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论势交谈(1 / 2)

 从长孙霸那里,李云总算是打听到了这位小郡主的名讳,单名一个娴字。李云虽说袭胸了赵娴,但是毕竟还是要在一条船上,自广州开拔,这位郡主就是对李云横眉冷对,仿佛这是世上最歹毒的混蛋。不过想来也是,金枝玉叶的郡主,居然被个马帮海盗头子给摸了胸,委实有些掉价儿,还好皇甫雄和长孙霸那都是嘴紧的人,要是被牛强或者赵小六之流看到,恐怕李少的色狼行径最多两天,就可以传遍淡水港和淡水军了。

“皇甫兄,你们的船,如今是越来越大啦!”长孙霸感慨地看着淡水港开拔的七条商船,有四条战船,其中七条商船中的大船还可以直接转为战船,货物一抛,吃水不那么深,转弯纵深十分方便。

皇甫雄自然也有几分得意,“自从少爷提出兴港建船的计划后,如今淡水港大小船只数千,年前的时候,还从福州得了不少造福船的船工,恐怕就是朝廷的水师,也未必能在今年必得上淡水港的水军!”

皇甫雄这话虽然有炫耀的味道,但是却不假,以淡水港如今的实力,还真是不怕朝廷的水师。自从整合了东南各路档头和头领,淡水港的势力如日中天,且不说原本岛内走的精兵路线,即便现在了几十路档头和头领,手下士官大多是出自武备学堂,战阵之学颇为扎实。又曾学得练兵之法,李家亲卫亲自调教武艺,这样的下级军官,远远超过了周边的小国家。当初东瀛百国,百济,新罗,琉球王国,这些国家的士兵大多是用农夫凑数,战力底下不说,将领都是没有什么战场经验的人。哪像淡水港,早年老一辈的人都是在西北数千马贼火拼出身,更有马凉,王敢当,牛贲这等猛将,又有吴三奇这样的智囊为首。十年海上剧变,早就让后辈的生瓜蛋子经历生死。

琉球岛内的殖民战争虽然只是和土著交战,但是却也锻炼了一批新人在大规模作战上的经验,且不说牛强,马均之流,就是飞熊营的齐展元,如今在东海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年轻一辈踊跃出来的人物,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长孙霸虽然出身西北,并不善水战,但是好歹也曾做过黄河水防总管,掌兵数千,也曾懂得一点水战要领。即便比不上淡水港这般花哨,可是也能瞧出来方才皇甫雄的话并没有夸大的意思。

长孙霸心中想法自然皇甫雄不知道,他当然明白这李家到底是什么出身,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拉拢李家的人到山西走一遭。如今大梁虽然还有百万雄兵,但是过于分散,将帅并未和朝廷一心。整个大梁,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外强中干。

虽说纵观天下,强兵之盛只有南梁,可是却从未占领两魏,反而在和两国交战中消耗了不少国力,尤其是北魏,打了百多年,居然没有奈何得了对方。这也不得不说是一个怪事。但是别人不知道为什么,他长孙霸出身边军,自然是明白,如今边境几个节度使掌兵过多,皇帝有所猜忌,因为还未将北魏平定,因而才未动手,但是这几个节度使也不是傻子,以大梁的实力,早就可以将北魏消灭,之所以吃吃未灭,还是因为边境的节度使养着他们。

若是北魏未灭,这几个节度使则还有继续活命的机会,若是北魏被灭,狡兔死,走狗烹,他们就没有了利用价值,本来就有拥兵自重的嫌疑,如今更是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

所以一代又一代的节度使心照不宣,反而形成了,边境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尴尬局面,这也是为什么山西晋王敢默许长孙霸带着人南下搜罗能人的原因。

与三藩的人明目张胆明抢的不同,晋王的手段则是要高明的多,往往低调之中就能使人心悦诚服,以晋王的侠命,江湖上的人难得会觉得这个龙子龙孙要顺眼的多!

至于这一次,长孙霸是否真的是因为无法北归才求助皇甫雄,这个事情的真实与否,已经对淡水港人来说不重要了。

李家父子清楚地分析过,如今的淡水港,进可以仗着朝廷的大义剿灭摩尼教,占据东南,立根本与两浙路和福建路。退可以将东瀛,琉球吕宋连成一片,整个海洋都是他们李家的,就算不能干一番大事业,至少未来两三代,做个富家翁那是绰绰有余。

已经被淡水港带动起来的海洋贸易,高额的利润已经让不少世家看到了潜力,苦于没有私自的大船和战舰,因而他们不得不委托淡水港,同时还要分去不少利润。尽管从某些方面来讲淡水港就是一条贪婪的大鳄,但是更加要说明的是,他们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