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三十四回 意外意外(1 / 2)

 建安八年七月中旬,孙权对江夏发动了疾袭,其攻势当真可谓是“疾如风,侵略如火”。</p>

反观江夏的守将黄祖,真的是年老智昏。用史料上的原文来,是“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在这种情况之下,黄祖能挡得住孙权近乎于雷霆万钧的急袭才是怪事。</p>

这场战事最后的结果一如姜游的推想,黄祖没有了原有历史进程中甘宁的保护,败得非常的惨。要不是还有一个苏飞拼死保护,黄祖可能就直接死在了战场之上……确切的也不是战场,而是在黄祖逃命的路上。</p>

总之,黄祖与苏飞最后都是身负重伤,领着不到三十骑逃回了襄阳。</p>

姜游一直在留心着江夏战事,所以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线报。所以仅仅是在黄祖进城的一天之后,姜游就带着些礼物去找蔡瑁,开始大敲边鼓;</p>

另一方面,徐庶按照姜游的指示,六月时投奔到了刘备的帐下。投是投了,可是由于这个时间与原有的历史进程差了不是一半,而且徐庶还在暗中告知刘备,他是姜游派来暗助刘备的人,所以双方的心态都不太一样。因此刘备尽管对徐庶是礼遇有加,但却没有怎么重用。不过再怎么,徐庶要见到没事就往新野跑的刘琦就不是难事了,而姜游的线报也会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徐庶,让徐庶伺机下手。</p>

当然了,关键的一条还是孙权得撤离江夏。不过这方面根本就不用担心,甚至于姜游都懒得去多动什么手脚。因为山越与孙吴之间的矛盾属于积年旧疴,现在孙权接孙策的位子才不过三年,再加上孙权继位时内部局势不稳,根本就不能在这三年之内摆平这些积年旧疴。若是按原有的历史进程,孙权一直是到建安十年左右才大致的摆平而已。而这还只是大致!所以姜游敢肯定,孙权的这次出兵,后方的山越必然会蠢蠢欲动。不过为免万一,姜游仍然有通知李雪,要李雪授意泉州的陆逊,在合适的时候往山越部族那里“添料”。</p>

历史上的陆逊对孙权的确是忠心耿耿,但从某种意义上来,陆逊也是有着自己的无奈,所以不得不对孙权忠心耿耿。而现在的陆逊嘛……得不客气,能让孙氏吃鳖,陆逊的心里可开心得很,所以对这个命令执行得……也不必多,本来就是随水推舟的事,以陆逊的才干会办不好那才是怪事。</p>

废话也就不再多了,反正孙权占据江夏才不过五天就不得不从江夏撤军,返回东吴平讨山越部族的叛乱。真正的收获嘛,也就是掠夺走了江夏大概一半左右的钱粮。而这一回来吧,“通风报信”的甘宁因为有功,得到了孙权的赏赐,但却没有被封官拜将。原因很简单,甘宁出现在东吴的时间不太对,不像原有的历史进程中那样是带着江夏的情报去的。</p>

另外甘宁当锦帆贼的时期也没少在东吴地界抢掠杀人,而现在的孙吴内部局势不稳,从江夏撤军还是受迫于山越部族的叛乱,山越部族也没少勾结一些东吴地区的豪族。反过来,孙权也得依靠着支持孙氏的江东豪族,对甘宁这种与豪族有仇的人自然是不敢留用,多给些钱应应面子也就行了。也就是,孙权对甘宁不是不想召纳,而是不敢召。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孙权不知道他已经失去了一员原本应该属于他的大将。</p>

不过不过,经此一事之后,孙权多少也就对姜游的商队留上了心。别的也不必多,姜游“通风报信”的事,总会让孙权认为姜游对东吴有那么的心,至少至少也会认为姜游是想两头讨好,以确保其长江水道商贩的畅通。而如此一来,姜游的商队就有相应的利用价值,比如在情报探听方面就有不错的价值。</p>

另外也不得不承认,荆襄刘表与东吴孙权打仗归打仗,但双方都有需要互易的物资,而战事一起,这些物资的互易就断了,需要一个在双方都能吃得开的人物来继续保持。而很明显的,此时此刻的姜游来干这个最合适不过。因为姜游是当时少见,甚至可是绝无仅有的外海商人,虽然身处内陆,但既不依靠刘表也不依靠孙权,就当时的时局而言就有着一个绝对的中立性。孙权也不排除姜游可能会把一些孙吴的情报透露给刘表的事,不过这方面的事只要处理好,姜游能够得到的也只是一些明面上的情报而已,那是连寻常细作都能够打探到的,又何必太过在意?总之一句话,只要处理好了就是绝对的利用,不定还能用姜游来玩玩“反间计”……也就是利用姜游来卖假情报给刘表那边。再得简单直白一,孙权与周瑜这是在准备拿姜游当日后的蒋干。</p>

