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三十五回搭顺风船(2 / 2)

姜游心得!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p>

其实吴境的造船水平并不低,像孙权日后会建造的“长安”号,就是能够容纳两千人的巨型舰船。只是当时的造船技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都只是以“江”为标准,就积载、推进等方面而言,自然是会远远不及姜游与李雪弄出来的那些多桅大船。</p>

这里仍以孙权的“长安”号为例,“长安”号的两千人是完全不考虑其他方面的装载上限,反正作为运输船,一天之内就能把这两千人给送到长江对岸去,也用不着考虑其他的事。</p>

但姜游的船就不是这个样子的了。从根本上来,姜游的船只要考虑到长趟货运,所以李雪挑选出来的实际上都是可以进行远洋航行的船样,讲究的是必需水手少、载货多、坚固度高,而且多桅风帆的御风性也当时普遍的单桅船要高得多。</p>

最初时因为工匠数量少,技术方面也没有吃透,所以建造的都只是中、型船只,像最早时在徐州建造的几艘“海马”其实都只能算是中型船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夷州的造船业已经发展到可以建造出真正的大型船只。两年前李雪进行了一次换代,将对徐州、荆州的主贸易船队都换成了大型船只,这样就可以在不过份追加水运人手的前题下扩大货物吞吐量。而原先的中型船只则大部份都退了下来,有的作为教习用船,有的改装之后编入了海军,有的则用来保证与泉州之间的联系。</p>

总之,姜游的舰船之优良,就当时的时局而言几乎可是首曲一指。除非是大规模的官方舰队,否则根本就没得比。不过姜游与李雪都有注意到一些相关的问题,犹其是在长江水道上,他们所取用的船只都是纯粹的商船,就战术方面而言并没有什么可以成为战船的意义可言。</p>

但是但是,姜游也好,李雪也罢,都知道有些事是躲不开的,就像他们知道日后肯定会与孙吴有一场血战一样。现在为了夷州的发展而不得不保持与扩大对外界的贸易往来,那孙吴方面会盯上姜游的这些大型船只就是件肯定的事。这种会成为必然性的事避免不了,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的往后拖而已。而姜游停靠在柴桑,除去乱七八糟的私事之外,就有想从周瑜那里探探口风的意思。</p>

周瑜是统率全才,知道造船不是开玩笑的事,要有充足的财力作为后盾,姜游再适当的摆出些难处,另外再推自己的这些船是从海外购置的,应该能再多拖上时间。可是孙尚香这样的黄毛丫头……得难听就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搞不好会以为什么事都很简单,姜游和她些什么道理那就真叫“秀才遇到兵,有理不清”,什么辞都只能是白搭。</p>

姜游的身边有五个女人,哪会不清楚要应付女人其实是很麻烦的事?另外姜游还有个宝贝郡主妹妹,那位是个发起横来就蛮不讲理的主,从某种意义上来与孙尚香很像,姜游光是想想就头痛不已。而这,也正是姜游不敢与孙尚香接触的主要原因。认死了理的人,那可能是怎么都不通的。</p>

头痛归头痛,姜游这会儿还是得的应付孙尚香。犹豫了半晌之后,姜游只能试探着道:“郡主有所不知,我的这些船其实也不是我自个儿造的,而是往赴海外天竺订造的,造价极其昂贵。”</p>

孙尚香奇道:“不是你自行建造的?还有这海外天竺……你造价昂贵?”</p>

姜游道:“郡主啊,我还有个妹妹,原先迁居海外之地,数年之前才回转中原。他知道我大汉有不少商货在海外能赚回巨利,我与她辛苦经营多年,多次往来之后才购下这些大型货船。”</p>

孙尚香道:“这样的啊……那,这样的一艘舰船,大概其价几何?”</p>

姜游道:“大概……需要黄金一万三千余两吧。”</p>

孙尚香大惊:“那、那么贵!?”</p>

姜游黑着脸不停的头,然后就瓣起了手指头:“船木、人工、取材、精雕……”</p>

孙尚香顿时头大了起来,赶紧摆手道:“不必细数,不必细数!我听到这些就头痛!再造船的事我多少还是懂一些的……”这是实话,孙尚香对这方面的事有一定的接触,知道如果是纯购船的话,花费不是一般的大。</p>

再甩甩头把这些事先甩到一边,孙尚香又道:“购船的事就先不了,反正也得是兄长去作决断。不过先生的船只如此难得,尚香更想驾乘一番了。先生,不过是几百里的水路,先生应该不会如此气吧?”</p>

“我……”姜游突然有种想把孙尚香一脚踹下船去的冲动。只是话又回来,姜游现在能得罪到孙尚香?无奈之下,姜游只好了头,抬声向后舱唤道:“阿秀,你去着人收拾一间干净的船舱……”</p>

貂婵去准备茶什么的,这会儿刚好回来,听见姜游的唤话之后了头,把茶放到了孙尚香的几上,孙尚香却手腕一翻就向貂婵的右手抓将了过去……</p>

(天太热,瓶子守招聘台不心中了暑,头痛中,今天的少了。明天我会尽力补回来的,见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