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帷希奇事(一)(1 / 2)

武林传说 哎嗨哟哟 0 字 2021-08-04

 “刘健,你真的要和朕作对,让朕难看吗?”皇帝怒道。</p>

“微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眼看奸宦为害朝廷,臣不得不啊,皇上,微臣怎敢与皇上作对呢?”刘健傲然不服。</p>

“你既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朕叫不要再提此事,你为何老是揪住不放,不是让朕难看又是什么?”</p>

刘健伤心至极,老泪纵横,哽咽道:“皇上,微臣老迈昏庸,体弱多病,已无甚用处了,请皇上恩准老臣告老还乡。”</p>

刘健此话一出,群臣动容,皇帝的脸色更加难看了。</p>

谢迁怕皇帝一怒之下做出过激的事来,出班奏道:“皇上,刘大人自二十七岁中进士,侍帝三朝,为朝廷奔走近半百,今年已七十四岁高龄,恳请皇上准刘大人所奏告老还乡。”</p>

皇帝有了台阶,自然赶紧借驴下坡,道:“刘爱卿,劳苦功高,朕虽舍不得你离开,念你确实体弱,朕也只能忍痛割爱了,朕准了。”</p>

“臣叩谢圣恩。”刘健爬下“咚咚咚”地叩了三个响头,然后转身朝大殿外走去。</p>

看着刘健远去的背影,众臣无不测然。谢迁心道,皇帝既然重用阉宦,自己留在朝中也是徒然,不如随刘健一起辞官而去吧。</p>

“启奏皇上,微臣已也花甲,近感做事力不从心,丢三拉四,有头无尾,生怕有负圣恩,恳请皇上准老臣也告老还乡吧。”</p>

皇帝刚刚平息的怒意又涌上来,想了想,如果真为刘瑾等人得罪了这帮老臣,只怕今后尊严难树,于是,压住怒火道:“谢爱卿既然坚辞,朕也准奏。其余人等,一律不得再作辞奏。”</p>

刘瑾虽然在朝堂上给群臣道歉,但见一下子除去两个劲敌,心里稍微好受一些,他暗暗记下参奏他的人的名字,司机报复。</p>

刘瑾之所以能保住性命,全靠焦芳通风报信。他得到焦芳的信息后,立即召齐八虎商量,到皇帝面前痛哭流涕,历数对皇帝的忠心。皇帝身为太子之时,自幼受刘瑾服侍,刘瑾看好这只潜力股,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把朱厚照服侍得舒舒服服。朱厚照继位后,能信任他们也是这个原因。皇帝本来就不想杀他们,而是要把他派到南京旧宫,这时见他们哭得伤心,想起时候,刘瑾对他的好,于心不忍,竟赦免了他们。八人见皇帝赦免了他们,并不满足,居然怂恿皇帝将司礼监和东厂交给刘瑾掌管,将西厂交给谷大用掌管。这一来,刘瑾不但没有被搬倒,反而手中权势更重。</p>

司礼监是内宫官署,有掌印太监一人,秉笔太监*人。百官向皇帝上书,要先送内阁,由内阁辅臣做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叫做“票拟”,再交给皇帝批阅。皇帝用朱笔在奏章上批示,叫做“批红”。有时皇帝心情不好,不想批阅奏章,便让司礼监宠信的太监代笔,这就给了太监胡作非的可乘之机。司礼监的太监还有一个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特权:传达皇帝旨意。有时由秉笔太监记录下皇帝的话,然后让内阁起草,或者由太监口头传达给有关大臣。这就直接给宦官造成了篡改圣旨的机会。刘瑾升为司礼监的主管,为他专横跋扈、排斥异己、打击报复提供了重要资本和手段。</p>

东厂主要监视朝廷官员、名人士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不经司法审判,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朝廷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p>

