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 哭谏(上)(1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0 字 2021-07-24

 琉球使臣到达南京之后, 并未引起什么大的轰动,在执政的东林大臣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海外藩属国家对大明的正常朝供活动,反正这些年来琉球王朝每隔两三年都会派遣使臣到中国来朝贡一次。</p>

</p>

至于这时的琉球王朝实际己经被萨摩藩控制的情况,虽然明朝也有所查觉,但谁也没放在心里,因为在这几十年以来,明朝本身就自顾不瑕,连朝鲜都没有保住,谁还在乎琉球怎么样了?而且这个时代缺乏海防意识的中国人,从来就沒有正确认识到琉球群岛对中国的重要性,其实并不比朝鲜差多少。</p>

当然不管怎么样,有外藩到中国来朝贡,总是一件好事,由其是现在明朝只剩下半壁江山的情况下,就更是难得了。而且琉球使者的态度也十分谦恭,不仅进贡的礼物十分丰厚,对朝中的大臣们也都各有常例相赠,完全就是一付外藩小邦朝见天朝上国的样子。不过南明的大臣们谁也不去想,琉球使臣为什么会右的这种态度,而是当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p>

不过明朝对这种主动来朝贡的朝贡,由其是态度谦恭的外藩,还是十分照顾的,一般来说都会回赠给十分丰富的礼物,当然在眀朝的角度说,这叫赏赐。</p>

虽然现在明朝只剩下半壁江山,但依然还是要保持着天朝上国的气派,因此不仅给了琉球使者很高的礼节接待,就连皇帝朱由崧也被大臣们请了出来,亲自招见了琉球使臣。当然也照旧赐下了相当多的礼物。价值也绝对要超过球球的进贡,那怕是加上贡礼之外的常例。</p>

要知道把朱由崧从皇宫里请出来可不容易,自从发生了南京事变,东林党上台之后,朱由崧也学起了他的爷爷万历皇帝不再上朝,推说自己有病,把朝政大事全都交给内阁来处理,自己却躲在皇宫里终日饮酒寻欢,而每天内阁送进宫来的折子,也都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卢九红上批上“准行”两个字就可以了。虽然朱由崧的这种态度,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纷纷上书要求朱由崧出来亲政,但都被史可法和吴甡等内阁大臣联手压了下来。</p>

对于这个时候的明朝,有一个对权力完全放手,不理政事的皇帝,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现在朝中基本都是东林党一手蔽天般的控制,都是正人君子,沒有所谓奸邪之徒,而且内阁的几位大臣也都是有想法,想干出一点事情来的人。因此在渡过了短暂的权力整合期之后,东林党也开始准备要拿出自己的施政纲领来。</p>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军事计划仍然是首要的。因为尽管商毅打败了清军的进攻,但清廷对南明的威胁始终都沒有消除,东西两线的两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襄阳和徐州者还控制在清廷手里,而且现在和南京朝廷刚刚成立时相比,在军事方面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有必要重新梳理一遍。</p>

在南明成立之初,对南京的防卫是分东西两线布置,东边是江北四镇,西边是左良玉,而仅仅只过去了一年时间,左良玉和江北四镇中的高杰都己先后死去,而江北的另两镇,刘良佐和黄得功也都被调回来保护南京,现在东线只剩下一个刘泽清,另外刘肇基也开始自领一军,但这两人现在都是在商毅的指挥之下。而商毅尽管在名议上是江北督师,但实际上也只是付责防卫整个东线。</p>

而现在看起来,东线正因为有商毅在那里坐镇,基本不用但心,无论朝中官员对商毅有什么看法,但却没有人怀疑他的军事能力,而且尽管商毅己经算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南京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但商毅对南京朝廷的态度却远比左良玉或江北四镇要好得多,因此也能够放心。</p>

相对来说,西线就更为复杂,左良玉死后,左梦庚率部投降了清廷,而却是甴败退到湖广的李自成的大顺军接替了左良玉的位置,守卫南京的东线,另外湖广总督何腾蛟手里也有一些人马,现在正驻守在长沙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