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和谈(2 / 2)

超陆权强国 战列舰 0 字 2021-08-04

外交部长陆征祥是最早过来的,他最近一直都在着手于准备对日谈判的事情,因为一旦中日冲突进入谈判阶段,免不了他是要出面跟日本人直接唇枪舌剑一番的。</p>

其余诸位也依次到来。</p>

对于大隈重信内阁的和谈诚意,李汉还是有些相信的。作为大正派政客的代表,大隈重信毫无疑问并不是一个军人式的政客。这位曾被成为日本近代化工业之父的男人,李汉更相信在他领导下的内阁更关注欧洲大战所带来的战争红利。现在日本想加强工业建设,以便令本国经济走出‘日俄战争’的阴影恢复到正常水平,必然要全力投入到对世界市场的争夺中去,以最终恢复国力。可是由于中日冲突的影响,日本国内极度缺乏资金,再加上调查局已经将日元作为打击目标之一。正如日本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印刷银票、宝钞混乱中国经济一样,依托于他从后世带来的几块伪钞模板,中国已经对日本展开了一场隐形的货币战争。</p>

</p>

保守估计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至少有七百到一千万日元伪钞融进了日本那虚弱的国家经济之中。而这笔巨额黑金除了部分隐藏外,大部被转化为大米、棉纺等物资,经货船运往南洋以伪装日本国内情报组织的耳目。还有少量被转变成了军火物资,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流进了四国跟中国地区的几部米乱起义的乱民手中。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国内经济体的虚弱。在这种背景之下,日本其实跟中国一样不能再打下去,借助欧战发展经济才是王道。</p>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在对中国的战争中惨败,日本国内群情汹汹。在这种局面之下,日本政府到底有多少决心无视国民的意愿,这却是不好说。所以,日本政府同中国进行谈判很可能进一步刺激日本政府内部和民间的激进情绪。为免内阁被推翻,大隈重信内阁很可能拒绝妥协退让,所以,日本人的谈判诚意其实还是需要一番考量的!</p>

不过,虽然还是不能确定日本政府的谈判诚意,而且,李汉的幕僚团们在和谈条件跟让步上也一直犹豫不定,但在第二日在回复英使巴尔特前,李汉跟他的幕僚团还是在两点上达成共识,即派出谈判代表同日本代表接触以及督促东北及沿海各省加强戒备。</p>

以日本一贯的作风,不排除打着和谈的幌子麻痹中国,然后趁防备松懈偷袭的可能性。</p>

向英国转达了中国乐见于结束中日冲突的意向后,当天晚上,在一群笔杆子的努力下,一则以大总统名义发往全国的通电出台。</p>

在94年的中国,还没有无线电广播这个词。就算在全世界,也只不过到了920年才在美国开始了无线电广播的试营运。而最快地将李大总统的通电,传播到全国重要城市还是靠着电报机跟中国之声如今已经遍布全国的新闻络。李大总统的通电,在月26日晚上,就已经通过中国之声发往了各地的印刷厂,这一则通电在第二天见报之后,立刻成为南北各省最关注的新闻。</p>

“……古有贤者云,时如白驹过隙。今已十一月尾,又一年将去。回首去,总有些感慨在心。民国三年之时局可谓风云巨变,欧洲文明之诸国为战所陷,似有昭示欧洲之黎明将远去。值此风云巨变之时,我新生之民国本应当小心经营,内则勤修政务、发展经济、解民之忧、福我国民,对外则以礼相待、以诚相知,国防之兵恪守职责,以卫国防。</p>

然,变局一起必有祸事降临。在此世界板荡之时,我国亦因胶州湾及青岛一地引来祸端。胶州者何在?青岛者何方?</p>

好叫我国之民知晓,盖因前朝满清无能,割我国土与德人之手。民国成立之后,我国国势充实,国威渐壮。德之友人欲交好与我国,主动提及回归之事项。此本彰显国威,福我百姓之举,李某慨当答应,方有中德联合之声明。我中华骨肉分离约十数年之青岛,眼将回祖国怀抱中矣!消息传出,凡我国民,无不感奋而慷慨流涕谓此为我民国收回前清失去权益之张本,我民国经此日后,国势定将驻日渐长,累二十年未尝不能重回世界强国之林。</p>

