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七十九回 混踪赤壁(1 / 2)

 东汉建安十三年十月初,赤壁北岸曹军大营。</p>

一支由十二只中型商船组成的船队在距离曹军水寨外五里左右的地方被曹军舰船拦了下来,一番盘问之后也没用多久,这支商船队的主事人陈笠便被接送到了老曹的中央大帐之中。</p>

“夷州从事陈笠,叩见曹公!”</p>

老曹与陈笠也算得是老熟人了,毕竟这些年来姜游给老曹等人送礼的事一直都是陈笠在跑,所以老曹一见到陈笠的面,就知道姜游肯定是有好货送来孝敬自己,当下便乐呵呵的道:“文杰不必如此拘礼,起来!”</p>

“多谢曹公!”</p>

赐座看茶什么的过后,老曹向陈笠问道:“方才文杰你自称为‘夷州从事’,这么姜思归已正式聘你为从事之职?”</p>

“正是如此。”</p>

老曹再问:“那令主姜夷州帐下,尚有征聘者几人?”</p>

陈笠道:“除在下之外,聘吴之四姓中陆氏子弟陆逊陆伯言为泉州太守,陆绩陆公纪为文著令;聘甘宁甘兴霸为水军奋威校尉;聘石广元为水军主簿;原司理长江商道的骆霖与司理徐州商道的徐哲,与在下同为从事;另夷州本土郑氏部族世子郑信与朵氏部族世女朵馨,受聘为夷州抚夷从事……”</p>

老曹皱了皱眉:“陈公台、高顺、徐元直此三人呢?”</p>

如果按真正的情况,陈宫是夷州别驾,高顺是牙门将军,徐庶是昭信校尉,都是夷州的层人物,不过姜游在陈笠来之前就有警告过陈笠,千万不可以把这三个人的真实情况告诉老曹,不然指不定得惹出什么大麻烦,而陈笠也是根老油条,当然知道此中轻重,所以这会儿是在老曹的面前打起了马虎眼:“陈公台与高顺早些年就移居于汶莱,只在乡间闲散渡日;徐元直记恨我家主公不助刘豫州之事,亦只在汶莱躬耕渡日奉养其母。我家主公得朝庭恩诏之后,曾派人去请此三人出仕,但都被回绝。”</p>

这会儿的老曹可马虎大意着呢,居然没有去细想陈笠的话里有没有猫腻,而且随口而出的话也直接就道出了老曹的心中所想:“唉——惜哉惜哉!此三人皆世之贤良,可是令主思归却终非能用此三人之贤主。哎文杰啊,夷州只有你们这几个幕僚只怕远远不够?可还有其他的幕僚?”</p>

“哎……”陈笠故作为难的沉吟了片刻之后才道:“实不相瞒,在夷州尚有数位女子幕僚。”</p>

“女子幕僚!?”老曹一听这话差没笑喷出来:“夷州缺少贤才,居然让女子出仕?”</p>

“到令曹公见笑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p>

老曹立时间就来了兴趣:“那文杰你到是,夷州有哪几位女子幕僚?”</p>

陈笠道:“王秀王夫人任宣信校尉,督夷州八千女兵;主公侄女吕玲绮任武卫校尉,为王夫人之辅;糜贞糜夫人任典农别驾,司夷州农盐;甄宓甄夫人任铜铁别驾,司夷州金铁。”</p>

老曹听得直摇头:“怎么能如此行事?夷州固然是地狭而少有贤才,可也应当宁缺而勿滥。另外这着聪慧女子出仕司政不无不可,但怎么能让自家的妻妾任职?文杰啊,你回去之后代孤警示与令主,这妻妾出仕之事,实乃是取乱之道,望彼自重。”</p>

如果是换在以前,陈笠对老曹的这番话多半会深表赞同,可是陈笠在夷州已经呆了多少年了?糜贞与甄宓治理夷州财政治理得多么出色,还有貂婵与吕玲绮带领女兵将夷州的民生治安搞得井井有条,陈笠都是有亲身体会的,所以这会儿陈笠对老曹的想法是:“是你见识太少了?女人可是看不得的。除去这几位,你还没见识到我们雪郡主的厉害哦!”</p>

