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中俄议和(2 / 2)

沙皇虽然残暴无常,但不是蠢人,听到海参崴和尼布楚落入中国人手中后,就已经明白远东的形势实在不妙了,可是,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p>

刚刚被训斥了一顿的内务大臣维亚切斯也尽自己的职责劝道:“陛下,只有先处理了内患,我们才能继续对付中国人。”</p>

“是啊,陛下,请陛下不要被怒火所蒙蔽。”谢尔盖维特见尼古拉二世低头沉思,附和着道。</p>

“难道,帝国的向东扩张政策就这样放弃?”尼古拉二世心有不甘的问道。</p>

柴夫连忙回道:“不,陛下,帝国只是一时的忍让,还记得不久前由帝国抛出的*祸论吗?正是陛下的神机妙算,才导致了中国人和英国人的交恶,等到他们打起来了,我们再出手也不迟。”</p>

“是呀,陛下,西伯利亚铁路已经修到贝加尔地区,我们只要往东修至伯力,则帝国对远东的控制将大大加强,如果此时中国人占领伯力,帝国损失将不可估量,铁路修好,我们再攥取远东的利益是易如反掌。”</p>

“对,陛下,我们不是与中国人握手言和,只是停战一段时间,等到帝国在远东积蓄好实力后,再战也不迟。”</p>

俄国如今内外交困,四位大臣极力劝阻与中国人继续作战,狂妄如尼古拉二世也不得不沉默不语,认真考虑起来。</p>

片刻之后,才颓然的道:“好吧,罗巴特金,你作为和谈全权代表,即刻前往远东,要求中国人归还所占之帝国领土。”</p>

“是,陛下”四位大臣无不松了一口气。</p>

战争有两种可能,让一个国家崛起,让一个国家衰落。</p>

不久,俄国要求正式停火谈判的请求便通过美国政府传递给了军政府。</p>

颐和园最高统帅部内,外务大臣李鸿章一脸兴奋的出列,大声道:“大元帅,俄国人真心实意要求停火,已经派遣了陆军大臣罗巴特金为特使,前往东北前线,军政府是否需要积极回应。”</p>

俄国人终究还是不住了啊,自前几日收到聂士成成功占领海参崴,叶之魁就知道这一天会到来,只是想不到俄国人会如此着急,不过,正合他意,因为这样才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英国人。</p>

“看来俄国人是带着一定的诚意而来了,既然如此,中堂你就是东北一趟,看看俄国人都有什么条件。”叶之魁露出一丝笑意,下令道。</p>

李鸿章想了想,问道:“不知大元帅有何要求?”</p>

如今中**队不但抵挡住了俄国的侵略,在西北方向,还一举攻下尼布楚地区,切断俄国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东北方向,离伯力不远,占领海参崴,使乌苏里江以东地区重新回到中国人的手里。</p>

俄国佬的西北利亚铁路是要经过尼布楚,雅克萨,海兰泡,直达伯力,最后到海参崴的,如今还在贝加尔湖地区修建,才修至赤塔。</p>

如果军政府提出尼布楚收回中国的要求,估计俄国人是死活不同意了,战争只有继续下去,尼布楚现阶段对中国来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后勤根本就跟不上去,只有等东北发展了个一、二年之后,中国才能实际上得以控制这些地区。</p>

当然,叶之魁不会明着和李鸿章这么,而是沉吟一会,轻声道:“就按照现在的实际停火线来划分吧。”</p>

按照实际停火线划分,恐怕俄国人不会轻易答应啊,李鸿章低下头去,暗自盘算起来。</p>

叶之魁见状,任由他遐想,转而对王士珍问道:“聘卿,董老将军和徐世昌如今到了那里?”</p>

王士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赞赏道:“姜还是老的辣,董老将军和徐世昌联手击败外蒙古叛军,如今大军已至库伦城,不过伪蒙古皇帝逃往唐努乌梁海地区。一时间倒是难以擒获。”</p>

对于那些不成气候的蒙古叛军,一帮乌合之众,叶之魁原本就不放在心上,他们要不是有着俄国人帮着撑胆,那里敢放一个屁,现在跑到唐努乌梁海地区更好,让军政府有了口实。</p>

叶之魁亦是心情高兴的道:“这两位居功至伟,看来我要履行原先的诺言了。”</p>

原先的诺言就是设蒙古行省,任徐世昌为巡抚了。</p>

好消息谈完,就要谈到坏消息了。</p>

王士珍有些担忧的道:“大元帅,英国政府估计已经证实了军政府屠杀英国人的事情,最近香港方面不再和我们联系。”</p>

军政府一直冒充英使馆人员和港府联系,然而天下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英远东舰队悄无声息的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上,其他各国大使馆言之凿凿的消息,不得不让港督大惊失色,明白到一个事实,军政府已经把屠刀举向英国人。</p>

知道王士珍有何担忧,叶之魁劝解道:“英国人就算想对我们出兵,也要几个月时间的准备,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只有尽量早做准备了,好在我们海军的实力不降反升,几个月之后,那些缴获的军舰又能投入使用。”。</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