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十三回 初会兴霸(2 / 2)

姜游跑到巴丘来,在明面上当然不能是来找甘宁的,不然甘宁与其麾下误以为姜游是来寻仇的仇家,那就姜游此行的主仆八人搞不好会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呢,姜游是充份的利用了他现在身为富商的身份,对外言称是来巴丘考查当地的特产。</p>

巴丘地区由于地理因素的关系,于汉代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与矿业,即便是在现代也是以加工业为主。不过巴丘当时的农副业产品还不错,像名酒“巴陵酒”的前身,在荆襄地区也是很不错的优质酒;还有“团湖莲”与“银针茶”什么的,荆北地区也有不错的销路,只不过都没有形成什么规模而已。总的来,巴丘的经济体系偏近于自给自足。</p>

姜游此行真意并不在这些东西上,所以都只是随便的问问,看着合适的也会买上一,对人则是买着当样品,回去之后如果觉得合适就会派人来大量采购。</p>

农经济嘛,见自家的东西有人想买自然是兴高彩烈,对姜游看似随意问起来的话也就会尽可能的解答。所以也姜游也没废多大的劲,就打听到甘宁的那支豪族是定居在巴丘北部的九华山那里。</p>

闲话也少几句,姜游这一日便来到了九华山。在山路前抬头一望,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关隘。对于打仗方面的事,姜游是个彻头彻尾的二百五,所以看不出这关隘的好坏,的感觉就是这座的九华山山寨绝不是那么好打下来的。</p>

到都到了,那要怎么上去?这个姜游到也早就有所准备,着人上前拜关再递上名贴也就是了。至于借口……姜游还不能知道是甘宁在这里,所以采取的是当时普遍的“商贩拜献”,也就是商人先来拜会一下当地的地头蛇,送上些钱财什么的疏通系,省得走商时这些地头蛇来找自己的麻烦。用后来的黑话就是“拜码头”。</p>

过不多时山寨中有人将姜游主仆迎上山去,姜游备下的那些个拜礼也不客气的收了下来。其实真论起来,姜游这会儿在荆襄地区的名头还是不错的,所以一般的什么豪族之类的人都会给姜游几分面子。</p>

入厅奉茶之后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大概三十七、八岁的精壮男子出厅相见。尽管他穿的是一身文士长衫,但其身上的那股子痞匪之气却是掩盖不住的。姜游也是楞了老半晌之后才施礼,再试探着问道:“在下姜游姜思归,荆襄一寻常商贾耳,今到此间特来拜山。敢问大头领高姓大名?”</p>

来人笑了笑,礼到也回得毕恭毕敬:“久闻先生大名矣!在下嘛……实不相瞒,在下姓甘名宁,表字兴霸,就是旧年中纵横长江水道的锦帆贼是也!”</p>

姜游吓一跳……真的是被吓到了。因为按姜游的设想,甘宁应该不会轻易的出真名实姓,而是会用个化名什么的先应付应付,毕竟这会的甘宁是在“洗白白”。可没想到甘宁一上来就告知以真名实姓,这就着实出乎姜游的意料之外了。</p>

却甘宁见姜游如此吃惊到也并不觉得惊呀,这一类的事他以前也见得太多了,早就见怪不怪,因此反到是笑着给姜游压惊:“先生勿忧。宁于年少之时好狭轻狂,不明事理而一度为贼。今已醒悟,只在此山中读诸子以明事理,不再为害于江表之间矣。而先生欲在此间商贩,又执厚礼来拜山,宁又怎能祸害于先生?是以请先生安心便是。”</p>

