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回 小蔡吃憋(2 / 2)

一个“否”字收尾后,姜游却心中暗笑道:“耶?看来我穿越还没几天的,这文言文水平到是大有见涨了嘛!居然知道用‘之乎者也,矣耶否耳’这些字了。”</p>

不过姜游的一句话还真的就把蔡琰给当场打楞住,半晌都没能出一句话来。历史上的蔡琰不是没有写出过辞曲,单是那《胡笳十八拍》就是流传千古的名作。不过这里问题在于,那时的蔡琰已经历尽了沧桑,其胸中的悲痛、愤慨什么的使蔡琰的个人境界达到了某个高度才能写下这些千古名作,可这会儿的蔡琰还年轻着那,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思想境界都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最主要的是这时的蔡琰还真没写出来过自己的曲乐,虽然有试着自己谱写,但很明显的她现在写的那些都很不怎么样,至少无论是她还是蔡邕,都觉得没脸拿出来见人。</p>

这边的蔡邕见状也暗自吃了一惊,因为他还真没想到姜游居然有胆子当着他们父女的面就出这样的话来。不过再一转念蔡邕却又心中释然,因为他想起来姜游是个山野粗人,而且还是自就与豺狼野兽打交道的猎户,其心中自然有着其高傲的一面。</p>

以前蔡邕被汉庭流放去朔方的时候,这一类的人也实在是见得太多了,所以就有些见怪不怪,只不过蔡邕并不知道姜游所谓的身世全是瞎编的而已。真要是让姜游见了什么野兽,搞不好姜游会跑得比谁都快……虽然那一夜里,姜游曾经拼命的杀死过一匹狼,但那情况……不也罢。</p>

又扯远了,就此打住。只现在蔡邕见姜游以一个客卿的身份,居然敢出言撞蔡琰,而且还正好撞到了蔡琰的软处,得蔡琰无言以对,心中不怒反喜。为什么?因为蔡邕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有可能可以镇得住蔡琰的人。之前找来的那些乐师吧,曲子会不了几首不,见了蔡琰也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怎么着都不敢得罪蔡琰。</p>

当然蔡邕也知道这是与自己身居高位有关系,毕竟自己的一句话就能要了别人的命。可自己虽然不会那么做,人家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又不可能对别人明,所以这乐师就只能是走马灯一般的换。直到今天姜游来了这么一下,蔡邕心中长出了一口气,心我这个宝贝女儿终于有事可做了。</p>

这个姜游看起来会的曲乐也绝不止一首两首,还都是自己闻所未闻的曲乐,而且目前拿出来的三首曲乐中,居然有两首是很合自己与蔡琰的喜好的曲乐,那么其他的曲乐中应该还有不少合适的曲乐才对,连带着蔡琰也不会太过排斥才对……不过姜游的笛艺确实是太差了。</p>

念既至此,蔡邕赶紧的拍了拍姜游的脊背并向姜游表示赞赏的笑了笑,再一扭头向屏风后的蔡琰道:“琰儿,你输了。或许在此事之上,为父都不及思归矣。想为父自幼习琴,却直到三十岁之后才始谱《游春》。而思归今年方弱冠,却已能谱出佳曲,为父自叹不如矣!”</p>

(PS一下,这里的《游春》其实是蔡邕的父亲蔡棱所作,这里胡乱的拿来用一下,别较真。</p>

另外,蔡邕的父蔡棱所创蔡氏五弄分别为《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与三国魏末嵇康,也就是“广陵散就此绝矣”的那位所创作的《嵇氏四弄》,通为《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并称为九弄,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p>

屏后蔡琰急道:“父亲……”</p>

蔡邕冲着屏风摆了摆手道:“不必多言。琰儿,《御剑江湖》与《紫陌丰田》此两曲虽为笛曲,但亦可改为琴韵,你而今便可用心记熟,再代为父改为琴律,需更改之处,你大可自相斟酌。若有甚不明之处,可差人唤思归来琴舍细询。再,思归终是为父所请之客,琰儿当谨守礼数,不可造次。”</p>

“……是,女儿谨遵父命。”</p>

这句话别蔡邕了,就连姜游都听得出来,蔡琰回应得很不情不愿。正心着没想到居然这样就让蔡琰蔡大才女吃了个大憋,却见蔡邕悄悄的向自己使了个眼色,也只好跟着蔡邕离开了琴舍院。不过在临出院门时,姜游还是忍不住悄悄的用眼角余光扫了琴舍一眼,可惜还是没能看到这位蔡大美女到底是长什么样。</p>

此刻的屏风之后,一双纤美的手正死死的扣住了身前的琴台边沿,漂亮的指甲都险些抠入了木缝中去。那张绝美的脸上,一对秀美的细眉也几乎拧到了一处:</p>

“我不及他?我不及他!?父亲竟然我不及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