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霍家屯(2 / 2)

邓宏慢慢说道:"昨天刚醒时,脑子里有些乱,后来慢慢的才把家里和我自己的一些情况想起来,我是从哈尔滨过来的,1906年生人,今年6岁,家里是'邓记商行';的,我这趟是去俄国联系买卖来着,正准备回哈尔滨。"</p>

"邓记商行",文叔低声念了一次:"好像听说过这地儿,民国十四年,我在队伍上那会,有一次路过哈尔滨,好像是从这个商行里面押运的军粮,那会还是和财叔一起。好像是个挺大的商行。"</p>

邓宏盯着文叔:"文叔,你见过这商行?"</p>

文叔放下手里的旱烟杆,又想了想道:"我想想看,一次,二次,我也就到过哈尔滨两次,后来都是行军匆匆路过,别的什么确实不清楚了,再说了,我们这乡下屯子,离着哈尔滨老远的,平日里大家伙能进趟县城就了不起了,城里的事也不可能搞清楚。"</p>

说到这,文叔话锋一转:"不过,现在日本人打进了哈尔滨,那块儿现在是一团乱。"</p>

听到这,邓宏到是一惊,战乱好像离他越来越近一样:"哈尔滨现在被日本人全部占领了?"</p>

文叔道:"二月里时,从县城里传来的消息是,日本人占领了哈尔滨,但是现在我得到了消息是,哈尔滨城外的老东北军李杜、冯占海、马占山等人正在集中各路义勇军兵力准备反攻,也有人说马占山带着人退到了海伦县,各种消息传言都有,具体发展情况也不清楚。"</p>

马占山,这名好像有点熟悉,邓宏心里暗想,不过,这战乱也基本了绝了他,或者说是邓炜风的归家路。</p>

这会文叔继续说道:"所以,你也不用担心,这会担心也没用,现下暂时呆在屯子里比较好,兵荒马乱的,等过上一阵子,哈尔滨那一块的局势稳定些,你再作其它打算也不迟。"</p>

文叔说话行事脸上永远是平静如常,但说出这一番话也确实平实在理,让邓宏听了感觉心里暖乎乎的,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上,文叔和自己其实是素味平生,可文叔一家却是第一个接纳并无微不至照顾邓宏的人,这让邓宏有了无以回报的深深愧疚感。</p>

邓宏道:"其实我也是这打算,现在听您这么一说,还是听你的主意为上,反正我这条命都是您救回来的。"</p>

</p>

文叔挥了挥手,好像要赶走空中的虫子一样。</p>

"过去的事说多了就成了老娘们习气,不提了,现下里,你把自已个身子骨养好,安定下来就好。"说到这里,文叔转过头,眼睛注视着邓宏的脸。</p>

文叔道:"我看哪,最近的这段时间,你就在我家住下,养好伤,别的事也别多想,还有就是,出门别和别人说你是什么商行,也别提是从哈尔滨来的。"</p>

邓宏简单的说道:"听您的。"</p>

文叔道:"你别看霍家屯就这么小的地面,有点什么事儿,传得比风还快,你昨天在屯子里转一圈,今儿早上就有议论,说屯子里来了个外省的大户人家有钱少爷,还有人私下问我,我反正对别人就说你是我家的外县来的远房侄子,路上遇上胡子抢劫受了伤的住我这里。现在世道不太平,人多嘴杂,所以你也得小心着点。"</p>

"对,您这一说,我脑子里清楚多了。"邓宏点头称是,这会他想起昨天大钢说的事来,就问道:"听大刚说,附近的煤矿来了日本人?"</p>

文叔收起手里旱烟袋,倾了倾头若有所思的说道:"是啊,是来了日本人,他们这一下离我们这么近,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p>

辞别文叔,坐在灶台边,邓宏就着面汤吃了个棒子面窝窝头,脑子里想着自己以后应该何去何从。现在这年头,邓宏马上就能想到的无非是九一八、七七事变、45年日本投降等一串历史大事件。从文叔的说法来看,回哈尔滨是不成的,现在只能是暂时呆在霍家屯静观事态变化。可问题就在这里,霍家屯这里交通、信息闭塞,既是难以及时掌握外界情况变化,又难以作到随时找到进退出路。</p>

"宏哥,宏哥。"房外有人在叫。</p>

邓宏一听是大刚的声音,这会想起来昨天和大刚商量好的事儿。昨天邓宏和大刚在屯子里转的时候,大刚无意中提到,准备去财叔家作一段时间短工,修理财叔家一间柴房,邓宏当时想到自己最近也是无事,也干脆应承下来。这会儿,该是大刚来约邓宏了。</p>

走出房间,果然,大刚和,4个屯里的年青人在一起正在门外等着。</p>

"宏哥,走的啦,你&mdash;&mdash;"大刚看到邓宏出门,看到邓宏换的那身打扮,大刚突然瞪大了眼,然后微微笑了。</p>

走在路上,路边还有些没化的残雪,空中吹着清新的冷空气,屋檐下垂着的长长的冰柱开始一滴滴的滴水。邓宏因为今天刚换的一双靰鞡鞋,这鞋里面垫的跺碎的靰鞡草,走着很软和,走在屯里的石板路上,脚底还是有些咯脚,邓宏穿着还是有点不适应。</p>

不过,迎着霍家屯春天的风,他努力迈开大步向前。</p>

这会,霍家屯里的乡亲已经在各家门口开始忙活,按东北人的说法,猫了一冬,现在马上要到四月,要准备麦种,忙些地里的活了。</p>

财叔家住在出霍家屯北边一里多路的路口子上,在正路口开了个店子,这个路口距煤矿只有里多路,原来煤矿红火的时候,上工下工的工人有上千人,都要从这路口过,大家伙在财叔店里买个烟、买个火柴、米呀面的,所以财叔的生意也是分外红火。</p>

后来慢慢的,附近几个屯子的人也经常往这边跑,所以这个路口慢慢繁荣起来,变成一个小集镇模样,有了一些小店面,像小酒馆、小吃店、理发铺子等,像文叔就在那里经营着一家榨油厂。</p>

过年后煤矿一直处于断断续续开工状态,财叔这的生意也有些影响。财叔家院后有一处柴房,过年前倒塌了,所以就从屯子里请了一批短工来重建一间。(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