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兵工厂和印刷作坊(下)(1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0 字 2021-07-24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王松道:“回禀老爷,我们作坊里这两样都有,一般如果求快的书籍或者是一些小稿,都是用活字版,需要印刷质量上成,而且又不求赶时间的书籍,就用雕版。”</p>

商毅又道:“那么你们用的活字版用的字模都是什么材料做的?”</p>

朱书刚道:“回禀老爷,用的都是木活字模。”</p>

商毅道:“有没有用铜、铁、铅模的?”</p>

朱书刚道:“回禀老爷,铜字模太贵,用不起,而铁模、铅模印刷出来的字迹模糊,都不如木模好用。”</p>

商毅点点头,他知道中国是最早发眀活字印刷的国家,虽然活字印刷并没有在中国大规模普及起来,但也绝不是像后期一些砖家所说的那样,中国古代几乎完全没有活字印刷。</p>

活字印刷当然比雕版印刷要效率高得多,同时最终成本也要低得多。但首先需要制做好大量字模, 因此初始成本远高于雕版印刷,而且技术难度也要大得多。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活字印刷书籍只有几次,而且还都是官方组织的。民间的活字印刷一直停留在小规模简易低级的印刷运用上。很少用来印刷书籍。</p>

事实上从明中期开始,在经济繁荣的江浙一带,用铜活字印刷逐渐出现并流行起来,其中最著名的有无锡的华家、安家,苏州的孙家和南京的张家等,他们用铜活字印卖的书籍流传甚多,印刷效果也很不错。不过中国本身的铜矿不多, 而且铜又是流通货币的原材料,正如朱书刚所说,铜字模太贵,用不起,因此铜活字无法大规模应用,一般只有皇家才用得起。</p>

其实铁模、铅模其实也能替代铜模,但由于中国古代主要使用是以烟墨为颜料的水溶性墨水。在木制的雕版上能够表现的很好,但是在金属活字上很容易变成墨水珠子。而且也不能象雕版印刷一样通过简单的压印就能完成转印。拓印也是个很缓慢的过程,为了保证能够有效的印刷,还必须使用吸水性强的纸张,结果就是纸张的背面也会有墨迹,无法做到双面印刷,无形中又提高了印刷的成本。都不如木活字。</p>

当然木活字也有它的弱点:如果用木活字印书,大约印了200部左右,字模的字划就因为吸收烟墨中的水分,胀大模糊。但总的来看,木活字的弱点却比泥活字和金属活字要少得多。因此一直到清代,中国的活字印刷还是木刻活字。但即使是木活字,不管是在明代,还是在清代,终都没有超过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最终退出中国印刷行业,得等到清朝灭亡的前夕。</p>

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古代沒有使用油墨。而在十五世纪中期,德国人约翰内斯?古登堡创造了以铅锑锡合金字模和油墨为原材料的西方活字印刷术,才使欧州在印刷技术上一举超过了中国。</p>

由于当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前期,古登堡的印刷术出现,使得印刷品的成本大为下降,而速度却提高了许多,从而也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后世有不少学者都认为,欧州能在十六、十七世际取得飞速的发展,缩短与中国的差距,甚至在十八、十九世际全面超过中国。古登堡印刷术的出现,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p>

虽然现在离古登堡的时代以经过去了二百年,但古登堡印刷术却依然还没有过时,而且在技术上也没有什么难度,其实中国的印刷技术以经很成熟了,只要弄出铅锑锡合金字模和油墨,即使是没有古登堡印刷机,效率也不会差到那里去。</p>

铅锑锡合金字模是很容易做到的,其实就是以铅为主,加入一定比例的锑和锡。这两种矿产这个时代中国就以经大量开釆了,只不过这个时候锑和锡往往都被混在一起,全当锡矿来用。世界上最大的锑矿――湖南的锡矿山就是在明代开采的,当时就以为这里是锡矿,所以才取了这么个名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