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整点实际的(2 / 2)

痛的眼泪水都出来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的姚健听了这话十分的无语,虽明知自己的二子哥在那里强词夺理,但谁让自己确实想的东西有些不堪啊,这次也只能白挨了。</p>

揉着还有些隐隐作痛的脑袋瓜子,一脸无辜表情的用他那故作幽怨之态的眼神看着自己的二子哥道:“哥,麻烦你以后能不能下手轻啊,我可不想来这里一趟回去时断胳膊断腿的,到时候我怎么面对俺娘面对俺媳妇啊。”</p>

“呃……知道啦,下次一定注意,这个,还是先办正事吧,对我们这里产的这些东西你有什么看法?”刘晓宇岔开话题道。</p>

“哦,哥,这丝帕上的是刺绣吧?”姚健问道。</p>

“没错,6婶家传的苏绣手艺,怎么样,漂亮吧。”刘晓宇确认地道。</p>

“苏绣?好东西啊,不过……”姚健沉吟道。</p>

“不过什么啊,你到是话啊。”</p>

看着自己的二子哥又有暴力动作的倾向,姚健也顾不上再卖关子了,立马笑着道:“呵……那我就了,错了你可不许动手。”</p>

“放心,不管你怎么哥我不但不动手,而且还给你整好吃的。”刘晓宇物质诱惑着道。</p>

得到了保证,姚健就敞开了话匣子将自己的一些个想法了一下。</p>

其实就老农村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蚕茧的产量有待提高之外,丝制品原料的制造也是迫在眉睫。因为这些蚕丝并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从蚕茧到原料还有一个制造的过程。</p>

除开这丝制品原料的产量不,成品的加工度也是一个问题,村子里的设备已经不能算是过时了,根本就和古董差不多了,要不是蚕丝被的制作流程相对简单些,这五床蚕丝被也不会在短时间内给整出来。</p>

关于包装、品牌方面姚健也阐述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尤其是老家村与外界的沟通不便更是老家村准备展桑蚕丝制品最大的硬伤。</p>

问题了n多,姚健连忙灌了几杯水滋润了一下自己的干的嗓子,看了看坐在一边一脸沉思的刘晓宇和6巧巧,歇了一会儿后接着又将自己的一些设想了一下。</p>

现在做产品营销,一个准确的定位很重要,自己的这些产品准备卖给谁,又有谁会来买得弄清楚不,档次、价格方面也得做好相应的定位。</p>

弄清楚了产品的定位,那后面接着要弄的就是品牌,一个好品牌往往比商品本身更有价值,更不用那些已经成型的品牌文化了。有了自己的品牌,那包装与宣传方面都必须得跟得上,不然再好的东西也会埋没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海洋中。</p>

做好了这些,最后所需要的关注的还不是产品的质量,而是成本核算。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这些个俗语就明确暗示了成本控制对一个产品的必需性。</p>

在商业圈里,有着十倍甚至百倍利润的产品并不是没有,可某些同类的商品在价格与利润方面相差却很大,就象刘晓宇在几个布料大市场里看到的那些桑蚕丝制品一样,而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除了商品的定位不同之外,就是成本控制与核算方面的不同了。</p>

一番话下来,姚健不愧是营销专业毕业的,把一些东西讲的头头是道,可惜的是,坐在一边的两人几乎是处于没听懂的状态,刘晓宇还好些,毕竟在城里生活了那么久,一些常见的商业手法到也没少见过。而6巧巧就比较惨了,对这些话整个就是一听不懂。</p>

趁着自己弟弟喝水休息的时候,刘晓宇连忙接过话道:“呃,虎子,你的这些太专业了,也太形式化了,能不能整实际的。比如,如果叫你来负责这块销售的话,你准备怎么搞?”</p>

其实这一路看下来,对老家村桑蚕丝制品的钱景(没错字)姚健还是很看好的,而且要是不动心那也不现实,虽当初跟在自己二子哥后面搞的那个农产品市夭折了,但最起码也算是成功了不是。</p>

所以这次他之所以在接到电话后立马就决定要来,一方面想好好看看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也参与到其中。</p>

对于营销专业的姚健来,没有什么能比亲手将一个产品从无到有、从到大搞起来的那种成就感更让他觉得兴奋的了……</p>

ps:今天最后一天,尘埃厚颜求票!推荐票、月票俺都要!请大家支持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