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哈尔滨奇遇记3(1 / 2)

 8、哈尔滨奇遇记</p>

顺着出码头的街道一路向前走,邓宏也没有具体目标,只是一边东张西望,一路向前走。</p>

19年被人称"东方小巴黎"的哈尔滨,是一座比奉天城还要繁华的国际都市,有来自欧美的很多国家的侨民都在此定居,这其中,犹太人和从苏联逃来的白俄尤其多。各国人士的到来,导致这个城市里中外文化互相交汇渗透,城市的布局,街道建筑都充满了异国情调,风土人情更是奇特而多姿多彩。</p>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城市的交通,商业,通信业都很发达,是东北最早开始建起市内公交汽车的城市。而且,即使是在日军占领哈尔滨以后,由于哈尔滨城内并没有遇上战乱,所在城市保存完整,日军为收拢人心,也是为了稳定金融经济,所以一直在努力维持着哈尔滨表面上的治安繁荣稳定。</p>

邓宏这会就已经看到街头的有轨电车、橱窗里的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大街上穿着高跟鞋丝袜的白种女人。</p>

真是个好地方呀。</p>

邓宏感叹着,也跳上一辆洋车,一路走了10几分钟,来到一家路边的旅馆。</p>

这是一座正处于十字路口角处的旅馆,外观明显带着俄式风格,大门上方打着一招牌"涅瓦河旅馆",墙壁用大型条石砌成,门口有路灯。邓宏看了一路,感觉这家旅馆临街交通方便,而且正处于路口,街头有什么风吹草动比较容易察觉。</p>

下了洋车,走进旅馆,有些昏暗的大厅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前台里坐着两位胖胖的俄罗斯大妈,她们一边织毛衣一边在聊天儿。</p>

"你好,我需要一间安静一点的房间。"</p>

两位俄国大妈平静的看了看邓宏,然后用中文说道:"先生,您有合法的证件吗,我们需要登记的。"</p>

邓宏松了口气,自己的俄语会一些,但比较烂,他赶忙把码头上日本宪兵那里办下来的临时通行证递了过去。</p>

俄国大妈很快给邓宏办理好了住店手续,她从抽屉递给邓宏一把挂着门牌的钥匙。</p>

"三楼,右边011号房。"</p>

踩着嘎吱嘎吱作响的木地板,邓宏顺楼梯向上走,楼梯扶手是全铜制成的,被磨得又黄又亮,走到三楼的楼道时,周围显得非常安静,这里由于四周密闭,即使是大白天也显得有些黑暗。</p>

邓宏沿着走廊慢步向前走,走过一个个房间,房间的房门下门缝都是黑的,显然里面无人居住,真是奇怪,难道旅馆这一层楼都没有住人么?</p>

到了自己的房间,打开房门,屋里窗户上挂着厚重的窗帘,房间大约0多平,有一张床,写字台等,房间还算干净整洁,带着一点霉味儿,估计是长久没人住过了。</p>

邓宏关上门,倒在床上,现在总算是安身下来,必须得马上抓紧时间整理一下思路了。</p>

如果如同在船上彭老汉说过的,邓记商行已经被日本人全面给抄掉了,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日本人既然能下决心干掉邓炜峰,抄掉邓全家又有什么稀罕的。</p>

下一步,就得具体落实邓记商行的具体下落,以及商行内是否有人还健在的问题。</p>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邓宏出门买了几本哈尔滨的旅游手册,还买来不少地图,在外匆匆吃了点东西就回房睡了。</p>

一觉睡到午夜时分,邓宏被一阵沉闷的叫声惊醒了。</p>

叫声中夹杂着男声和女声,抑扬顿挫,节奏明显。开始还听不出是什么声,坚起耳朵一听才知,是法克,达拉瓜易,原来是英文夹着俄文的叫床。</p>

这叫床声足足折腾了1个多小时,作为一个正常年青男人,邓宏碾转无法入眠,有几次他几乎准备冲出去打断这该死的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