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成了倒霉鬼(1 / 2)

 “排长,凭什么他们每个人拿上百颗子弹,而我们一个人才发二十颗?”</p>

发出质疑的新兵蛋子叫张胜奎,年龄不大气性不小,眼里充满了委屈,他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p>

他刚入伍仅仅一个星期,连指导员告诉他,八路军的部队是官兵平等的,谁也不能欺负谁。</p>

那凭什么,他领到的就比别人少呢?</p>

“呵,还真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p>

排长刘德光的目光扫过众多新兵蛋子,大声的询问:“你们还有谁不服,举起手来让我看看。”</p>

张胜奎第一个举起了手,在他的鼓励下,众多新兵蛋子也有了胆气,纷纷举手呼应。</p>

列队一旁的老兵则用看智障的眼神,看着这些新兵蛋子。</p>

刘排长见到这一幕头疼不已。</p>

部队人数要扩张两倍,他从一个班长一跃成了排长,升官固然是好事,但麻烦也是不断。</p>

以前的新兵蛋子,在新兵连训上一个月,不但掌握了战斗的技巧,思想上也相对成熟。</p>

哪像现在,全是一堆半成品。</p>

刘排长招招手让新兵放下,对他们说:“我告诉你们,别不知足了。新兵发二十发子弹,那也只有在咱们分军区。</p>

你们去打听打听,咱八路军其他地方的部队,是什么样子的。</p>

每人最多只发十粒子弹,刚入伍时只发两发子弹。</p>

你们拿的子弹,是其他地区新兵的十倍。也就是咱们分军区富裕,不然你们上哪找这么好的事。”</p>

“真是这样?”张胜奎问的时候明显没了刚才的底气。</p>

排长如果说的是真的,那就是他贪心不足了。</p>

新兵班长没好气的说:“当然是真的,等你们以后了解的多了,就知道当了咱们分军区的兵,是多么幸运的事。”</p>

“用的武器是最先进的,打最多的胜仗,消灭最多的小鬼子。</p>

伙食改善的频率也比别的部队多,美味的午餐肉罐头,小鬼子都没咱们吃的勤。”</p>

刘排长罗列了一番优势,教育新兵蛋子,能到他们分军区,到他们独立一团,真就是一件幸事。</p>

好不好是对比出来的。</p>

就拿伙食来说,他们一周能吃一次午餐肉罐头,尝到肉味儿。</p>

这要是跟美国兵的相比,那没法比。</p>

美国兵都嫌午餐肉罐头难吃,打开吃两口随意的丢了,被韩国兵捡起来做了部队锅。</p>

如果跟其他八路军相比,那这份伙食就值得珍惜了。</p>

新兵蛋子对于武器好不好,只是听老兵们说,还没有具体的概念。</p>

但对于吃的午餐肉罐头,他们很满意。</p>

现在想起前天吃的午餐肉罐头,张胜奎还记忆犹新,忍不住咽唾沫。</p>

他出生在赤贫之家,家里无一亩地,无一间房。父亲有哮喘病,不能很好干活养家。</p>

10岁时,父亲不得不将14岁的姐姐以180元卖给人家当童养媳。</p>

张胜奎记忆里,童年就是穿着破衣烂衫,每天上山搂草拾柴。</p>

上了一年半小学就因穷辍学了。</p>

12岁,就到任老爷家当长工。一年工资八升玉米。</p>

他每天起早赶黑没命地干活。</p>

有次地主叫他赶驴拉土,驴在前面跑,让他挑一担土在驴后跟着跑,小小年纪累得实在受不了了。</p>

晚上,他逃回家哭着说,再也不去地主家当长工了。</p>

家里又让他去学泥瓦匠,其实就是给人家当小工。</p>

吃肉,对于张胜奎来说是一种奢望,十六年的记忆里,他只记得吃过两次老鼠肉。</p>

其他的时候,他每天都期望自己能不饿肚子,根本不敢想吃肉。</p>

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所以听说八路来招兵,管饭吃,他就义无反顾的来了。</p>

一名通讯员跑来对刘德光低语了几句,他转身对着众人宣布说:“连长交给我们一个任务,去攻打柳树庄的炮楼。”</p>

一个老资格的班长提出了疑问:“排长,让咱们排去?新兵占了三分之二,他们连枪都不一定拿得稳,能打得下炮楼吗?”</p>

部队扩张的太快,新兵数量多战斗力就下降的厉害。</p>

如果全排都是他们一样的老兵,那真是一点都不虚,干脆利落的就把敌人收拾了。</p>

现在新兵太多,老兵心里都没底。</p>

万一新兵死伤的多了,还没拿下炮楼来,回来没法交代。</p>

“玉不琢不成器,新兵打上几仗就是老兵了。”</p>

刘排长冠冕堂皇的表了态,话音一转说出了此行的倚仗:“连长给咱们配个火箭筒小组,只要抵近炮楼一百米,就轮到那帮狗日的哭爹喊娘了。”</p>

资格较老的班长也没话说了,他们也听说过火箭筒的厉害。</p>

十来天前拿下山城,特战队可没少拿那玩意收拾敌人。</p>

连城门都轰得开,更别说一个小小炮楼了。</p>

“现在出发。”</p>

那是张胜奎参加的第一次战斗,一切都非常顺利。</p>

在机枪的掩护下,火箭筒小组到达了预定的位置,一发火箭弹就把炮楼的墙壁豁开了个大口子。</p>

里面的敌人见势不妙,只能摇起白旗子,选择投降。</p>

但张胜奎也有遗憾的地方,他开了七枪,打了七发子弹,却没有打到一个敌人。</p>

老兵告诉他:“光有子弹不行,你还得练枪法。枪法不好,给你再多的子弹也是浪费。”</p>

张胜奎由此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枪法练好了,让别人瞧得起自己。</p>

这场攻打炮楼的战斗,仅仅是发生在中条山一带的,小小缩影。</p>

膨胀了一圈的四个步兵团,以各连排为单位,展开了为期一月的以打代练。</p>

既打击盘踞在周围的日伪军,也要把新兵的战斗力练起来,使部队整体的战斗力不至于下滑太多。</p>

……</p>

太原第一军的司令部,宽敞的会议室,长长的条形桌,坐满了高级军官。</p>

少将五六个,大佐十二三,第一军一半的高级军官都聚集在此。</p>

如果一颗炸弹扔在这个会议室里,整个驻山西第一军都得瘫痪了。</p>

司令官岩松义雄坐在条形桌的一端,拿着厚厚的一摞报告在读。</p>

这是一个学习岗村宁次大将,华北治安战计划的会议。会议出席者无不精神抖擞,表现出自己在认真学习。</p>

岗村宁次大将的履历,那自不必多说。</p>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上任伊始,便到华北各地巡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p>

随后的日子里,冈村宁次精心谋划制订了一个以消灭兔党和八路军,为主要目标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即华北治安战。</p>

根据这个计划,冈村宁次把华北地区划分为三种类型,</p>

即:“治安地区”、“准治安地区”和“未治安地区”。</p>

所谓“治安地区”,是指在日军控制和占领下的区域及其周围;</p>

所谓“准治安区”,是指双方势力交错地带,也是八路军经常活动游击区;</p>

所谓“未治安区”,是指抗日根据地。</p>

冈村宁次计划在三年内变“未治安区”为“准治安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