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哈尔滨奇遇记之三位一体(1 / 2)

 1、哈尔滨奇遇记之三位一体</p>

中午邓宏在旅馆里和两位旅馆管理员俄国大妈一起吃了饭,就是简单的俄国大列巴,烤香肠,还有牛肉和洋葱头炖的汤,这大列巴是俄罗斯特色面包,一个足有半个蓝球大小,出炉不久的外皮焦脆,内瓤松软,还带着一股酒香味。</p>

吃着这顿饭,邓宏突然对哈尔滨这座城市充满了兴趣,两位俄罗斯大妈不失时宜的向邓宏介绍了好些地儿,像哈尔滨最著名的圣.尼古拉大教堂、道里区充满国际商店的中央大街等。</p>

既然来了,就大步走出去逛逛。</p>

在潜意识里,邓宏感觉到,在不同的地方,总会遇上不同的人。</p>

下午时分,邓宏跳上一辆黄包车,就直扑圣.尼古拉大教堂,不过和车夫说了半天圣.尼古拉大教堂,车夫还没听明白,原来在这教堂在哈尔滨本地人嘴里,俗称作"喇#嘛台",中国人当然都不愿意记那么复杂的洋名,其实教堂是俄罗斯东正教建立的,根本和喇#嘛教扯不上关系,至于这个名是怎么叫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p>

随着黄包车一路走去,邓宏还发现这哈尔滨城里的教堂确实是多,什么圣索菲亚教堂、圣马莉亚教堂等等,不过,等一路穿过东直大街,到了哈尔滨的南岗区中心广场时,邓宏顿时为眼前的大教堂所震撼了。</p>

这是一座金漆油彩的尖顶木制大教堂,它位于广场的正中心,外表富丽堂皇,墨绿色的斜顶、金色的屋脊,教堂建于1899年,曾被称作中央寺院,而教堂的早期设计方案,是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完成,经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圣&middot;尼古拉"。</p>

邓宏戴了顶礼帽,这帽子在哈尔滨中国人中还相当流行,然后顺着广场向教堂走去,教堂周围栽种了很多丁香树和长青的柏树,周围散发了怡人的香气。走到距教堂大门不远的地方时,教堂里传来一阵唱诗班的歌唱声,那是礼拜日里教徒们在歌唱赞美诗。</p>

广场周围有很多散步的人,邓宏注意到这里出没的人大部分都是欧美人士,大家或是悠闲的散步,或是三三两两闲暇的交淡。这会,教堂内的歌唱声结束了,从教堂巨大的拱门里,涌出几百名欧美各国人士。</p>

邓宏在广场上慢悠悠的转了一圈,在旁边找了张树下的长木椅坐下,秋天的凉风吹在身上,不由得感觉一阵惬意。斜靠在长椅上,看上广场上的人来人往,一片树叶掉落在邓宏头顶,他懒洋洋的揉了揉了眼睛,嘴角却浮现一丝笑容。</p>

这一切都是表像,在广场的人流中,有双眼睛正密切的关注着邓宏。</p>

果然是在不同的地方,就会遇上不同的人,邓宏其实刚到广场就有了这种感觉,那双眼睛就在人群里,他对邓宏在广场上的行动是亦步亦趋,但每次当邓宏装作无事的转过身扫视过人群时,那双眼睛连同它的主人就会消失在人群中消失不见。</p>

于是,邓宏沿着广场不时的走动,坐下,故作悠闲的看着四周,最终,那双眼睛好像对邓宏的行动感到厌倦了,它的动作变得迟纯起来,这让邓宏终于锁定住一个身着西装、红色头发、胖壮的背影,他只留下一个背影,隐没在出教堂的人流里,好像已经放弃关注邓宏,准备匆匆离开。</p>

邓宏可不想放弃一次反客为主的机会,他站起身,默默跟上了那个胖壮的背影,两个人一前一后,邓宏小心的和那个人身后保持着0-40米的距离,两人步行直进东直大街,不久又转进一处巷子时,在小巷子里,胖壮的背影终于消失无影。</p>

邓宏有点失望的走出巷子,站在街头,他在脑海里回想着这个胖壮的背影和走路时的姿态,却怎么也想不出自己在那里见过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