却见老曹摆了摆手,再问道:“孤之前诏命令主夷州遣甘宁舰队前来赤壁助战,为何至今仍未至?”</p>

陈笠正了正神,心的回应道:“曹公见谅,诏命到夷州之前,甘宁舰队已奉命前往东海倭岛探查商道与可获利之处,至今仍未归还。海洋之难通讯息,也不知甘宁舰队何日方能归还夷州。”</p>

老曹又皱了皱眉:“这么不凑巧?到是这倭岛……孤博览群,知此倭岛远在东海之中,往来足有数千里之遥。再较之以时日,甘宁舰队岂不是少则也当有年余才能归还?”</p>

“多半如此。”</p>

“罢了罢了,孤拥兵八十余万在此,也不差那数千水师。嗯……”着老曹就眯起了眼打晾陈笠道:“姜思归在这个时候遣你来孤这里献礼,是否就是担心舰队不达,孤会怪罪于他?”</p>

陈笠赶紧头:“曹公明查。我家主公那里实不凑巧,并非是想违抗曹公将令。”</p>

老曹大笑道:“你回去之后告诉姜思归,孤可不是那么没有器量的人。罢了罢了,你即是来献礼的,孤就收下了。”</p>

大手一挥之下,礼单连看也不看就扔去了一边,反正老曹知道姜游送来的东西不会差。不过再一转念,老曹却向陈笠道:“文杰,你久在水往来,对舰船之事想必是精熟于胸,不如且随孤在水寨中巡阅一番?若有何心得,亦或是看出孤之水寨有何不足之处,不妨明言出来。”</p>

陈笠微微一怔,心中马就大喜过望。他来之前,姜游与李雪就已经交待过他有哪些事要办,只是这头一趟过来,姜游这里也实在是不能马就半卖半送出药材,得陈笠先看过之后向老曹提出夷州有药才行。如果是一来就送卖出大量的药材,那搞不好就得坏事。陈笠刚才还一直苦恼着应该怎么开口来着,现在老曹来这么一下,不是就在给陈笠最好的机会吗?</p>

至于老曹本人,还真是想听取一下陈笠的意见。就像老曹刚才的,陈笠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水跑,水性船性什么的精纯无比。而南船北马,北方人不熟悉船性,水寨到现在一直都问题不断的,现在有陈笠这么一号人过来,听听他的意见多半没错。</p>

却老曹带着陈笠在水寨中观阅,陈笠也没有笨到马就些什么出来,而是先头赞叹一番,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机会来开口。就在老曹正得意洋洋间,陈笠也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先是让巡船停住,然后就蹦到了某条战船——这条战船有好几个北方的士兵正面色发青,很有些如孕妇要呕吐一般的际像。</p>

“这几位兄弟,你们是晕船了?”</p>

“正、正是……呕————”</p>

老曹对这一类的事已经是见得太多太多,既郁闷也有些无可奈何。这时拿眼一瞧陈笠,却见陈笠摸着下巴沉吟了一下,然后随手就从袖中取出了一个置物袋,再从袋中的药瓶里倒出了几粒药丸分发给这几个晕船的士卒。而这几个士卒服下药丸之后再按陈笠的提示稍稍的休息了一下,精气神就回复了不少,至少没有再要晕船的际像。</p>

老曹见状微微一怔,马就追问道:“文杰,这是什么药丸?”</p>

陈笠终于找到了话头,当下便向老曹恭敬一礼道:“曹公有所不知,我夷州早年间多有从徐州吸纳流民往赴夷州辟土,之后甘宁舰队亦从北方沿海掳回不少百姓。北人多不惯乘船,在船极易晕船呕吐,甚至并发出伤寒疫症。后来我主姜夷州请得长沙名医张机张仲景抵夷,彼几经摸索之后制出了这种晕船良药。是以再从北方迁民至夷,就没再出过什么晕船与疫症之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