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东厂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相比锦衣卫必须采用奏章的形式进行汇报,要方便的多。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重要衙门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种边报、塘报,东厂都要派人查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察范围之内。刘瑾掌管司礼监和东厂,权力之大普通朝臣无人能比。何况,可以随意侦缉锦衣卫、东厂、大臣,并且不经皇帝批准直接逮捕朝廷大员的西厂也由一丘之貉的谷大用掌管,刘瑾的权势已经达到令人恐怖的地步,参奏他的这些官员,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p>

</p>

刘健刚刚走出午门,谢迁就赶上来,大叫道:“刘大人慢,等等我呀。”</p>

刘健转身见谢迁追上来,心头感激万分:“谢大人,你不上朝,赶来送老夫,这份恩情,老夫记下了。”</p>

谢迁笑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下官这是来和你携手同行来了。”</p>

“你?”</p>

谢迁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间。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p>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刘健和以陶渊明诗,眼角泪花隐现。</p>

两人携手而去。</p>

散朝后,王之风与成家城同行,一路走都有顾家城熟悉的官员和他打招呼,顾家城无一例外地都把王之风介绍给了对方。</p>

王之风虽然是今天才初次临朝,但是,他的名声却极为响亮,毕竟别人奋斗几十年,还要顺风顺水才能爬到他今天的高位,而他只用了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就达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峰,他不想出名都难。有些官员羡慕他升迁如飞,必然有很过硬的后台,想方设法来结识他。也有一些官员觉得他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子,全凭裙带而得势,对他并不怎么看得上眼,却也不愿得罪他。</p>

到了都指挥使司,王之风看见洪涛已经在这里了,有些诧异。</p>

洪涛,一大早,吴经历就来通知他到任,目前给了他一个千户所挂职的从六品镇抚,在都指挥使司行走。</p>

在都指挥使司里,都指挥佥事以上都是有单独房间的,这些单独房间既是书记又是住房,每人三间,王之风的房间已也于昨天就给他准备好了。佥事以下就没有这个特权,不是都指挥司的房屋不够,而是品级不够。</p>

王之风虽然在都指挥使司任职,但他并不经常到这里,主要是他不习惯锦衣那种飞扬跋扈的作风,随意侦察,任意缉拿官员人等,朝廷惯例如此,也不是王之风能改变的,更何况,他也不是这里的头,就是想改变什么也是无从下手的。俗话,眼不见为静。眼不见,心就不烦,所以,不是顾家城和司里的同僚有事找他,他一般都不会到这里来。这里的信息,有二师兄洪涛在,他什么都知道得清清楚楚。</p>

王之风不到都指挥使司,到是隔三四天散朝后,就到皇帝身边走一圈。</p>

自从豹房修建起后,皇帝每天散朝就往豹房溜去,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孝静皇后夏氏开始还能容忍,时日久了,心中就升起不满之意。</p>

孝静皇后夏氏要比朱厚照大五岁,在他十三岁时,夏氏被立为太子妃。那时的太子年纪幼,对男女之事不甚了了,夏氏却已年届十八,正是含苞欲放之时,是夏氏教会了他很多东西,他对夏氏也很依赖,常常叫她“姐姐”。朱厚照继位后,夏氏顺理成章地被册立为皇后。继位一年多,朱厚照又先后册封吴氏为淑惠德妃,册封沈氏为荣淑贤妃,他与她们关系都很好,但时日一久,新鲜感一过,朱厚照总是不安于现状。俗话得好,妻不如妾,妾不如,不如偷。世上的男人大邸都是如此,家花不如野花香,老婆是别人的好,儿子是自己的乖。豹房中各色美女应有尽有,天天都做新郎,夜夜都入洞房,皇帝岂有不留恋的。</p>

这日散朝,皇帝留下王之风,又准备到豹房。忽然间,皇后进来了。王之风参拜过皇后,知道他们有话要,就退出朝堂。</p>

“皇上,你有好多天都没有到臣妾那里了,臣妾都不记得皇上长什么模样了。今天,臣妾专门来看看皇上。”已经二十一岁的夏皇后对朱厚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