话到这里有些罗嗦了。总之最后的结果,蔡瑁是向刘表进谏,黄祖罪过太大理应严惩,不能再镇守江夏要地,而江夏应该另派合适的人过去,相比之下自然是大公子刘琦最合适;刘琦得了徐庶的指,先是哭诉了一番不愿去,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去”;再到九月中旬时,甘宁与石韬带着长江水道依旧畅通的消息,回到了姜游的身边。</p>

没话,姜游马上就开始采购货物,作回航夷州的准备。另外李雪那边也启用了后备船队,由貂婵领队先行前往荆州,到时与姜游的船队一起回航。起来这次的情况有不一样,主公、主母还外加少主的,沿途的情况又不是很好,船队规模不大上一、护卫不多上一,陈宫与高顺也不放心的。这是这二位一上了船就会犯晕,不然他们都会随船队一起来。</p>

——————</p>

转眼就到了建安八年的十一月初,貂婵率领的夷州船队抵达了襄阳。而貂婵的这支船队,除去以往的夷州商货之外,还多出了在当时来比较精美的玻璃工艺品。姜游见了之后二话不,从中挑出了两套的灯具与酒具,分别送给了刘表与蔡瑁。特别是当中的三彩琉璃壶,再配上夷州特产的琥珀色果酒,那份赏心悦目就别提了。而无色透明的玻璃灯罩,刘表与蔡瑁也是喜欢得不得了。</p>

刘表本来就是个不晓军事的人,加上年事已高,早就不再过问太多,这方面的事全是蔡瑁在一手把持。至于蔡瑁本人则有些自大,并不怎么看得起当时还相当年轻的孙权,再者私心作怪之下,甚至希望孙权能再打一次江夏,连带着把刘琦给作掉,所以也有意的想造成一种孙权无力再对荆州用兵的假像……废话是不是太多了?</p>

总之,姜游的生意并没有因为这次的战事受到什么影响,反到还有可以再做大一些的迹象,弄得姜游与李雪都长叹云:难怪自古以来,最大的暴发户往往都是发国难财的人。</p>

别的也不再多,只姜游送完了礼之后推夷州商港有些事要处理,得回去几个月,襄阳这里的商务可以直接去找王珑儿,然后顺便还带上了刘表希望印刷的。这没话,该讨好的活还是要做滴!</p>

再作了一些准备之后,合并为一支的夷州船队于十二月底离岸出发,数日之后就抵达了柴桑。只是由于风雪太大,姜游怕蔡琰母子会受不了,所以就让船队在柴桑停靠上一段时间,等晚一些天气转好了一再走。另外姜游也想借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见一见千古留名的“美洲狼”,顺便的也想看看东吴这里的情况如何。如果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样,那么姜游这次回了夷州之后,可能就不会再回荆州了。毕竟险这玩意,没有必要的话还是别去冒的好。</p>

不过有那么的不凑巧,确切的也不是不凑巧,而是一种必然,也就是周瑜带兵去平讨山越叛乱,还没有返回柴桑,姜游也就没能碰上周瑜,姜游也就有那么的不甘心。</p>

不甘心归不甘心,姜游考虑到自己与荆州方面的关系,也不便在柴桑这里停留得太久,所以到建安九年一开春,天气稍稍转好了一些,姜游就准备率领船队离开了柴桑。不过在这春雪消溶之季,姜游也实在是架不住蔡琰她们三个的死缠烂打,只好挑了个好天气的日子,带着蔡琰她们三个去鄱阳湖泛舟。</p>

按蔡琰本来不应该这样的,不过蔡琰时候跟着蔡邕在吴郡居住,曾经专门来过鄱阳湖游玩,对鄱阳湖的蒙蒙雨景映象极深。而这次路过柴桑,一回夷州之后可能就再没什么机会回到中原内陆,所以也是格外的想来看看儿时记忆中的美景。再者蔡琰她们三个这段时间几乎天天都闷在船上不怎么出来,气闷也是难免的事,想的走动走动也正常。闹她们是不会闹,不过各自的脸上带出气闷而埋怨的神态,姜游也很受不了。再想想吧,玩也就是玩个两、三天而已,应该误不了什么事,那带她们三个出去走走也不错是不是?</p>

闲话少,船队的事交给了甘宁看管,姜游带着蔡琰她们三个和一些家丁护卫什么的就去了鄱阳湖。而这时的鄱阳湖北半部份是周瑜的水军驻地,姜游不敢去惹,所以是去了南半部份,租赁了楼船与庭院玩个两、三天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