,才知道诸葛亮也从汉中赶回了成都,而且已经到达三日了。

“丞相,你怎么来了?”阿斗见到诸葛亮,马上问道。

诸葛亮轻轻的摇了摇手中的羽扇,开口说道:“太子殿下不必担心汉中,我已经派李严李正方镇守汉中,统筹大局,李严之才不下于亮,定能保汉中无事。反而是胡人入关,陛下被困长安城,才是重中之重,亮也是为了此事才赶回来的。”

阿斗一看诸葛亮脸上挂着的那浅浅的一丝笑容,心中便知道这个老狐狸想必已经想到了办法,于是阿斗开口问道:“丞相想必心中已有对策。”

诸葛亮没有言语,只是笑着点了点头,而后突然换了一个话题,开口说道:“太子殿下,这次南征,你做的很好。南蛮始终是我蜀地之大患,虽然当年朝廷曾经数次征讨南蛮,而且每次都能够取得成果,不过这始终是以势压人,不得长久,所以大军去后,南蛮人复反。征讨南蛮,当以攻心为上,使南蛮心服,方才是长治久安之法。”

诸葛亮说着,脸上突然挂起了一丝严肃,而后接着说道:“太子殿下,打天下与治天下不同。当年秦人善战,始皇英武,十载间便一统天下,降服四方,止东周之乱局,但是大秦却二世而亡。昔年高祖立国,国穷民困,连败于匈奴,但是大汉却连绵至今。太子殿下可知道为何?”

阿斗此时也明白过来,诸葛亮是在教自己治国的道理,于是阿斗急忙说道:“请丞相赐教。”

“先秦行法家之道。法家之道,乃乱世之道,所以先秦自商君变法而强。不过秦律严苛,虽是强国强兵之道,却不是大治之道!”

“那请问丞相,什么才是大治之道?”阿斗急忙问道。

“大治之道?呵呵呵……”诸葛亮突然笑了起来,而后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什么才是大治之道。”

“丞相也不知道?”

诸葛亮皱了皱没有,思量了片刻,突然开口说道:“如果非要我说,我想一个国家,百姓富足安康,政通和顺,外敌不侵;平日时候,百姓能够吃饱穿暖;遇到大灾之年,有粮食可以赈灾。应该就是大治之道了吧。”

阿斗点了点头,而诸葛亮却一脸正色的接着说道:“太子殿下某要小看这些,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超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尧舜也不行么?”

诸葛亮再次摇了摇头:“那尧舜毕竟只是传说而来,时间久远,尧舜时候怎样,你我都没有见过,只能算是虚无缥缈之事,当不得真。”

“多谢丞相指教。”

“指教谈不上,对了,太子殿下,刚刚你不是问我有何方法对付胡人么?我这里有几样东西,太子殿下先看一看。”诸葛亮说着,冲着外面喊道:“抬上来吧。”

两名内侍抬着一个小案走了进来,案上自然放着物件,但是却被一块锦布所盖着,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丞相大人,这是什么?”阿斗开口问道。

“太子殿下打开一看便知。”

阿斗走上前去,掀开了那块锦布,映入阿斗眼帘的是一张很奇怪的弩,弩上并没有放箭矢,而在弩的旁边,有着一个箭盒。

看到这张弩,阿斗脑中灵光一闪,难道这就是传闻中的“诸葛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