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彻大悟(2 / 2)

黄太然听得头皮发麻,心中也不去想这样会让历史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他只管做好自己的后勤工作就行,说不得哪天他一觉醒来就住进紫禁城了呢?

他指着封好的棉袋说:

“这些棉袋子都是找棉纺二厂做的,用的都是上好的棉布,里面还有一层食品包装袋,我想着这些棉布发完米后,稍微裁剪一下就能做成衣服,一举两得,经济适用。”

黄世信上前摸了摸那些藏蓝色的棉布,入手顺滑柔软,扯了扯还颇有韧性,透气性裸眼就能看出来,的确是上好的顶级棉布,他欣慰地拍了拍米袋,伸手拂过,一叠叠米袋就凭空消失,钻入了他的袖里乾坤之中。

无论看多少次,这种神仙手段真是百看不厌,黄太然领着他清空了十二个仓库,足足360吨内飞香米全数收走只用了半个小时不到,接着黄太然又领着他去了隔壁的第十三号库房,打开库房后,里面挂着三副做工精良却形式不一的铠甲盔帽。

“铁尖盔配全身扎甲,八瓣盔配鱼鳞甲,飞碟盔配布面甲,都配了铁面甲、网裙,网裤和网靴。各种尺寸大小都能定做。”

黄太然用指头磕了磕这些盔甲的表面,发出不同的声响。

“16锰的钢板,表面渗碳,304的不锈钢内衬,中间夹了丝绵,不是不用好料啊,丝绵这种东西有很强的韧性,最适合做内衬,这都是棉纺二厂的技术员告诉我的。”

“我们试了一下,三十步内强弩不可穿,八十步土枪不可破,不惧一般的刀劈枪戳,近战中唯惧大斧、铁锤、狼牙棒这些笨重家伙,但也有一定的防护能力,除非遇到一个天生神力的,要不然一下子还是把人锤不死。”

“不是我不给你弄更好的盔甲啊,就这些东西我还是逛完了整个汉安高新区承包了三家小型机械厂,又走了老战友的关系才成立起来的道具制作公司,又从成都道具厂那边挖了一些师傅过来才搞起来的。”

“你要晓得,在这个时候弄这些东西手续都比较复杂,为了保证整个渠道都合理,我还喊继业去注册了个影视公司,准备拍点古装片来凑数,免得被有心人抓了马脚。”

抚摸着冰冷的甲叶,黄世信虽然有些学来的理论,但本质上还是一个不懂兵事的读书人,不过内江卫那些卫所兵,指挥使的那些家丁他都见过,军袄破烂、甲胄极少、器械缺损,尤其是那些卫所兵丁,本来逃户就多,剩下的青壮也被抽掉去了各路冲要的守备麾下当营兵吃饷,县内只余老弱病残,连衙门的三班差役都选不上。

更不用说他们的甲兵装备,好的都被卫所指挥们偷偷倒卖,来年报个作训损耗即可,实在骗不到就拉着几百号人出去杀良冒功一把,再把那些缺额的卫所兵报个战没,还能功劳补给一把抓,反正皇帝老儿远在京城,打点好上下和锦衣卫,大家一齐闷声大发财,岂不美哉?

实际上,纵观整个川中,能打的就是松潘的三万防备各地土司与边陲的战兵、秦良玉的一万白杆兵以及成都府的总标,抚标、副总兵、五路参将、游击各营合计不到两万人等。

松潘兵粮饷一直不足,军心不稳,又在边陲,不敢调用,秦良玉的白杆兵要防备张献忠从湖广西进,各营兵要防备李自成从汉中南下,各路总兵又自扫门前雪,不管瓦上霜,至于各府州县营兵、卫所兵无钱无粮,疏于操练,碰到贼寇一触即溃,杀起老百姓来比谁都狠,着实难堪大用。

更莫说披甲了,且匠造的盔甲武器质量稀烂,棉甲脱线、缉甲碎化、扎甲鳞甲的铁片薄的跟纸一样,单刀长枪铁料不佳,锈蚀严重,弓矢弦松箭劣射出去十步穿甲都难,火器炸膛不发火严重,如此军备,练出再好的兵也是白搭。

黄世信跟着黄太然看了试制出来的盔甲刀枪剑戟弓矢盾牌,来到最后一间仓库内,黄太然指着堆满一屋子的钢管和零件道:

“枪炮这东西我可就真没办法弄来了,本来还以为那几个老哥藏着一些好东西,结果过去一问都给上缴了,本来还想和旅游公司联合一下,搞点什么风景炮出来,可一打听,手续多到让人脑壳疼,而且还有监理监造,实在是不好弄,所以我就给你搞了一些零件过来,这里为你准备了一些老书,都是当年根据地兵工厂的土法造枪造炮造火药的实用东西,原料我可以给你提供,但加工真的做不了。”

“有心了,能做成这个样子已经不容易了。”

黄世信表示理解,其实就刚才那些武器都已让他十分震撼了,他相信只要按照纪效新书所载练好了兵,穿上那些坚实的甲胄,拿上锋利的兵器,摇黄贼那种土寇就是土鸡瓦狗而。

火器这东西就强求不来了,朝廷把控地也非常严,偶有流出到民间的都是淘汰下来的废物,难堪大用。

更况黄太然这边是国泰民安的时代,弄这些东西终究比较困难,反倒是他的那个时代没有这些问题,只需培养一些熟练的匠人就可以偷偷摸摸地开工。

将所有的仓库搜刮一空,两人走到仓库角落,黄世信叉手向黄太然施了一礼道:

“下次我来请备好千五百人用的甲胄武器,若银钱缺损尽管开口,黄家家大业大,各类古玩金石这种无用之物倒是极多,必不会亏待了太然你。”

“老祖宗,说这些就见外了,你给的古董上次托关系走私人收藏家的渠道才消化了一小部分,要知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你口中的无用之物到了现在可是非常值钱的。对了,这是这栋房子的电子钥匙,我只配了两副,你我各一副,不晓得老祖宗这次什么时候离开,我在这边给你准备了一些东西。”

黄世信跟着他来到角落,一座单独的耳房立在那里,黄太然伸手在耳房门前一抹,里面灯光亮起,耳房的空间不大,布置地很紧凑,左侧的书架上摆满了史书和各种版本的兵法、谋略书籍,右侧则挂着一个投屏,正前方是一张行军床,一个小沙发,一张摆着电脑的小桌,进门的拐角处放着一个双开门的冰箱,紧挨着还有一个纯净水烧水器。

“现在啊可是网络时代,网上啥子东西都有,老祖宗,来来来,我教你上网。”

一个老年人用一指禅教一个古代人汉语拼音上网,用鼠标,上论坛,看新闻,看视频是一种何其令人绝望的折磨,好在黄世信并不认为这是种折磨,如此频繁的来回时空穿梭让他摸出了一些道道,好似在未来无论待多久,在过去都是瞬息之间的事情,而在过去待上多少时间,未来就过去了多少时间,所以他宁肯在未来多滞留一段时间,多花点时间来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后再回去,也比在过去如没头苍蝇般乱蹿来的有效。

当晚,黄世信就摸清楚了上网的方法,在浏览了一些关于明末历史研讨的论坛后,他打开了第一部关于明末题材的电影《大明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