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开矿造窑(1 / 2)

白马 11℃向北 0 字 2021-07-28

 皇甫岑招来的这些人除了徐岳、郑泰族人、给地富贾未至,他人大多数已经赶到了。基本上皇甫岑想要在河东开展的东西都已经提上日程。</p>

在各地富贾还未聚集之前,皇甫岑要先把河东剩余还未开发的利益寻出来。</p>

两汉,虽然已经发现石涅(煤)矿场这种能烧的东西,但是大多数都在附在地表的东西,很多人也烧过这种东西,但是它燃烧不纯费力,让众人抛弃不顾,并没有重视。</p>

河东位于黄河流域,千年土壤,自然孕育出很多天然矿产。</p>

石矿、铁矿、煤矿,这些东西都是很有价值的物品,皇甫岑自然不会错过。</p>

皇甫岑知道单凭河东盐利是绝然不够实现自己庞大的设想。唯今之计,发展商贾,就要大肆利用河东这天然的矿场,借用石涅的能量,建场,比如冶铁、炼砖,等等,有了这些产业就会扩大河东的影响力,甚至能改变人们生活,提高河东百姓的生活,在河东诸地实施后更能加大日后用需,推广起来也就不会这么困难了。</p>

其实这不仅仅是改善民生的事情,反而却是让衰落的大汉走出窘迫的机遇。</p>

皇甫岑做的这些,没有人想到这么多,除了戏志才有些感触,他人都把这当做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情。</p>

河东郡,汾阴。</p>

汾阴县,距离安邑城很远,皇甫岑按照当地百姓的指引,带着关羽、马钊、蒲潜、裴茂等人上了一处荒山。</p>

令人挖掘几尺地面后,皇甫岑捡起一块褐色块煤,向身后众人笑道:“诸位,应该就是这个东西了。”</p>

皇甫岑身后是蒲潜带着他的族人四下收集这些石涅。</p>

裴茂也向着皇甫岑点点头道:“就是这种东西了。”</p>

蒲潜身后数十人大多是他族中娇楚,不仅有铁匠,也有各色的工匠。河东自古就盛产石涅,本地自然也有一些以此为生的人,而偏偏裴潜的族人占了大多数,对于面前的石涅,他们自然分得很清晰。而蒲潜这些人也是皇甫岑苦心寻来的精英。</p>

蒲潜接过煤块,把玩一番,道:“这是石涅。我们也习惯称它为石炭。这石涅可以燃烧,用来炼铁最好不过。马师傅应该熟悉此物。”</p>

蒲潜旁边,马钊也弯下身子,从蒲潜手中接过块煤,道:“不错,正是石涅。如是将石涅打碎城粉,再加以粘土,可以制成石涅饼,然后可以用它炼铁。”马钊不愧是洛阳最出名的匠人,冶铁为生,对各种成色生铁、熟铁都了如指掌,面前这种东西很多时候都会被他拿来制铁。所以他倒也能说的一二。</p>

在中国,利用煤炭资源的历史,源远流长,虽不知具体起于何时,但后世曾挖掘出西汉时期炼铁遗址。该遗址里,已经开始利用类似后世蜂窝煤的煤饼来炼铁。就可以间接断定,从西汉至东汉末,石涅的应用,更加受人注意。但这些手艺很多人都不屑于去学,民间所知甚少,只有宫廷工匠他们掌握一些,而蒲氏一族很多人都在宫廷任职,蒲潜自然晓得面前的石涅。</p>

大汉河东郡霸占了如此丰富的煤炭资源,皇甫岑当然要琢磨起如何开发煤炭。</p>

“眼下的石涅成色如何?”</p>

“嗯,要是在深挖几许,或许会更好!”裴潜点头回道。</p>

皇甫岑望向马钊,道:“石涅既然可以燃烧,甚至代替木炭。只可惜没有人注意到它的价值,不过这样也好,倒是便宜了我。”</p>

蒲潜摇摇头,应道:“可是这石涅开采不易,制成石涅饼更是麻烦,不如烧炭、或者农田中干秸秆、荒山之上的枯木方便。而大户人家,又嫌弃石涅饼有异味,宁肯多费钱财,烧精良木炭。除非冶铁,否则石涅饼很少使用。如果我们要是能多加改良倒是可行。”马钊不但专业炼铁,视野也开阔,随口将大汉石涅状况,向皇甫岑一一叙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