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放虎入山(1 / 2)

 李云人到了青州停留了数日,淡水港的暗桩将消息传到了李少手中,和李少还有皇甫雄猜测的一样,整个东瀛,都落入了淡水港的手中,李大龙头没有给醍醐天皇还有萨摩藩留下任何喘息的时间。赵小六和王敢当的军队势如破竹攻下鹿儿岛,而马凉的舰队则是将整个东瀛海域控制住,然后分兵登陆,将醍醐天皇合围在了角落中,失意中,醍醐天皇和他的手下们了。

这个结果对于李云他们来说再好不过,不过传到中土,问题就有点儿大了,首先高句丽新罗还有百济三国向天朝告罪,然后深恶痛绝地数落义安伯在东瀛的暴行。诸如残杀劳力,买卖人口,筑造人头京观等等,不过这些事情朝廷根本就不想去了解。也没有那个心思去管李长河到底有没有做这些事情,事实上一个属国完蛋就完蛋了,因为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来考验朝廷的威信!

三藩终于连成一片,同时还在江水流域打通了一条南北要道,使得朝廷水师并没有办法发挥它的应有水平。狭小的水面上,舰队根本无法施展开来,最终的结果是,要面对三藩层出不穷的火攻。烧船这种事情一旦下定了决心,就没有干的成干不成,因为船是木头做的,无论怎样,这都是非常恶毒的办法。

很显然,这一个突然反扑出乎了朝廷军队的意料,而江南淮左军队的补给一瞬间在一个月后得到了充分补充,江南大营在江南西路的步步为营根本没有奏效,七战七捷的战果化为乌有。因为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因为齐伏虎的追击,使得最佳消灭敌人的机会消失了,江南也陷入了僵持。而朝廷根本就没有时间继续和三藩相持。淮西王也开始了冒险,不断地试探江南大营的动静。同时南阳王的三万大军穿过淮西王的颖川,逼近扬州,和淮西王的军队成掎角之势,死死地控制住了淮河的局面。

而北面,襄阳王因为东部淮西王的牵制,顺利地在西部打开的局面,并且有进攻京师的模样。而事实上,他只是希望让东部的朝廷禁军收拢一下,他好有机会见缝插针,捡个骨头啃啃。

数十万禁军压根就没有想到,以往被他们瞧不起的藩王军队,如今效用的根本就不似人。而这时也让朝廷明白,这三藩准备的有多么充分。

“少爷,这新罗和百济的动作挺快的啊,整个北洋如今能够跟我们一脚长短的,就只有朝廷的水师,还有北魏的辽东水师,两个小国见东瀛被灭,自然晓得淡水港的战力如何,他们反应迅速,不但来大梁告状,还跑去北魏救援去了。”皇甫雄的探子连发三道密信,这效率确实让李云大为惊讶,好在已经习惯了老爹当年布置的人手,也就没有表露出来。不过一路过来听到了百济和新罗帝都告状的事儿,小郡主确实看李云多有不爽,而李少似乎也并不介意她这样看,依然我行我素,大为洒脱。

“新罗并无甚战力,军队顶多和百济死磕一下,便是高句丽,对于他来讲也是强国。”李云很惬意地坐在椅子上,“这样做无非就是博得一下朝廷的同情,也顺便提点一下朝廷,这海外的淡水港可是一头狼,要小心。您看看,都没有朝廷的授权,就把一个小国灭了,那日后岂不是和三藩一样,要造反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李云冷笑两声,摇了摇头,“这群蛮子还真是蠢的很,朝廷是个什么状况,还能有我们清楚?且不说那劳什子禁军还有什么用!就是那每年各路州府贪墨的银子,就足足占了朝廷年赋的一成!整整一成,足够淡水军拆了组组了拆好几次。”

南梁的问题如今是一下子冒了出来,哪儿都是漏洞,压根儿就没有办法修修补补。这小郡主一听到李云又得到什么密报,如今都是黑着一张脸,吃个饭都恨不得吐李少一脸口水。

长孙霸和皇甫雄都是知道赵家子孙的心思,依然是皇家尊严的自尊心作祟,若是像李家父子这样洒脱,这赵家的人也不至于活的这么累。当年为了防止权臣造反,不但解了将军的兵权,还将各大世家敲打了一个遍。可是对自家将领狠辣,对起当年的三国投降将领却不但封王,还颇有纵容的意味。如果不是三藩挡住长江,江南经营并没有像北方那样厉害,哪里会弄得如今整个半壁都难以调度。江南居然还冒出来个邪教,摩尼教都能占了两路地盘打打闹闹。

湖广苏杭的产粮产布的地方被围了个严严实实,且不说这日后进项如何,单单就这一年腌臜事情下来,损失简直无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