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接见堵胤锡(2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0 字 2021-07-24

但商毅并没有这方面的顾忌,也从来不认为自己取代明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同时在商毅的思想观念里,也十分清楚,想要指望一个朝廷沿续下去,是不能把希望放在这种绝对效忠的基础上。</p>

因此双人都沉默了好一会儿,商毅才道:“堵大人,如果在沿续明朝,和驱逐清廷之中,你只能够选择其中之一,那么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p>

堵胤锡听了,也不禁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其实商毅说的这些话,堵胤锡心里也都十分清楚,他到杭州来见商毅,其实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里,因为堵胤锡也知道,明朝复兴的希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无论是谁,如果真的能靠自己的力量击败清廷,收复北京,恐怕都不会再奉立明朝了,因为真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不想当皇帝也不可能了,因此想说服商毅忠于明朝,几乎是不可能。</p>

不过商毅对堵胤锡的这种心理到是能猜出几分来,毕竟推理揣摩别人的心理状态,不仅是特种兵的要求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居上位者必备的素质。</p>

在另一时空里的历史上,堵胤锡的名气远远没有史可法、黄道周、何腾蛟这些人大,原因一是堵胤锡的官职比他们都小得多,在崇祯未年,堵胤锡坦任的只是长沙知府、武昌兵备道,长沙监军一类的地方职务,属干中层官员,只到弘光朝廷建立之后,才出任湖广按察司使,而在隆武朝廷才被晋升为湖广参政,摄湖北巡抚事。和史黄何等人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另外堵胤锡是病死,而史黄何等人都不被俘不倔而死,也比堵胤锡壮烈一些,自然也吸引眼球一些。</p>

但商毅知道,堵胤锡其实是这个时代南明朝廷中,少有的能干实事,并且意识高明的人,他是最早认识到,南明的首要敌人是清廷,而不是农民军,只有充份联合和信任,因此当然摒弃一切门户之见和一己偏私。联合大顺,大西军共同抗清,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上是如此,在对待大顺军上,堵胤锡釆取的与何腾蛟截然不同的态度,完全开诚布公,也赢得了忠贞营诸将的信任。何腾蛟经营湖南期间,只有堵胤锡指挥的忠贞营还有一定的战斗力。</p>

虽然并不是说堵胤锡就是救世之材,而且他在抚降忠贞营,抚巡湖南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失误,但他的见识、眼界、务实态度,无疑是比史黄何之流都要出色得多。</p>

不过也正是由于堵胤锡主张联合农民军,并能得到忠贞营的信任和拥待,也受到不少一心只知门户私计,正邪之防的官员误解与妒恨,甚至怀疑他另有野心。同时尽管堵胤锡有才能,行事又以“苟利国家,我则专之”为信条,但因为南眀朝廷的腐朽之气太重,目光短浅的实权人物又怕他得以施展,处处加以限制掣肘,结果无论在那一个南眀朝廷內,堵胤锡都得不到充份重用。</p>

在这种情况下,要说堵胤锡心里沒有怨气是不可能的,而正好在这个时候,商家军突然冒头,以超强的战斗力,和开眀、清正的作风,在南方的诸势力中独树一帜,堵胤锡也不可能不动心。</p>

因此在堵胤锡的潜意识里,这一次来面见商毅,也未偿没有想被他说服的意思,因此尽管堵胤锡也说了不少什么天数、忠君之类的话,但态度并不激动,也沒有要死谏的意恩,更多的恐怕还是看商毅怎么回答,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毕竟商毅并不是清廷,他取代明朝,并不是异族入侵,不过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正常的改朝换代而己。亡的只是大明一朝,而非整个汉室的天下。从心理上来说,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p>

这时商毅又道:“堵大人,不如这样,我们当前的大敌仍是清廷,因此我们也应当合力,先击败清廷再说,其他的事情,可以先放在一也。而且我也可以承诺你,在彻底去败清廷之前,不向南方用兵。致于在击败清廷之后,由你去留自便,你看可好。”</p>

而且堵胤锡毕竟和史可法、何腾蛟、黄道周、黄宗羲这些人不同,他在明朝的官职并不高,因此只为眀朝尽忠的思想也要小得多,只是从小所受的正统教育,以及传统的观念,因此让堵胤锡一时还接受不了商毅要代眀自立的事实。因此在现在阶段,商毅并没有打算劝说史可法、吴甡、黄宗羲等人加入自己的阵营,而对堵胤锡则可以争取一下。</p>

另外在占领了湖南和江西之后,商毅己经取得足够发展的土地空间,因此以后主要的目标,还是对准了北方的清廷,也确实不相再对南方用兵了。毕竟中国的中心还是在北方,而不是南方,至少在收复北京之前,只要南方的南明各政权不主动来惹自己,商毅也不打算对他们动手。</p>

而堵胤锡听了之后,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像商毅施了一礼,道:“若是只为抵抗清虏,收复失地,下官原为督师效犬马之劳。”</p>

商毅也微微一笑,知道终于说肢了堵胤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