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把主意打到学生头上】(2 / 2)

人民的需求有时大过一切比如就算是方达夫那样城府深的就像是昆明的春天一样的人(众所周知昆明四季春)也不免需要计划书这样的东西装扮脸面。实际上用口头表达跟用书面表达不会有任何区别。</p>

由于大径的走向没有任何问题我需要修改的部分也仅仅是关于提高房价的理由这一块叙述起来方便快捷。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说服方达夫相信我有能力摆平教育局……</p>

而实际上捐资助学这种事情在社会各界时有生。</p>

一所中小学的建校费用是多少?一百万还是两百万?企业方需要投入多少才能说动教育局?这似乎才是我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海福巷的地处位置一所学校够不够?这些都是技术上的难点。</p>

计划书的修改很简单大致调整一下也就差不多了。我给宋方赵子华他们传阅的时候他们也纷纷表示沟通教育局开办新的学校难度太大似乎可操作性太低。我也只能先用话语稳住他们并且告诉他们我会想办法解决。</p>

</p>

开个新的学校自然没什么可能性但是如果其他的学校开办分校呢?我托一个原先在省作协工作的时候打过一些交道的家伙帮忙打听他母亲是教育局一个副科级干部才知道海福巷周围居然正好是个真空附近至少五公里范围内没有任何中小学。</p>

这大概就将是我谈判的起点……</p>

搁在前几年想都不要想那附近生源不足办一所学校形同虚设。可是现在不同城市扩建并且海福巷周边被划入地铁区房地产开力度也加强了再加上南京理工大的一个科技园展壮大周围的居民呈几何倍数增长。即便目前生源尚有不足但是这个等待的时间不会太长了……</p>

请那个朋友的母亲吃了顿饭大致了解了一下关于申请社会助学开办学校的流程我知道这是一个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申请成功其最终的审批过程也会将时间坐标指向两年之后等到那个时候估计方达夫的房子不用炒作地铁线路的规划彻底落实房价也会噌噌的上扬那就用不着我炒作了。</p>

为今之计似乎只剩下一条找南京的其他名校商量由本公司牵头捐资办学帮助学校扩大疆土节约成本。</p>

吕青衫同学该你出力的时候到了……</p>

跟吕青衫简单交待了这件事情他老婆是南京很著名的电学小学的物理教师更主要的是他老婆的父亲跟电学小学的校长是多年前的大学同学。</p>

由于吕青衫的岳父帮忙我们很顺利的见到了电学小学的孙校长。交谈不久我便现孙校长此人颇为书生意气且态度和蔼不拿什么架子。这样的人相对来说都比较好打交道吧……后来我才知道我对于他的第一印象完全是错误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