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张之洞和刘坤一的无奈(2 / 2)

那个:“张香帅不愧是为国为民之辈啊,听到前线形势紧张,就积极响应。”</p>

“是啊,你没看到吗,香帅连府外都贴满了招兵告示,是个好官啊。”</p>

听到这些赞赏的声音,张之洞有气又发不出来了,满脸通红,最后只好硬挤出几丝笑容。</p>

李掌柜暗自一笑,高呼道:“现在有请我们的总督大人来几句话。”</p>

张之洞被挤到台前,尴尬不已,只得出声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老夫谢谢你们积极响应的国家的号召,踊跃报名。”</p>

完,张之洞只好灰溜溜带着那几名随从,从哪来,回哪去,连大门上的大字报也不好意思撕掉。</p>

一心钻入府中,两耳不闻窗外事,眼不见为净了。</p>

张之洞这还不算怎么郁闷,刘坤一才是最郁闷之人。</p>

对刘坤一上次明言反对新军入京之事,叶之魁可是牢记在心中,一直想着怎么报此仇。</p>

军政府在两江大量招兵不,而且还玩了一手调将的把戏。</p>

以江南提督李占椿练兵成绩显著,素有才能,升迁入京练兵,而后领兵赴东北为国出力,调何宗莲入南京办理两江营务处,统领督标新军全军。</p>

并且将此事在报纸上大力报道,称李占椿为国为民,是两江之楷模,仿佛他李占椿不答应上前线,就变成了贪生怕死之辈。</p>

刘坤一看着一脸沉思的李占椿,不得不出声问道:“寿庭,你有何打算?如果不愿入京,可以回报抱恙在身。”</p>

李占椿尴尬一笑,扯了扯衣角,道:“卑职身为中**人,也想为国效力,入东北抗敌也是我夙愿。”</p>

“唉,既然寿庭你有此打算,老夫也不好多什么,只希望你好自为之吧。”刘坤一一脸颓然的道。</p>

“大人,”李占椿还要些什么。</p>

刘坤一摆摆手,不无萧瑟的道:“你下去吧,让老夫自己一人好好呆着。”</p>

李占椿不再劝,施施然退下。</p>

刘坤一看了看窗外,眼中尽是无奈。</p>

对军政府的宣传,他真是无可奈何,他一直弄不明白,那些报社怎么都站在叶之魁那一边,都为他好话。</p>

而且据他得到的消息,东北局势好像也没用那么糜烂吧,俄军已经被遏制住攻势,他一直怀疑叶之魁在趁机发展实力,以战养战,所以才迟迟没有反攻。</p>

奈何报纸上的都是前线战士英勇作战,但是由于兵力不足,财力不足,其他各省的不支持,使得军政府独木难支,急需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否则中国必亡,中国人将无容身之地。</p>

还真是,取得胜利,就是军政府的本事,稍稍有些顿挫,就变成了其他各省督抚的事了,叶之魁,你还真想玩死我们大家啊。</p>

伍先生带着一百来人入四川,由于他以前是搞幕后工作,名声不显,到四川后一开始又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致使很多官员以为他可欺,浑不把他当回事。</p>

不过随着伍先生慢慢掌握军队后,终于爆发使力了,经过他多人观察,一口气便以受贿贪污渎职等罪名连连踢掉二十多名官员,然后提拔了他认为还行的可造之材。</p>

四川官场大地震,状子都告到北京来了,不过叶之魁相信伍先生,对他一力支持。</p>

此次招兵,伍先生不但积极响应,而且趁机拉拢提拔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将领,在四川慢慢站住了脚跟。</p>

然后他辣狠的手段就显露出来了,开始四处搜捕前清的遗老遗少,有杀错没放过,滚滚人头,血染四川,吓得那些被他革职的官员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门,暗暗后悔之前自己告御状,而且把以前贪污的银两还乖乖送到总督府上。</p>

四川官场为之一清,对军政府招兵令不敢有丝毫懈怠,成为南方招兵最多的省份,一举达到三万人,要不是伍先生极力喊停,人数还会更多。</p>

川兵凶猛,叶之魁自是大喜,通电各省督抚,要他们多向四川学习学习,如果其他各省不达到要求,四川的兵也不必入京了,就驻防四川得了。</p>

此举果然吓得四川周围的各省督抚暗暗流汗,四川驻防这么多军队,他们能睡得着吗?无奈只能由阳奉阴违变为大力支持。</p>

招兵工作才进入正常化,各省督抚不敢不尽力支持,军政府的二十万新兵计划终于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开来。</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