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庙堂高遥 十 乍闻惊变(1 / 2)

金枝碧玉 青梅怀袖 0 字 2021-08-08

 楼定石目光中所包含的复杂感情,让宋晓如遭雷亟,动弹不得。原本的疑惑,也因这一个眼神而恍然大悟。

自己担心的,是回来之后家长的打骂责罚。而身为父亲的对方,所担心的却是女儿的安危。眼下见女儿平安回来,虽然也有恼怒,也想教训,但更多的,却是因终于将悬了多日的心放下,而生出的释然与庆幸,甚至还有几分后怕。

这样的情绪下,对着素日心爱的女儿,纵然有责罚之意,又如何下得去手、狠得下心?

所有的担忧,所有的恼怒,所有的惧怕……最后统统融在一处,只能说出一句:“平安回来就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

北风一阵强似一阵,卷起几片枯瘦脆薄的黄叶,呼啸着越过朱红的宫墙,在院中盘旋一阵,又将叶片随手一丢,落在以圆润的小石子铺成的路径上,与地面原有的落叶混在一起,仿佛是原本便落于此地,再分不清谁是先来,谁是后到。

这处院子里的布局,与宫中别处大不相同。

不见九脊如龙的歇山顶,亦不见靛青翠绿的山节藻棁,立于花间水际的屋舍亭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不若别处的雄浑大气,富丽堂皇,另有一种清雅自然的味道。

只是目下正值冬季,院中早是草木凋零,却并没有换上可抗寒御冬的其他花卉。唯有几棵常青树苍翠劲秀,独占一点绿意。未免让这院中失之秀丽,另添了一种萧索之感。

远香堂中,一张红木高几旁二人对坐。感受到这阵冷冽的寒风,一人起身关上落地隔扇,轻声说道:“看这阵风,果然是冬天了。”声音圆润柔美,却带着几分倦意,像是多日未理的瑶琴,随手一拔,虽然音色宛然,却终失之清亮。

说话间她转过身来,屋外的光线透过精雕细刻的窗棂,在她脸上投下明暗相间的影,却掩不住她修长的浓眉。乍眼一看,她还很年轻,但一双漆黑的眸子之中透出的浓浓疲倦之意,又是经过岁月沉淀才会有的。再仔细一看,她的额头、鼻侧,已有掩不住的细纹。竟是韶华已过,却风致犹存。

另一人说道:“菲姑姑,您今年就搬出去,等过了冬再回来吧。一个人住这院里,终是不妥。”声音清朗优雅,却又隐隐有种违和感。看他说话间探过身来,清秀的脸因斜挑的剑眉才不致被错认为女子,赫然正是楚越人。

又听被他称做“菲姑姑”的女子说道:“这些年都过来了,有什么不妥呢。”

楚越人道:“刚才进来时我听您在咳嗽,是不是染了风寒?这里没什么人气,天又冷,终归对身子不好。”

“一点小毛病,不妨事的。”

楚越人看她神情冷冷的,并不在意,知道说不动她,便不再开口。

“阿越,事情怎样?灵儿她走的顺利么?”

“……菲姑姑,您早就知道了?”

那女子点点头。

楚越人忍不住道:“那您为什么不早说?”

那女子冷声道:“这是她的命运,同你有什么关系?”

楚越人自悔失言。这位姑姑平日里虽然有求必应,但有时问到一些事情,她又会突然冷下脸来,丝毫不留情面地反诘回去。初时自己还多有尴尬,后来也就习惯了。

顿了一顿,他说道:“是,由我大哥于元正时启动祭坛施的术,公主与那位宋姑娘互换了身体,公主已被顺利送到宋姑娘原本所在的地方。”

“好,好,也算是……”说到此处,她声音忽然低下去,楚越人依稀捕捉到“得以”、“不过”等几个词。猜不出她在低声呢喃的内容,但也不去打听。

稍顷,那女子道:“此间事已毕。阿越,你可以走了,以后也不用再来。”

“您不与我一同回去么?”楚越人问道。

这女子正是楚菲,楚锦繁多年的至交好友,十八年前族人被遣散纷纷避走他乡时,她来到帝都,入宫呆在楚锦繁身边。楚锦繁去世后又独自呆在她生前所居的芷汀苑里。转眼十二年,从未离开过。

楚越人虽对楚锦繁诸多不满,对楚菲却还算尊敬。以前以为,楚菲是放心不下金枝,才在楚锦繁去世后没有回族里,而是留了下来。现在听她话语里并没有提到自己的打算,是以有此一问。

“我不回去。”

楚越人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在帝都这两年里他虽然一直呆在宫中,却并不同楚菲相见,多半是有事才来这芷汀苑中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