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重骑破阵刘邦逃 下(1 / 2)

 【二更完毕】</p>

对于这位历史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扶苏并没有遗忘。尽管御史大夫在战时压制住了御史台没有如何显赫的声名,但作为三公,蒙毅对整个帝国都有相当大的话语权。</p>

而扶苏,在蒙毅将长江流域的楼船士一支驻扎秣陵,一支调回保护晋地后。扶苏便让其以御史大夫之职,就任判晋南行营。也就是说,这位拱手将水师力量交还给扶苏的人,不仅是地位崇高的三公之一,还是手握重兵,执掌兵力最大行营的武将。</p>

文武职能一肩挑,整个帝国,也不过蒙毅一人。这样一个人,在晋南将整个扶苏的老窝守得严严实实,谁也撼动不了半分。甚至还叫内史、三川等地频频遭遇水师袭扰,几番漕粮都被暂定截断。</p>

尽管因为扶苏入主咸阳,故而,晋南行营兵马兵力有了下降。但无可置疑的,但河东如此要地,便是在后世宋时,不过因为汉国占河东数郡,以区区微薄之力,将坐拥整个北方的北宋,用了全国之力,历经赵匡胤赵光义两代之力,这才平定。</p>

而今蒙毅如此猛人,在沉寂许久之后,终于发出了声音。</p>

同样,这个出击的时候,也重重将刘邦所有侥幸,全部都打散了干净。尽管兵马不过五万,还要兼顾联合邯郸行营支援巨鹿战事,但蒙毅如此果决地渡河南下,依旧将刘邦最后一丝侥幸都统统打散!</p>

张良看着刘邦连声神色变幻不停,看着这占据越发糟糕,再也不顾刘邦的颜面,沉声道:“武安侯。而今战事虽说或有最右一丝余地,但请恕张良无礼,再也不能有侥幸了!纪信将军战死,如此骑卒强悍难匹,军阵还无应对之力。此战,败不过只是时间问题。若是武安侯再有侥幸,到时候秦军至此,武安侯再想退,就未必能退得了了!”</p>

刘邦听此,终于动容。看着战场之,颓势难挽的局面,刘邦一瞬间精气神统统都是泄了下来,艰涩道:“撤退!撤退!”</p>

叮叮叮叮……</p>

鸣金!</p>

刘邦鸣金了!</p>

刘邦只是来得及匆匆和灌婴,卢绾,郦商等人知会了一声,便匆匆带着最后万余兵马撤退。刘邦一退,鸣金之声响起。整个楚军的气势彻底为之低落起来。</p>

撤退,主帅命令撤退了!</p>

这一鸣金之声,将所有楚军最后坚守的一口气都是松了下来。所有人,都在无坚守之念。</p>

一瞬间,整个楚军的局势为之崩坏无疑。</p>

自知局势已经再难挽回的刘邦竟是连断后的安排都没有齐全,整个大军,完全是败军之后,混乱无措的模样。若是局势尚可挽回,那刘邦便当领着可战之军过去死死阻拦,整个大军徐徐撤退,一路陷阱挖坑,军阵迎敌,徐徐撤退到安全区域。这方才是撤军的正理。</p>

但刘邦哪里还有余力过去重重叠叠,去布置一个九死一生的断后之军?</p>

除了手头最后万把人的嫡系,刘邦已经没了最后的力量。况且,刚才谁都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三千人数不多的重装骑军是有着如何强大的破阵能力。</p>

故此,刘邦甚至想都不去想这断后的事情。只是知会了几个大将,便带着兵马撤退。</p>

</p>

而听闻撤退的命令,几个大将都是神色凝重,面容苦涩。其后鸣金之声响起,撤退慌乱失措,却叫灌婴,卢绾,骊商,皇欣,傅宽几人怎么也稳重不起来。</p>

一个个声嘶力竭,死命地指挥着身边的战卒。徐徐撤退,不能乱了秩序,更不能被这撤退的命令以及秦军的追杀给弄得全军崩盘。</p>

毫无但当的刘邦先行撤退,将十数万人的乱摊子交给了几名大将。</p>

而所有人望向灌婴,最后都只能手忙脚乱地收拾局面。</p>

濒临崩坏的局面不是这么好收拾的,大战恶战没少经历的灌婴此次几乎被逼疯了,这才在将所有车属徒兵,以及纪信残部丢去后,有了稍稍有了宽缓的余地。</p>

但稍许之后,又是轰隆响起的马蹄声顿时便叫灌婴面色突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