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平等的承诺(2 / 2)

阿斗 传说中的馋虫 6687 字 2019-09-16

是大汉朝的“汉”,就算是蛮人不认识“汉”这个字,但是只要看到对面旗帜上那方方正正的汉字,大家就知道,对面竖起来的是汉人的旗帜。

“汉人来了?”孟获张了张嘴,而后面容突然变得狰狞起来,恶狠狠的说道:“看来木鹿也投降汉人了!”

“兄长,这绝不可能,木鹿从来不与汉人联系,如何会投降汉人!”

“若不是木鹿投降汉人,那为何那些战象会和汉人在一起,为何对面会打出汉人的旗号?”孟获怒声问道。

“也许是木鹿俘虏了汉人,然后打出他们的旗帜想耀武扬威一番……”孟优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没有底气,很明显孟优觉得自己刚才所说太过牵强,就连他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

终于,对面的象群越来越近,而后,孟获也看到了在象群身边簇拥着的蜀军。

象群终于到了近前,孟获一眼就看见,在头上最大的一头战象上面,坐着一个人,正是久违了的阿斗。

阿斗脸上仍然挂着一丝笑容,不过这阳光般笑容落在孟获眼中,却让孟获感觉到一股寒意窜便了全身。

“孟获,我们又见面了。”阿斗冲着里面的孟获喊道。

孟获没有说话,反而向着象群中望了望,不过孟获并没有发现木鹿,同时连木鹿八纳洞中的蛮兵也没有看到一个。

“木鹿呢?他在哪?”孟获大声喊道。

“来人,把木鹿带上来。”阿斗一声令下,后面立刻又士兵将木鹿给带了上来,只不过如今木鹿被五花大绑着,像个粽子一般。

木鹿大王常年生活在蛮地深处,而且不与汉人联系,有着蛮人特有的纯朴和憨厚,对于勾心斗角的事情并不擅长。说好听点木鹿大王是憨厚,说不好听点就是脑子一根筋,不会转弯。所以被阿斗俘虏了以后,任凭阿斗如何劝说,木鹿大王是死活不降。而阿斗这次也是准备以德服人,所以并没有杀木鹿大王。

见到木鹿大王被绑着押了上来,孟获心中稍微的平静了一些,木鹿被绑成这样,至少说明木鹿大王没有背叛自己,没有投降蜀军。

可是当孟获再看看那数百头战象的时候,心再次凉了大半截。看起来蜀军不但击败了木鹿大王,而且还将八纳洞的百余头战象全部收为己用。

身为蛮王,孟获自然知道八纳洞战象的威力。如今的孟获身边只剩下一千多残兵,哪怕是三江城勉强算得上有些防御力量,也挡不住蜀军配合着战象的进攻。

“孟获,你可愿降?”阿斗的声音再次传到了孟获的耳中。

投降?孟获愣了愣,心中的那股子牛劲再次冲向了脑门,只见孟获面色狰狞的低声吼道:“投降?你们汉人有一句话,叫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要战便战,何须多言!我孟获不怕死,我们蛮族人也没有一个怕死的!”

阿斗也感觉到了,孟获语气中的那股知之生死于度外的决心。阿斗微微皱了皱眉头,而后转口问道:“孟获,我问你,你为何不肯投降?”

为何不肯投降?阿斗这一问却把孟获给问住了。

要说汉人侵略蛮地?这蛮族人没有国家的概念,谈不上什么侵略不侵略。若是汉人滥杀、奴役蛮人,这也看不出来,阿斗自从兵进南中以后,一直严整军纪,并没有滥杀一个蛮族的平民,相反还赠送了不少的粮食给那些贫困的蛮族人,同时也没有强求蛮族人为汉人做些什么,这奴役也算不上。

蜀军的的确确是以德服人,而蛮族人也感受到了阿斗的诚意,所以战事进行到现在,蛮族二十一洞当中有大半都已经投降了蜀军。

战事进行到现在,蜀军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和阿斗的诚意,都足以让蛮族人所信服。而阿斗所要求的也只是蛮人愿意心甘情愿的投降,从阿斗对待蛮族人的政策看来,至少到目前,蛮人并不吃亏。

孟获突然发现,战事进行到现在,自己和蜀军的战斗已经变了味道。如果说前几次战役还是为了抵抗而抵抗的话,那么最近的几次战役,孟获更好像是为了出一口气。

从第一次被阿斗生擒的时候,孟获心中就憋了一口气。孟获身为蛮王,自然有蛮王的尊严,一个蛮王,被人生擒,这样的事情传出去,对于孟获来说是大伤颜面的,所以孟获要报仇,要将阿斗给自己的羞辱全都还回去。