“哦、哦……在下失态了。”姜游连忙拱手,心甘宁这是会错了意。</p>

各自就座入席,姜游又打晾了甘宁番之后才叹道:“若早知是兴霸兄在此,姜游应该先备下百坛夷州好酒送来才对。”</p>

甘宁很是赞赏的了头道:“姜先生果然如传闻中一般仗义疏财……其实甘某亦早就想去拜会先生了。先生尚且不知吧?去冬之时,巴丘一带伤寒病起,我寨中亦有不少兄弟染上伤寒,听闻长沙太守张机乃伤寒名医,且坐堂应诊而不收分文,故相携而往。到得长沙之时,先生掌下药肆正以广施良药,以济诸多伤寒病患,我寨中兄弟得赖先生所施良药根除病患……先生如此高义,甘某敬佩不已啊!”</p>

姜游心还有这种事?不过去年冬天的时候自己是有授意徐康把药铺中的药材都施舍出去来着,没想到还正好碰上了。</p>

甘宁又接着道:“想宁久闻先生大名,一直有心拜会却甚不得便……毕竟宁早年年少轻狂,做下不少错事,这恶名在外的实不便与先生相见。今日有缘得见,先生又不计宁为贼之身且相待如此之厚,宁心中甚慰矣!”</p>

真的,姜游在心里不知预先设想过多少回与甘宁见面后可能会出现的谈话,现在见甘宁出这么一句话来,姜游几乎是话不经大脑的就直接脱口而出道:“兴霸兄言重了!在下迁居荆襄已一载有余,多有听闻兴霸兄往日里的传闻故事,心中敬服之下亦早有相与兴霸兄结交之心,只是一直未能寻得兴霸兄的下落,心中一直抱憾。今幸得见,姜游亦觉大慰平生矣。”</p>

甘宁闻言稍觉惊呀的道:“先生有欲与宁结交之心?想宁早些年年少轻狂放任为贼,兼之杀戮颇过恶名颇盛,在这长江一带无人不惧怕于我,视宁亦甚轻,故除却浪迹江湖的同道好狭之士,旁人并不愿与宁结交,可为何先生会有想与宁结交之意?”</p>

姜游这时脑子里已经整理好了词,当下便微笑道:“旁人皆唤兴霸兄为贼,却忘了这贼亦贼亦分恶与义。恶贼者,仅为一己私欲便恃强凌弱、鱼R乡间;而义贼者,行侠仗义、除强扶弱,虽亦有杀戮之举,但杀的都是些为富不仁、横行乡里的该杀之人。前者惹人憎恨,百姓皆望其死;而后者令人敬服,虽以武犯禁,百姓却皆欲其生,兴霸兄便是其中后者。或者,似兴霸兄这般不应唤之为贼,而当唤之为侠。”</p>

甘宁稍稍的皱了皱眉头:“侠?先生言重了。贼便是贼,男儿丈夫处世当天立地,宁旧日错事已然犯下不少,但既已做过那就敢当。宁近读诸子,也渐晓不少道理,为人知错当改,如此方能不负男儿丈夫之身……不过宁在此却想向先生问上一句话,还望先生能以诚相告。”</p>

</p>

姜游道:“请讲。”</p>

甘宁望了姜游阵才道:“先生是否真的是想于身为贼人的宁结交?”</p>

姜游笑道:“怎么我觉得兴霸兄的话中有几分自轻之意?就因为兴霸兄失足为贼吗?那兴霸兄也莫要忘了,我姜游年少之时也只不过是一个靠街边乞食为生的乞儿。真论起来,在出身上只怕我还远不及兴霸兄。”</p>

甘宁亦笑道:“先生笑了。”</p>

姜游道:“即如此,那兴霸兄且容我再句半开玩笑的话如何?”</p>

“先生但无妨。”</p>

姜游清了清喉咙笑道:“其实自我从曹营出逃时起,这麾下的船团一年之中要往荆襄之地贩货三趟,若风水皆顺甚至可以一年四趟。想我船团中的财货颇丰,照这样在长江水道上跑下去,我担心总会有与兴霸兄对上的时候。这里暂且抛开我本就想与兴霸兄结交,不愿与兴霸兄为敌的话,只我真的不敢得罪兴霸兄,因为我敌不过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