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四章 大红勇护法(2 / 2)

纨主 涉农 0 字 2021-07-23

中年人从口袋里摸出一根烟给自己点上,chōu了一口,然后歪着头看了看旁边的徐硕笑道:“徐老板,什么都不知道就这么敢赌,而且不说其他的,随便赌赌都能赌对,不能不叫人说你这运气,也实在是太好了一点。”</p>

“这摊位上摆出这件东西摆了多久我不知道,可是我在这看着的这三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这件东西看了又看,犹豫在犹豫,可是像徐老板这样果断的是一个也没有,不能不感叹,有时候运气这东西,就是天生是在等着一个人。”中年人又chōu了口烟,打了个哈哈,然后说道。</p>

徐硕伸出手摸了下鼻尖,然后皱着眉看着面前的中年人温声道:“不知道先生能不能先让我们夫妻二人过去。”</p>

中年人摇了摇头道:“不能。”</p>

“你想做什么?”</p>

“什么都不想,就是想给你好好讲讲关于这件大红勇护法的事情。”</p>

徐硕有点哭笑不得看着面前的中年人,沉默了一下,然后把手里的佛龛递给了中年人,笑道:“你说吧,我让你说,我等着你说完。”</p>

中年人没有一点犹豫,接过佛龛之后,打开两扇窗,然后把那尊大红勇护法造像拿了出来,看着徐硕道::“其铜镀金莲座形式以及底板上彩绘的图案,可以基本判定,它的年代当在18世纪末19世纪,但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基本见不到其它可以比较的藏品。在西藏博物馆收藏了一件面具,其做工和加工方法与此像类似,但是形制大小,装饰复杂、jīng美程度均无法与此件作品相比较。”</p>

徐硕不置可否,中年人伸出手在造像的表面抚摸了一下之后,接着说道:“此尊造像应该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制作最为独特、装饰最为华丽、保存最为完整的藏传佛教艺术品之一。首先,它的工艺制作方式最为独特,采用了夹纻成像的技术。这种技术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传统造像技术,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很多的优秀作品保存下来,元代宫廷造像中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做大型佛像。明清宫廷类似作品一直不断。但是我们很少能见到在西藏和蒙古地区采用这种技术制作佛像的实例和记载。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实物。此外,它的装饰之华丽令人叹为观止。”</p>

“即便是不说技艺还有传承,就是只说这表面的工艺,夹纻成像以后,外部再上十余道或数十道漆,漆面未干时可以粘嵌珠石,或待漆面干透时彩绘表面,加以装饰。此像装饰采用的是前一处做法,即上漆以后,即粘嵌珠石。为了体现大红勇保护法的红身战袍和体sè,全身上下贴满细小珊瑚珠,这些珊瑚珠或平行排列,或组成图案,装饰铠甲部分。手持大珊瑚枝,作为法器,形式独特,造价之昂贵令人咋舌。为了体现sè彩的变化与不同质感,战袍内侧嵌松石和青金石。尤其是三角形前垂摆背面嵌一块“巨大的”青金石,十分罕见。其它装饰也有不同特sè,骷髅冠、背部的(法)轮为银质,须眉、耳珰为铜镀金,项链有嵌银,铠甲粘有金累丝条带,形成方格,方格中嵌珊瑚雕刻成的三角形图案,尽显奢华。装脏封底用的是一块长方形翡翠,也是前所未见的做法。护胸部分用珊瑚、青金、绿松石组成圆形图案,护心镜为银制,中心以细小珠石嵌出藏文心咒字。可以这样说,所有的细部装饰都值得细细口味。”中年人喘了一口气之后,接着说道:“需知道古玩这东西,虽然说是要古,可是缺了残了,也没多少人稀罕,价钱上也是大打折扣,可是这尊造像不一样,从19世纪挨到现在,过了俩世纪,可真是为难它完完整整的保存了下来。此像几乎没有任何损伤,连法器都完成无缺。”</p>

“再来说陪衬,好马需好鞍,好佛也要有好龛,这佛龛和这造像便是原配。它供奉在一个木匣龛内,有推拉mén开启。四面彩绘,大红为底sè,金彩绘画图案,以正面最为jīng美:边框有骷髅鬘为饰,面板上正中为佛初传法物象征的双鹿拱卫(法)轮图案和象征佛法昌盛的摩尼宝图案。周围绘画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宝图案。龛内还贴有刊印和彩绘的佛教小像,龛口内还挂供两个圆形垂幡和一个圆球,都是藏传佛教最为常见的佛堂供奉样式,表明此供奉一直保持着原始状态。”</p>

“所以,我就一个意思,徐老板,你赚了,而且你又赚的很大!”中年人眉开眼笑,就好像是他正在路上走着,突然看到路上扔着一个大金元宝,而且这玩意偏偏就他能看见,走在这条路上的其他人往这边看的时候看到的都只是一泡臭狗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