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回 首回齐聚(2 / 2)

姜游哑然:“喂紫炫,你和我同辈,玲绮却是我侄女,你让她叫你雪姐,你就不怕掉辈份?”</p>

李雪道:“去去去,老是‘雪姑、雪姑’的叫我,弄得我好像很老了一样。我才二十七啊!”</p>

姜游道:“省省吧!都二十七了你还以为你是姑娘啊?”</p>

李雪一攥粉拳:“你又想挨揍是不是?”</p>

姜游连忙摆手:“别别别,这种事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什么?”</p>

李雪面色一正,很郑重的把吕玲绮手中的木盒接了过来再转交到了姜游的手中道:“这是夷州都护使的大印,现在正式交还给你。”</p>

姜游当场楞住:“夷州都护使?这怎么回事?我只知道有个西凉都护使而已啊!”</p>

人群中的陈宫用力干咳了一声,来到二人跟前向姜游解释道:“主公在夷州建州立郡,当名正言顺方可树威立信,使百姓皆知有主可依,如此方为长久之计。如今夷州上下皆依大汉律制辖而治之,但主公若无职守则不可行。是以在月余之前,郡主与我等议定自立牧守之名,但夷州不在大汉州郡之列,且无朝庭诏命,故不可称‘牧’及‘刺史’,权宜之计只有效仿西域之事,暂称为夷州都护,待日后多贡于朝,求来正式的诏命之时再改为牧守。”</p>

“哦,原来如此。”姜游好歹也混了那么多年,知道这个时代你没个官职什么的,治理郡县城池什么的会有些不过去。另外姜游也隐约的猜出李雪与陈宫来这么一手肯定是还有别的长远用意,不过现在不是问这些的时候,所以就没有急着追问。</p>

接过大印再举过头向众人环视了一圈,算是行过了拜印仪式,姜游又把印交给了吕玲绮先拿着,这才向陈宫笑道:“公台先生,一别载半,一向可好?”</p>

陈宫深施一礼:“托主公之福,宫甚得其所矣!”</p>

姜游笑了笑,转头向李雪道:“行了,咱们也闹够了,办正事要紧。这里有很多生面孔我都不认识呢,你还不快帮我介绍一下?”</p>

李雪正饶有兴致的打晾着跟在姜游身后下船的几个美女,听姜游这么一唤也回过了神来,头开始介绍:</p>

陈宫、高顺,这二位与姜游是老熟人,不用多介绍。而目前陈宫与高顺是淡水城文武两方面的笔头人物;</p>

陆幽、李乾,这二位算得上是姜游最早期的班底,不过在吴郡陆氏迁居之后,陆幽被派去了吴郡主理吴郡陆氏的族务,并且保持与夷州的通商水道,所以陆幽不在夷州,李乾目前则是高顺手下的副将;</p>

陆逊、陆绩,现年二十一岁的陆逊在迁居淡水之后,出于宗族在夷州的利益与地位的考虑,自然是很容易的就被李雪给逼上了“贼船”,目前是陈宫的副手兼半个学生;陆绩现在是十七岁,本身对当官仕途什么的不感兴趣,只喜欢钻研学问。在吴郡陆氏的一支迁居到夷州淡水之后,由于陆氏已经转危为安,再加上得知经学宗师郑玄就在夷州,因此把乱七八糟的事全都扔给了陆逊,自己拜入了郑玄的门下去钻研学问去了;</p>

陈笠、徐哲,这二位在姜游被软禁于许昌期间没少出力。陈笠一直是但任着夷州对汉庭的贡使,徐哲则负责过暗送通讯器给姜游与转移郑玄的任务。原本夷州对徐州地区的贸易船队是由糜贞来负责的,但在姜游被俘、糜贞转迁到夷州之后,糜贞要负责夷州糜氏诸多的事务,所以船队是改由陆幽来统领,后来陆幽又被派去了吴郡,对徐州的船队就改由徐哲来统领,陈笠为辅并负责对汉庭上贡的事;</p>

骆霖,表字君润,现年三十二岁,本是会稽乌伤大姓骆氏族人,与名士骆俊有宗族血亲关系,骆俊遇害后逃亡到了吴郡,被陆幽收留再转送到了夷州。原本在陈国当过吏,黄巾之乱时当过军官,由于家乡近海的缘故精于水上诸业,而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环境都相当的熟悉。基于这些因素,被李雪任命为对吴、楚地区商贸船队的提督,姜游这次从荆州襄阳归还夷州的船队就是由骆霖统领的;</p>

郑信,表字廉文,现年十九岁,夷州本土某个部族族长之子,据该部族是战国时期郑国逃到夷州的移民。郑信性格有些暴燥,偏好于武艺,在李雪对该部族进行笼络时,三次单挑皆败于高顺之手,被打了个心服口服,而后对淡水与该部族的联盟极为赞成,同时自己甘愿作为人质转居淡水,主要目的是向高顺学习武艺与统兵。由于对夷州中部的山区很熟悉,很受李雪与高顺的重用,同时该部族也是受淡水贸易之惠最多的部族,淡水目前用铁就有六成左右是出自该部族;</p>

朵朵,与郑信一样是夷州一个本土部族的族长之女,现年十八岁。朵朵的部族主要是以原始型的农耕为生,另外很擅长本土草药的运用,也经常用采集与种植的草药与其他的一些部族交换生活用品。李雪在发现并笼络到该部族之后,该部族对淡水的热带病防治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朵朵与不少族中子弟对淡水城所带来的中原文明非常仰慕,犹其是对李雪之前为了防备热带病等因素所翻抄出来的《本草纲目》惊叹不已,所以代表其部族入居淡水,一边学习中原的文化知识,一边研究医药,目前是担任淡水城中心医馆的主力医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