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局变 1(2 / 2)

超陆权强国 战列舰 0 字 2021-08-04

“辛苦你了,给我吧!”</p>

接过他从文件夹中取出来的几份文件,显然这些文件已经经过整理了,上面几封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他只是匆匆的了一眼便略过了,只记下了应城方面张梅生发过来的一封电报。据说重镇沙洋因为这两人的充沛雨水,镇上几处汉江堤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与漏水情况。虽说现在情况还不算严重,不过本着预防为主的观点,沙洋那边有乡绅联名上报军政府,请求军政府能够拨款重修堤坝,当然了,他们愿意捐赠财物、银两。</p>

由于根据当地乡绅的统计,重修镇上几处堤坝需要耗费财务不下十万两。虽说有当地乡绅承诺出资一半,不过张梅生也知道如今战事将起,军政府财政虽说暂时还算富足,但是一旦战起为抑制战起后五府之内的粮草物价、以及弹药补给等,仅靠盐务税收恐怕也将落入入不敷出的窘况。因此不敢自作主张,特发来电报询问。</p>

虽然如此,张梅生倒也不负他将整个军政府内的政务全部移交给他。在电报中,张梅生陈条逐句为他分析了一番个中的轻重,希望他能够允许军政府批款重新修筑沙洋堤坝。一来可安抚沙洋等新得之地的地方民心,二来也可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安抚府内因为清军即将大举南下而隐隐有些躁动、不安的民心。</p>

李汉皱眉思量了一阵,决定听了他的建议。此时府内民心之乱他早有闻,即便是得了他大军进驻的应城、襄阳等地,最近也有不少家境富裕的乡绅富豪或低调暂离,或干脆居家搬迁。他们是消息最灵通的一拨人,不少人都能通过自己多年经营的关系隐隐搞到清军南下大军的实力,也难怪对军政府如此不自信了。</p>

而他们这一动,又加剧了普通民众心中的恐慌,根据各地巡防营的反应,自府内开始有人散播清军即将大举南下的消息之后,各地明显多出了不少的打砸、抢劫等犯罪活动,并且包括应城在内的几处地方物价都要上涨了几分,显然民心已陷入恐慌之中。</p>

虽说他已经惩戒了几个暗地里哄抬物价的不良商贩,但是高涨起的物价短时间之内除非军政府能获得一场大胜,否则他很难从府内一群已经收紧了口袋推托没有存货的商贾们手上收购到低价的物资用于军队消耗,平息府内高涨的物价。</p>

这时候军政府的确需要用些手段来安抚府内民心。</p>

他轻轻的摩擦着已经生出了一层密密麻麻胡须渣的下巴,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了。</p>

从身上掏出随身携带的钢笔,在电报下面写上了批准两个字。微微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写了一句,任命张梅生为‘军政府政务处总理官’,可暂时调度沙洋、应城两地驻军,辅助沙洋重镇堤防建设。</p>

末了他还在电报下角写上‘宣传’二字,然后重重的打了个圈。</p>

以张梅生的老练经验,他会知道该如何去做的。</p>

将那审阅完的文件放在一边,他又打开了另一份文件了起来。</p>

只见他仔细了一眼之后面色虽无喜色脸上却明显舒缓了一些,显然虽然不是重要的军情,却也是一桩美事,最起码不是坏事!</p>

的确如此,这一份李东来拍过来的情报通篇只有很少的一组字,不过这心内的东西分量却不轻,乃是介绍的武昌那边的局势。</p>

原来果然如他所记忆的一般,就在昨日深夜,同盟会巨头之一的黄兴、宋教仁二人齐齐抵达武昌,只是两人不同于历史之上那般高调,反而于深夜抵达,悄然入了中部同盟会的驻地并未惊动多少人。</p>

不过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湖北军政府军务会议上,同盟会成功逼迫孙武让出了三镇军事指挥权,改为委任黄兴为战时军事总司令,总统三镇兵力,迎击已经攻陷了汉口刘家庙的清军。</p>

而早在清晨时分,汉口军政分府军务处长詹大悲等已经以通敌罪枪决民军汉口前线指挥官张景良,据传此贼一死汉口民军欢呼雀跃、拍手叫好。</p>

而张景良是孙武亲自任命的,无论詹大悲是出于本心还是有人指点,此举都已表明了,孙武已经逐渐失去了对武昌三镇的指挥权。</p>

起码汉口那边已经生了异心,刘家庙之失的责任他即便不想背也得背在身上了!</p>

</p>

同时,孙武暂时失去了军政府的军事指挥权之后明显感觉到了危机,他不但加紧了拉拢黎元洪、汤化龙、吴兆麟等人,也对在这时表上‘忠心’的李汉有了拉拢的意思。在昨日的军务会议上,据说上演了一幕好戏,为他化解了‘探子危机’,暂时平息了武昌那边的怒火。应城那边已经收到了风声,鄂中派往三镇采购而‘失踪’的军政府人员已经悉数被找到,不日将被护送回鄂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