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七十五回 同病相怜(2 / 2)

接下来就好解释了荀彧的才干太出sè,荀氏的影响力又比较大,荀彧在曹cào称公一事公然表明了不支持的态度,想让曹cào不对荀彧与荀氏宗族痛下杀手恐怕是不现实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荀彧作为荀氏的当主,只有用自己的死来减轻曹cào对荀氏的敌视,不让荀氏宗族成为自己信念的牺牲品而在这一上,荀攸在曹cào准备称王时的态度,也可以是对荀彧自尽时的想法的一个佐证ps一下,演义中荀攸是怒斥老曹,正史中荀攸则是声都不吭,这里模糊一下带过去就行了,太较真没什么意义</p>

不过分析到这里时,姜游与李雪也有些犯迷糊,就是以荀彧的那种态度,最应该改投的人应该是刘备才对,而并不是他姜游-其他友正在看:但是再稍迟一些,两个人又经历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之后才明白过来自己这是当局者迷,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而有关于二荀会投奔到姜游的夷州这里来,原因也是多方面的</p>

首先的首先,曹cào与刘备的敌对程度是不能忽视的这样的一对对手,其边境之类的封锁之严也是可以想像的而二荀与其荀氏宗族基本上都是呆在曹境的腹地,想从曹cào的眼皮子底下偷渡到刘备的地盘里去,一、两个人可能还好,一个庞大的宗族那就有些无异于痴人梦了再者曹cào会不防着荀彧?不盯紧着荀氏?</p>

其次,荀彧既然是为了宗族在作打算,那么宗族实力的发展也是个大问题你去了的地盘却没有立足之地,那不是去了没用?而很遗憾的,就是刘备当时拥有的荆襄、蜀中,亦或是孙权拥有的江东,只怕都没有给荀氏chā足与发展的空间</p>

相比之下,反到是姜游的夷州虽然富庶得让其他的诸候口水直流,但宗族势力却不像其他的地方那么多严格的来,时至今日夷州也仅仅是有徐州糜氏、中山甄氏、吴郡陆氏这三个主体的宗族势力的存在而已而且这三个家族都偏近于以商持家,在其他方面远不及荀氏这样的宗族家底雄厚换言之就是荀氏在夷州,其宗族实力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当时不是正好郑玄逝世了吗?夷州急需一个擅长教育方面的家族来班,荀彧就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功的进入夷州荀氏搞教育那可是轻车熟路,其他的三个家族则有些力不从心</p>

再次,曹cào与姜游这两家的关系一向良好,通商往来比较密切,相应的封锁也就远不及对孙刘两家那么严,这对比较庞大的荀氏宗族来,跑路也会方便许多、安全许多</p>

当然了,如果只是这些,荀彧在夷州还不会过得怎么快活,毕竟曹cào称公的事太伤荀彧的心了,可问题就在于姜游在对汉室的态度上很令荀彧满意</p>

姜游一直是在坚持一种对汉室尊重但绝不盲从的态度,而令姜游与李雪想不到的是这居然与荀彧的理念很相近确切的,姜游与李雪发觉荀彧的治政理念,竟然无限接近于后世的君主立宪制,既皇室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言人、招牌,理应受到相应的尊重与供奉,但权力却不能让皇室握在手中</p>

其实荀彧的理念是来自于春秋时期,也就是诸候虽然争霸,但对周王室却很尊重的那种情况,只不过现在是把周王室换成了刘姓皇室,春秋诸候则是换成了天下的世家换句话荀彧这是站在世家的利益角度上,希望出现一种有能力的世家共同理政,从而振兴汉王朝的想法这也就解释了荀彧当初为什么会那么支持曹cào的“挟天子以令诸候”,但是对刘姓皇室又会那么在意的那种情况而曹cào的称公一事,却使荀彧彻底的看到了曹cào想独霸天下的野心,这与荀彧想贯彻的理念相差甚远,因而也就促成了曹、荀的破裂局面</p>

再到姜游这里,姜游其实是根本就不把皇权当回事,自己既自知没有能力也不想当皇帝只是由于自己的地盘是夷州,其愤青情节使他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分裂国土的汉jiān,所以一直坚称自己是汉室臣子,维持着国土大局上的统一这就使姜游既对汉皇室尊重且供奉不断,但却又不是事事都听从皇室命令的局面,结果这就正好和荀彧的理念碰到一块儿去了</p>

荀彧知道自己无力制止曹cào,但在有生之年,还能辅佐一个有着相近理念的诸候,对他来也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尤其是姜游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制约住曹cào的进一步越上,以及之后的为汉伐胡,都令荀彧感到无比的欣慰故此今时今日的荀彧在夷州尽管没有正式任职,但作为一个客卿、一个高级顾问,荀彧还是很尽心力的只不过人性本惰,荀彧在夷州又没有正职,再加上夷州的生活富足自在,荀彧这多年下来也就难免会变得有些懒散,毕竟年纪也大了嘛要换在现代,早都可以退休了</p>

闲话到此为止,只荀彧晃悠到了李雪的面前,二人见视之后,李雪就把情报递给了荀彧过目有关孙尚香突然归吴一事,荀彧并不知情,所以看到情报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吓了一跳接着再细看细思了一阵之后,荀彧向李雪问道:“郡主有何见解?”</p>

李雪道:“老实,尚香想赴北境助战一事,我想全力支持-其他友正在看:毕竟江东那边被尚香这么一闹,孙权再想对我们夷州干什么,恐怕会jī起江东民愤,以孙权的才智,他也不会做这种蠢事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该给他个台阶好下台只是我有些吃不准周瑜是什么想法,万一周瑜夹杂了什么别的想法在里面,我们夷州只怕就会吃不了兜着走”</p>

荀彧笑道:“郡主过虑了彧以为周瑜不会有什么诈谋夹在其中”</p>

李雪奇道:“先生为何如此肯定?”</p>

荀彧再笑道:“郡主不妨想想,这周瑜近数年来,在江东却是何种处境?或许可以这么,现在的周瑜,其实未到夷州之前的彧很是相像,所以彧与瑜实可是同病相怜他如此行事的一些想法,彧也是能够猜得到的”</p>

李雪来了兴趣:“还请先生细一二”</p>

荀彧抚须微笑道:“空有一身才智,空有胸中报负,却只因与主不合而不得不就此按捺,甚至是埋没终生忽有一个良机就在眼前,既能够不背主负友,甚至是帮主君做些什么,同时还能一展长才、青史留名,换作是彧,彧也绝不会轻易放过”</p>

李雪向荀彧心照不宣的笑了笑:“看来先生与我的想法也很相近,不过为了周全起见,我打算请周瑜来夷州住几天,先生以为如何?”</p>

荀彧笑道:“看来郡主是心中早有定夺,只不过是因为心有顾虑而其心未坚,召彧来不过是以坚郡主之心而已如此也好,彧却也很想见见这个当初一把火烧退曹孟德的人物”</p>

李雪道:“先生这么肯定周瑜会来?”</p>

荀彧又是一笑:“如有诈谋,他必不敢来但他无有诈谋,为显己诚,又怎会不来?”</p>

欧洲杯终于结束了,瓶子也脱了一层皮每天酒里通宵看球、赌球的人太多,无奈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