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偷渡乐平(1 / 2)

白马 11℃向北 0 字 2021-07-28

 蒋义渠脸色阴沉的可以,他没有想到眼下这种情况,整个上艾城的东门都已经打开了,但自己这两万大军却不能攻入上艾城,要知道整个上艾城的东面守城人数也没有自己所部多。</p>

一旁崔琰调转马头转回身看向蒋义渠,低声道:“将军,恐怕敌军有诈。”</p>

“有什么诈?”</p>

蒋义渠不悦的点点头,看向东门城下对方的守军确实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应该不像是有假。</p>

“为什么东门会无缘无故的被打开,我们连续数月的试探攻城都没有成效,今天怎么会这样?”</p>

崔琰向着身旁的蒋义渠说道。</p>

蒋义渠点头回应道:“正是因为我军在之前没有效死命,上艾城自然不会被打开。”</p>

闻听蒋义渠这客套的回话,崔琰摇摇头,心道,恐怕眼前上艾城破之时就是整个冀州待破之时。自己身旁怎么会有这样的统帅,也不明白一项重视家世的袁绍为何会选择蒋义渠担任主将,那蒋义渠出身可是草莽,虽然脾气不是很坏,但也没有身为大军主帅的气度。怎么想,崔琰都不明白!</p>

“崔琰纳命来。”</p>

张颌不蠢,反而却很聪明,当然察觉了敌方大军统帅蒋义渠就是个饭桶,继续让其执掌兵权没有什么,但是要是杀了他,换成崔琰就大大不值了。就恐怕崔琰在后使出什么诡计,那就不是自己能对付的了,所以张颌目标很明确,扬刀直取面前的崔琰。如果杀了崔琰,那么就是诛杀蒋义渠,也少胜多,也不成问题。</p>

就在崔琰与蒋义渠交谈之际,一声怒吼撕裂至近前。</p>

“死!”</p>

崔琰是邺城的谋士不假,但更是一勇武之人,虽然比不上能征惯战的将军,但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就在蒋义渠这一声怒吼将至之时,崔琰整个人调转马头便急速退到一旁,随即抡起自己手中的兵刃抵挡张颌的兵刃。</p>

“啊!”</p>

一声惨叫,两个人的兵刃迸溅出的火花顿时刺痛一旁正在前进的士兵。</p>

“诛杀!”</p>

蒋义渠虽然慌张,但是并没有太多慌乱,整个人的神经还是很清晰的,虽然面前这突如其来的敌军开始慢慢靠向自己,但毕竟自己身旁护卫人多不少,自然不惧。随即开口道。</p>

一声令下,顿时有无数个军卒听命而来。</p>

张颌冷眼瞪了一下蒋义渠,逼得蒋义渠一个错步。</p>

“找死!”</p>

张颌看似这声怒吼是对蒋义渠的,但是实质上,张颌知道自己要杀的是谁,点点头,用手中的兵刃高高举向天空,对准面前的敌人就要发动最后一击。</p>

崔琰毕竟不似蒋义渠地地道道的老卒,武道确实不通,骑个马都已经勉强,如果不是因为是河北巨阀崔氏的后人,他断然当不得这东路大军的首领,谁也不想把自己的性命交到这样的人手中。</p>

瞧见张颌直取崔琰,蒋义渠上前助其相抗!</p>

“噗!”</p>

张颌刀快,竟然不顾冲着自己身上的刀剑,直径的刺向蒋义渠,蒋义渠躲闪不及,就要被张颌斩杀。</p>

崔琰一个加速,行至到蒋义渠的近前,用兵刃一磕,便想磕出张颌的兵刃,但是张颌何其精明,这一攻虚实皆有,他本就不想要蒋义渠的命,他只想要崔琰的性命。没想到崔琰上钩了。</p>

“来的好。”</p>

一声回应,张颌的刀已经砍在一旁崔琰的脖子上。</p>

崔琰的脖子非同寻常,异常的僵硬。</p>

“死。”</p>

但是张颌更狠,手下力道加重,大吼一声,张颌的刀已经插入崔琰的脖子中,又一声力吼,血柱喷溅,崔琰已死。</p>

“崔先生。”</p>

蒋义渠大惊失色,急忙的跳下马来抱住崔琰的躯干,大声的呼唤道。</p>

“呲。”</p>

张颌咬牙一呲,心中冷笑一声,提刀在手,也不恋战,转而离去。为了杀崔琰,张颌的身上承受的刀伤也不少,不过此时张颌却不觉得疼痛,整个东线战役就应该这么胜利了,虽然尚有大军未灭,但是仅凭蒋义渠一人统领,已经不足为虑。</p>

……</p>

中平三年,十一月。冀州。</p>

此时初冬时节,所有的花草鱼虫都已经开始蛰伏,北方的空旷的大地上苍茫一片,抬眼北望,除了凌烈的寒风,就再也感受不到其他的暖意。</p>

张飞一身的甲胄早已经不知撇到哪里去了,他浑身上下**着肩膀,半个身子都露在外头,满身的刀疤上都是他曾经的刀伤,而每个痕迹似乎都有着不同的寓意,这是军人的荣耀,也是张飞的荣耀。</p>

他身后是三千匈奴胡骑精锐。上艾万数胡骑,他只带走了三千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