然国事多艰,东邻日本国。悍然不顾青岛已为我国国土之事实。张协约国之虎皮,调五万陆军,军舰无数。耀武于胶东外海,扬威于我国门之外!随即崂山登陆,青岛要塞南北,日军侵略之兵糟蹋之下,兵火交接生灵涂炭!我民国遭此劫难,公理何存,正义何存?日本国内之对我决诀华夏之狼子野心由此固为天下所知!我国防军上下数十万带甲之勇士,在我国土遭此奇辱上下无不流涕,誓已杀敌至果,尽复国仇为己任。遂经累月之战,国防之军不畏牺牲、不惧艰险,忍辱负重、步步为营,终究布局得当,引得骄横之侵略军入我囊中,为我所困。然后苦心于和平求其投降,日之虎狼引以为耻,反笑我中华爱好和平之兵围懦弱之军,拒绝投降。</p>

于是为保国土之完整,维护主权之不失。十万国防勇士怒而举枪,与敌厮杀交战数日,硝烟漫天、血色千里。日军五万侵略之兵,土崩瓦解于青岛城下为我国防勇士重创。威哉,我国防军。痛哉,我日本友邻。</p>

我民国虽获取不时之大胜,但汉常思及我中华乃礼仪和善之邦,遍观古今数千年,少有对外主动兴兵之举。因此,虽有大胜不曾得意忘形,主动请求欧美之友人,代为我民国同日本和善后事。</p>

此乃为国际责任计,强自束手唯已大军监视,期盼重开和谈。实思日本政府能痛悟前非,摒弃其野蛮之思想,早归文明之国度,各自致力于国内民生大计!四国有人忙于奔走调停其中,望两国协和,为世界去一乱源,为东亚开一新天。友人此心,民国上下齐齐感谢,举国上下,皆谓和平可得,而公理胜利矣。</p>

围绕青岛所起之纷争,日人强词夺理实则毫无道理。青岛本是我国之土,只因前朝无能,暂时割让德人。今我民国政治清明、百姓和睦、商业兴旺,乃有开大兴之世征召。青岛回归,本是民国相知于德,外人焉有插手之理。国际友人,亦早有定论。至此道义为我独有,军事亦大占上风之际,我国防军束手观兵,期待和平解决耿耿此心可昭日月。然过去半月曾有变局,日人海船炮轰我之疆土,灭我城市、毁我船厂,知我百姓损失千万。中华举国为此怒急!</p>

见日人未有自检之举,本欲起兵百万与日死战,卫我中华之尊严。然今日观日本政府似有愧作之心,大隈内阁亦往中国派遣外使,似在国际友人之帮助下,有了和谈之诚意。无论孰是孰非,又或者日本狡诈之举。但凡有一和平之可能,我民国决不放弃。</p>

李某及政府诸位同僚。不欲见此世界激荡之际,再陷远东沦落修罗之局。故愿在此最后正告日本国内诸君,贵国若有和谈之诚意,我民国亦然。贵国若无和谈之心,只为从中迷惑,再起祸兵犯我神州,则我中华之国民必永世万代当与日本不死不休。</p>

和平难求,战端易开。生灵涂炭,本非我愿!还望日本,其速醒乎!”</p>

27日一早,大总统的这则通电见报之后,迅速成为全国关注之焦点,甚至泰晤士报,也在匆忙赶版之时原文引用,后面的英文翻译还是随后补上的。无论民国国内,还是国际社会关注中日冲突的诸位,都从这份民国临时大总统的通电之中读出了许多东西。</p>

百姓读到了政府强硬之态度以及国防实力之激增,再对比几年前的满清时期跟之前的短暂北洋时代,顿时心中又多了几分对李大总统的崇敬。李汉继袁世凯之后当选民国第二任民选总统已经不可动摇。而稳健派的政客则读到了李汉并不希望将战事进一步扩大的想法也暗中舒了一口气,这个时候,能够和平,还是和平一些的好!而英法等国,则对中国点头走到谈判桌前坐下的态度感觉满意,在他们来,只要李汉服了软低了头,中日走上了谈判桌,这远东之和平不远矣。</p>

月2日,在英使巴尔特的催促下,李大总统临时任命外交部长陆征祥为中方使者,前往上海公共租界,正式同日本外相碰面,协议和谈事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