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九回 隐难(2 / 2)

曹操眯起了他的招牌三角眼,捋着胡须又问道:“依陈/元龙之见,姜思归此人如何?”</p>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随意的去搬弄是非,而陈登就是个这样的聪明人了。陈登已经隐约的看出曹操将会是他日后的大老板,到晚些时候曹操兵临徐州那会是肯定的事。</p>

另一方面,姜游在徐州一带的名声很不错,而陈登因为糜家的事,与姜游之间算是有些过节,但如果这个时候陈登在曹操的面前搬弄是非、抵毁姜游的话,那到曹操兵临徐州的时候,曹操肯定能从其他人的口中得知姜游的为人如何,其结果自然就是直接影响到曹操对陈登的映像分数,那么对陈登日后在徐州的争官、争势都会有负面影响。</p>

再一权衡,姜游从某个层次上而论是吕布那一边的人,曹操即便是对姜游有所赏识并想招纳,姜游也得是从降将的身份来进行过渡,再以姜游一惯的表现来看,诂计到时候也是为势所迫而降,又怎及陈登这种属于直接性的功劳?再曹操现在多半还只是对姜游感到好奇,不见得真的就会招纳姜游。</p>

总而言之,对这样一个威胁性并不是很大的角色,陈登如果在这时进行抵毁的话,只能是得不偿失,一都不划算。与其如此,到不如把姜游的事迹据实相告,这样才能令曹操对陈登有最佳的映象。当然啦,手段还是要耍一的,不外乎强调姜游的胆怕事与墙头草的作风。但是但是,陈登的尺度也是把握得相当好的,将姜游的为势所迫得格外的生动。</p>

曹操听过之后却也来了兴趣,笑道:“孤到真是未曾想到,这样的一个怯懦之人,居然会与吕儿成为好友。他是奸滑人吧,可他硬是能在相争不断的徐州保全自己治下的两县百姓,到也实属不易。真是难得,难得啊!”</p>

陈宫道:“他与吕儿的私交不错,此外前番数次奔走于刘玄德与吕儿之间,竭力劝刘、吕之间勿起争端,应当同心以拒敌,到也很是辛苦,只不过他也讨不了什么好而已。不过他那般辛苦,又总是以刘、吕两家大局为重,故此刘、吕两家都不愿为难于他,他却也因此而得偏安。”</p>

曹操沉吟道:“大局为重?可恨啊!若是刘备与吕儿早起争端一日,孤不定就可以早定徐州一日。仅此一条,孤便恨不能将这个姜思归碎尸万段!”</p>

座中荀彧笑道:“此人虽可恨,但而为其主,亦可称为忠义之士。而最为难得的,是此人介于刘、吕二雄之间,却能不偏不倚,仅以两县贫脊之地就安置了那么多的流民,实乃难得之佳吏。再者,彼名承其师蔡伯喈,终不负清廉之实,救流民于饥馑之中,声名颇佳。主公若是于时真因此恨而将其杀之,岂不徒惹害贤之名?主公素来不会如此的吧?”</p>

曹操闻言楞了楞,接着便放声长笑道:“不错,此人以临海贫脊之地却能救活那么多的流民,足见其颇有治政长才,孤实有意将此人招至麾下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