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回 清君侧老臣兵变(2 / 2)

第二日清早,天还未大亮,那三万人马便在一众老臣的带领下,陈兵于承天府北门外。而那为首的老臣复又亮出兵符,只对那城门小吏说道:“太后外戚,扰乱朝政,谋权篡位,意图谋反,我等随先帝四方征讨,方打下这一方天地,岂能拱手让予他人?!我等不忍,那太后等人,倚仗权势,欺辱圣上年幼,肆意妄为,祸害忠良,是可忍熟不可忍!我等乃是奉圣上密旨,勤王保驾,靖难清侧!与汝等无干,勿要慌张!速速打开城门,放我等进城,否则当即攻城,少时城破,汝等与那太后同罪!”

看管城门的小吏见那大军兵临城下,早已手足无措,六神无主,哪里是还能定下心来思考思考,那年仅三岁的孩子皇帝是如何发出密旨,吩咐他人带兵进宫勤王?故而胆战心惊之下,被那老臣用言语一番恐吓,便想着保命要紧,故而赶忙将城门打开,放大军进城。而那些皇太后一系的达官显贵,听闻那些曾经被他们设法拿下的老臣竟然勾结在一起,不知使了甚么手段,竟然能调动禁军,故而一时间慌张不已,纷纷拖家带口,想要逃离承天府。

不想那些老臣早有准备,三万大军进城那势必会伤及无辜百姓,而此前这些毫不隐藏的人马更是声势浩大,只怕早已是打草惊蛇。于是便一不做二不休,先分兵把守住各个城门,绝不放走一人,而那些老臣则带着一千甲士直奔那皇宫而去。承天府的百姓虽然不知发生了甚么,只当是又要改换日月,故而各家各户紧闭门户,不敢外出,生怕被波及遭难。

而当那老臣领着甲士们冲入皇宫之时,见诸多小太监小宫女竟舍身前来拦阻他们,不顾一切,大有搏命之势。原来是那皇太后知晓这群老臣发动了兵变,胆战心惊之下却又无可奈何,想要逃跑却是插翅难飞,只得孤注一掷,派出了禁宫之中所有的太监与宫女,逼迫他们必须以血肉之躯挡住那些甲士,否则就要将他们处死。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横竖都是死。这些宫女太监实在不敢违抗皇太后的命令,无奈之下,只得舍命相搏。

可那些老臣大多是跟随沈钦四方征战的将军,哪一个手上不是沾满鲜血,哪一个身后不是累累白骨,故而他们根本不会因此心慈手软,他们此行本来的目的便是剿灭太后及其乱党,凡是抵抗他们的,帮助太后的,便一律视作外戚乱党,无论你是何品级,是何官员。绝不放过一人。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又有言道,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故而他们当即下令,甲士们一齐亮出明晃晃、寒气逼人的钢刀,直从那挡在身前的太监宫女之中杀出一条血路,胳膊来挡便剁胳膊,腿来挡便跺腿,直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一时间,那宫门处血肉横飞,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撕心裂肺的叫喊声震天动地,而那群身穿铁甲,手执钢刀,以铁面遮脸的甲士却依旧无情,径直往深宫杀去。

那群太监宫女终是招架不住,在大多数人惨死后,剩下的一小部分人便四散逃去,那些老臣并未纠缠,而是直奔后宫,皇帝与太后寝宫,四处搜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太后的外戚亲信。不出一柱香的工夫,便有甲士在御膳房的角落之中发现了那身着宫女服饰瑟瑟发抖的皇太后,怀中抱着的,正是那还不知发生了何事,只顾着嬉笑的长宁小皇帝。

甲士便将那太后扯出,押解到一众老臣身前,小皇帝则被抱起,回到皇帝寝宫安置。且说那皇太后一路挣扎,高声辱骂,可当她再度见到那些老臣之时,却悔恨万分。她所悔恨的,不是自己任用外戚亲信控制朝廷,而是悔恨自己为何当初未曾狠下心来将他们全杀了,斩草除根。可这群老臣根本不给她绝地反击的机会,而是当即收网,将皇后一脉的所有亲眷尽皆捉住,以皇帝之名,发矫诏,将皇太后以谋反罪论处,除了皇帝以外,三族之内,尽皆处死。

数千名甲士押解着浩浩荡荡的身着囚服,脚带镣铐的犯人队伍向承天府南门赶去。皇太后案牵扯人员之广近千人,这些老臣也不详查,尽皆处死,一时间承天府城南郊外的土地皆被鲜血染红,后有大雨冲刷三日都未能冲洗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