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党争之兴】(2 / 2)

如果专恃色相与宠爱,绝不可能如此历久不衰,别的妃嫔对皇帝陛下百依百顺,但心灵深处却保持着距离和警惕,唯独明郑德妃却是那样的天真烂漫、无所顾忌。

她竟然敢于直接挑逗和讽刺皇帝陛下,同时又能够聆听皇帝陛下的倾诉,替他排忧解愁。

在名分上,她属于姬妾,但在精神上,她已经不把自己看成姬妾了,而明神宗也真正感觉到了这种精神交流的力量,她不但不像别的妃嫔一样跟皇帝说话时低首弯腰,反而公然抱住皇帝,摸他的脑袋。

这种行为在当时看来,属于(大不敬)之举,也是除了她之外,无人敢做的,也正是因为她表现的不同,明神宗才会把她视为知己更加宠爱。

11月12日,明蛮莫安抚使:思顺,由于对明临安府兼元江军民府左参将:刘綎,部将们的贪贿勒索不满,便又叛投到了缅甸军民宣慰使司东吁王朝。

使得缅甸军民宣慰使司东吁王朝国主:南达勃因(汉名:莽应里)非常高兴,当即就派出了象军占据蛮莫安抚使司。

就连孟养军民宣慰使司也在暗中依附于缅甸军民宣慰使司东吁王朝。

虽然明军之前打败过缅军,但是缅军势力并未彻底被剿灭,因此明临安府兼元江军民府左参将清醒地认识到了,疆域虽已廓清,但莽酋然旧肆大,若不亟加剿灭,终为祸根蔓延。

便上奏称“应乘胜进讨,俟荡平之后,另图改土设流,平定之余,更宜筑关建堡,设大将旗鼓,以控制要冲,立诸司衙门而相为犄角,随行屯田之策以足食,而财可使富,保障坚于来形;又练土著之丁以足兵,而力可使强,边境几无患,滇南之安,永保万世无虞矣。”

但是此举不被朝廷重视,不仅没有给予支持,连奏折也是留中不发!

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2月初3日,明内阁首辅:申时行,带头提出请立明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殿下是为大明帝国储君,以尊祖宗重江山社稷。

还提出昔日,大明英宗正统睿皇帝陛下二岁而立、大明孝宗弘治敬皇帝陛下六岁而立、大明武宗正德毅皇帝陛下一岁即立为皇太子,如今皇长子:朱常洛,已年满五岁,应当即刻立为皇太子以正名定份。

恰好2月22日,明郑德妃又生下了一子,是为明皇三子:朱常洵,令明神宗非常喜爱决定日夜守护在身旁,还册封明郑德妃为明郑皇贵妃,故此才下诏说道“今皇长子年幼体弱,等二三年后再行册立。”

这道圣旨直接惹得朝廷内外议论纷纷,群臣们都怀疑皇帝陛下将要立明皇三子:朱常洵,为皇太子?

带着疑问由明户科右给事中:姜应麟,上奏提出道“皇贵妃虽贤,但所生之子,是为皇三子,而恭妃所生育乃是长子,应当先进封恭妃,其次才进封贵妃,如此则与礼法不违,于情不废,陛下要正名定分,当从内阁大臣之请,早立皇长子为皇太子。”

这份奏折让明神宗看了之后非常震怒,直接就将奏折扔在地上,拍打案桌并提笔回复道“郑皇贵妃敬奉勤劳,应当特别加封,把姜爱卿贬为广昌县典史。”

接着明吏部员外郎:沈璟、明刑部主事:孙如法,一起上奏道“恭妃生育长子,然五年来未闻行进封之典,而德妃一生子即有皇贵妃之封,这皇贵妃之子焉能比得了皇长子?何故恭妃不得于五年敬奉之后,如此做法天下不能不疑。”

明神宗依旧不听劝谏,反而还将明刑部主事:孙如法,贬为潮阳县典史、明吏部员外郎:沈璟,则调去外地充任行人司司正。

后又有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孙维城、明翰林院庶吉士:杨绍程,等官员上奏请求早立皇太子殿下,均得罪皇帝陛下,被惹得动怒夺俸调官。

同时还发生了一件震惊亚欧大陆的事?那就是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7月初1日起,有两艘满载大明商品的大帆船驶离了南洋的大明吕宋都督府(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菲律宾都督府)首都马尼拉皇家审问院前往美洲。

并于11月15日和11月24日先后到达美洲濒临太平洋的阿卡普尔科港,这两批运抵美洲的大明商品,不但满足了美洲殖民地对生活日用品的需要,还有部分大明商品被来往于大西洋两岸的〈双船队〉转运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就此形成了大明一菲律宾都督府一美洲一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这种多边贸易体系,也是一条以美洲大陆为陆桥,跨越了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新兴海上丝绸之路。

自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伯爵兼菲律宾总督:莱古斯比,在菲律宾都督府病故后,就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子爵:吉多·德·拉维萨雷斯,继任菲律宾总督。

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将帝国的边界,推进到菲律宾都督府之后,在建立起一个包括大明帝国在内的「东方天主教王国」已成为征服者孜孜以求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