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一波火箭弹,消灭一个半大队(1 / 2)

 “给老子打!”</p>

李云龙在高声呼喊。</p>

迫击炮射出的照明弹,把前线阵地照亮了。</p>

看着冲上来密密麻麻的日军,起码有大几百号人,李云龙的血液都在沸腾。</p>

前三次,无法亲眼目睹六辆火箭炮,射出九十六枚火箭弹的威力。</p>

这一次,总算是有机会能亲眼见识了。</p>

袁朗分别为六门火箭炮,调整了角度和目标。</p>

在炮兵营战士们的操控下,六门火箭炮一同发射。</p>

大约一秒钟就能飞出十枚火箭弹,十秒钟就将九十六枚火箭弹,全部射了出去。</p>

前线阵地,从防炮洞里涌到战壕里的战士们。</p>

原本要拿手里的枪,拉出引线的手榴弹,狠狠的招呼敌人。</p>

却发现用不着了。</p>

他们见到了此生都难忘的景象。</p>

无数的火箭弹破空而来,几乎是没有丝毫停顿的,便是直接冲进了日军的人群中。</p>

爆炸的火光照红了天空,也为战场双方所有人提供了良好的视线。</p>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掀起强而有力的气浪,把奔袭而来的日本兵,像树叶一样吹上了天。</p>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火箭弹就像是黑板擦,轻轻松松擦掉了大地上的日军,任其被撕碎吹飞。</p>

在大口径炮弹爆炸下,血肉之体的人太脆弱了。</p>

李云龙看得目瞪口呆:“娘的,这就是喀秋莎火箭炮?也太刺激了!”</p>

前三次的炮击,都不如这一次,给他带来的感官刺激大。</p>

他此时真的深刻理解了,大炮是战争之王这句话。</p>

果然,太有劲儿了。</p>

不仅仅是他一人震惊,丁伟,于大勇都没好到哪里去。</p>

就连带来火箭炮的袁朗,也被这场景震的倒吸了口凉气。</p>

毁天灭地喀秋莎,作为世界第一款火箭炮,果然名不虚传。</p>

当然,要说感受最深的,那一定是前线离得最近的战士们了。</p>

他们一个个不顾危险,探出头观看炮轰敌人的景象。</p>

“奶奶的,这小鬼子全让炮兵炸完了,没咱步兵的事儿了。”</p>

“谁说不是呢!风头全让他们炮兵出了。”</p>

张大彪从那末日景象的爆炸中回过神,看到战士们危险的举动,扯着嗓子在喊:“都把头缩回来,别出去。”</p>

但那都无济于事,他的声音都被炮声所覆盖了,根本传不到第一线的战士耳朵里。</p>

有个年轻的战士踩着凳子去看,炮弹形成的冲击波,一个浪吹过来,把他吹回到了战壕里,人都摔懵了。</p>

两个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p>

年轻的战士晕头转向,站都站不稳:“我被炮弹炸了?”</p>

引得旁边的战士一阵哈哈大笑。</p>

十多秒钟到火箭弹覆盖很快就过去了。</p>

爆炸声一停,张大彪对于战机的把握极为灵敏。</p>

他立即高呼:“吹冲锋号,咱们步兵露脸的机会来了,快跟老子冲。”</p>

司号员跃出了战壕,吸足了气把小号放到嘴边。</p>

嘟嘟嘟的冲锋号吹响了!</p>

这是冲锋的信号。</p>

得到进攻信号的战士们,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发起冲锋了。</p>

他们纷纷跃出战壕,毫不犹豫的向之前冲过来的日军发起冲锋。</p>

当八路军战士冲上阵地后,被这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地上的日军尸横遍野,还有很浓重的烟熏味道,就像大火焚烧一样。</p>

少数幸存的日本兵,被大口径火箭弹炸的七晕八素。</p>

突然遭受袭击,站都站不稳,有的连枪都拿不起来,宛如待宰的羔羊。</p>

战士们头一次遇到这样的日军,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p>

“只要不投降,那就是敌人,给我打。”</p>

张大彪端着冲锋枪,对着身体瘫软还试图站起来的日本兵,就是一顿扫射,将他们完全击毙了。</p>

倒不是说不抓俘虏,而是后面还有大批的日军,抓俘虏还要派人看守,太麻烦了。</p>

不如一梭子撂倒省事。</p>

战士们得到提醒,纷纷对冲上来的日军步兵,展开了消灭。</p>

总共用了不到十分钟,一个冲上来的步兵大队,就成建制的被消灭掉了。</p>

总计约八百人。</p>

这是八路军抗战史上的一个新的奇迹,也是新二团战士们打过的最轻松的一仗。</p>

直到撤回战壕里,战士们还兴奋的议论。</p>

“那小鬼子站都站不起来,跟软脚虾似的,我上去用刺刀一下就结果了他。跟杀鸡一样的容易。”</p>

哈哈哈,其他战士们一阵大笑。</p>

小鬼子的战斗力,平常都很强的,一对一拼刺刀,战士们都不敢说稳赢。</p>

现在一个新兵蛋子,都能说像杀鸡一样容易,可见这仗有多好打。</p>

一个摆弄着冲锋枪的老兵,得意洋洋的说:“那是,可你用刺刀能杀几个?</p>

我拿冲锋枪,一路冲过去一路突突,直接打到了敌人的机枪阵地上,起码打死有七个。</p>

要不是那重机枪都被打成零件了,我们几个非得背一挺重机枪回来。”</p>

这又把许多战士听的遗憾极了。</p>

从敌人一次就发动了一个大队进攻的规模来看,后面起码是个联队。</p>

他们都觉得,要不是上面下令撤退,继续朝前打下去,搞不好能直接把这个联队打崩了,抓个联队长瞧瞧。</p>

被八路军战士要活捉的井边联队长,被手下掩护着,一连往后撤了二里地,才重新站稳脚跟。</p>

秋冬季节的夜里很凉,井边大佐却出了一身的汗。</p>

六辆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一半落在了最前线阵地上,一半就落在了他们右侧,准备后续进攻的第五步兵大队。</p>

那种宛如末日景象的场面,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p>

炮击结束后,井边大佐还没回过神,部队在没有得到命令时,就自发的向后撤退。</p>

如果不是基层军官的组织能力尚在,几乎就要演变成一场溃败。</p>

被一顿炮弹打的溃败,简直就是奇耻之大辱。</p>

“八格牙路,是谁第一个当了逃兵,把他给我找出来!”</p>

井边大佐咒骂之余,都想出了昏招。</p>

还是他的参谋长冷静,阻止了他。</p>

所有人都向后跑了,追究谁是第一个逃兵就毫无意义,只会使得人心惶惶,士兵更无战心。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