可是后来,孟获接连被擒,这使得孟获心中的怨气越来越深,有时候,人就是为了拼一口气,而孟获此时也就是为了这一口气,为了蛮王的脸面,才会跟阿斗继续对着干下去。

当孟获回过头来再想想,为了这意气之争,竟然跟蜀军打到现在,而且还弄得二十一洞投降了大半,而自己的银坑洞,也只剩下一千多可战之兵。

回头想想当年,银坑洞中有十万雄兵,而孟获更是富甲天下,领整个蛮地臣服,登高一呼便可集结数十万蛮军攻城略地。此时孟获突然觉得有些后悔,若是不跟蜀军打这一仗的话,自己如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孟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南中也是在我大汉治下。你们虽然是蛮民,同时也是我大汉的子民。我刘禅绝不会因为你们不是汉民而轻看与你们!在我眼中,你们和我中原汉民一样,都是我大汉臣民,在我眼中,你们蛮民和汉民没有区别!”阿斗的声音在此响起。

阿斗说这话的同时,不知不觉运上了内力,声音顿时传遍了好几里,周围的所有人,包括蜀军和蛮军,都听得清清楚楚。

一直以来,大汉的当权者都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对于大汉四周的少数民族,大汉的统治者一直采取敌视的策略。当异族强大的时候,大汉朝当权者会感觉到害怕,这时候就会做出一些诸如和亲、结盟之类的举动,而当异族弱小的时候,大汉的当权者会毫不犹豫高压政策,对异族进行镇压和奴役。

没有人天生就喜欢打仗,而对于大汉周边的一些弱势的少数民族来说,他们并不希望和庞大的大汉朝作战,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平等的对待而已,但是这一个看似很简单的要求,但是却从来没有得到过满足。

纵观整个大汉朝,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自从武帝讨伐匈奴开始,汉朝皇帝仿佛就喜欢上了这种征讨异族的快感。汉人当中从来不缺乏名将,每每少数民族叛乱的时候,总是有人站出来,撑起大汉朝的脊梁。从西汉的霍骠骑,到东汉的班定远、马伏波,一代代名将名垂千古,同时也带来了周围那些异族对汉人的深深敬畏之心。

中原的资源、汉人的富庶,让周边的异族垂涎三尺。但是汉人好战、汉人强大,也在周围的异族心中埋下了恐惧的种子。对于北方那些强大的的游牧民族来说,南蛮的这些只会耕种的汉人是一群会咬人的肥羊,当你冲过去的时候,运气好些会满载而归,而运气不好则会被咬的很痛,但是对于南方这些诸如山越、南蛮等族来说,大汉是一个庞然大物,一个让倾尽全力也无法战胜的庞然大物。所以,南方的山越、南蛮等族选择臣服,最低限度也是不要主动的招惹这个庞然大物。

而对于大汉朝的当权者来说,北面的游牧民族,包括匈奴、乌丸、鲜卑……他们是强大的,那来去如风的骑兵是大汉朝士兵望尘莫及的,所以汉人仇视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因为他们会给汉人造成财产和生命上的损失。而南面的这些弱小的少数民族,诸如山越和南蛮,在大汉朝当权者严重则是完完全全的化外之民,是野人,不同礼数,与禽兽无异,是完全可以随意欺压的对象。

南蛮人也是人,数百年来,南蛮人不断地遭受这汉人对他们不平等的对待,也是因为这种不平等,使得南蛮数百年来一直反反复复,从来没有汉朝统治者真正的使南蛮人心服口服,真正的归降。

南蛮人的要求很简单,他们只是希望汉人能够把他们当做人来看待,能够给予他们平等的对待。但是这个要求在汉人的思想当中,特别是那些高人一等的大汉士族当中,是不可能的。哪怕是你身上有一丝少数民族的血统,都会被那些士大夫所看不起,被他们排挤。

但是如今阿斗的话,却等于给了在场的蛮人一个承诺,一个平等的承诺。

要知道,在蜀军当中,还混杂着不少投降过来的蛮军,诸如杨锋、董荼那等人,而在这一刻,蛮族人得到了他们期盼了数百年的平等,虽然这平等只是一个口头上的承诺。

平原之上,一片安静。

一秒、两秒、三秒……时间渐渐的过去。

突然,人群中突然出现了欢呼声!而这欢呼声仿佛会传染一般,向着四周扩散出去。

终于,人群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