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叶帅初入紫禁城(1 / 2)

 4月15日下午,几匹快马直奔北京城安定门而来,安定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时收兵之门,一般大将回朝都是入此门。</p>

还没待叶之魁开口话,守城门的兵认得他,就赶紧前开道。</p>

叶之魁见那兵办事干净利索,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从怀中拿出几钱银子,抛给兵,出声道:“各位兄弟辛苦了,天气寒冷,这些钱兄弟们几个拿去暖和暖和。”</p>

那守城门的兵想不到叶之魁会如此客气,安定门不像其他城门有什么油水可捞,路过此门的都是位高权重之辈,不责骂他们这些兵已经都是要去烧香拜佛了,叶之魁走后,兵不由在心底暗暗感激。</p>

叶之魁蒙光绪赏紫禁城骑马,于是他毫不停留,策马直向入内城,叶之魁入京师皇紧急召见的消息不久便如风般四散飘开,引起了某些推测。</p>

颐和园中,今日早朝刚刚结束,徐桐、刚毅、荣禄等慈禧的心腹便早早前来颐和园请安。</p>

刚毅先向慈禧哭诉了早朝光绪下了取消旗人特权的诏令,接着请求道:“太后,皇此举置我们旗人于何处,难道真要和那些汉人奴才一样吗?我们大清是谁的天下?是我们满人的啊,如果皇此举成功,到时汉人得势,我们旗人有何容身之地,难道还要回到关外苦寒之地去吗?老佛爷,奴才等恳请您出来重新训政。”</p>

荣禄也在旁边劝道:“老佛爷,皇行事过急,裁撤冗署,必会因之失业者波及万人,到时朝野震动,又将是大事一件。”</p>

慈禧半眯着眼睛道:“皇要裁撤冗署,你就帮他裁呗,哀家在后边倒要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真是愚蠢之至对了,叶之魁蒙皇召见,今个儿已经入了京师,你可知道?”</p>

荣禄不解的回道:“奴才知道此事?”</p>

“那你以为皇要见他有何事?”</p>

荣禄额头冒汗,不清楚的回道:“奴才不知”</p>

慈禧冷哼一声,转而问荣禄道:“你新兵练得如何了?”</p>

荣禄听言,不由得意洋洋的道:“回老佛爷的话,奴才从旗人中新募亲兵二十七营共万余人,在南苑亲自训练,如今已初见成效。”</p>

慈禧冷不防的问道:“那比之叶之魁武毅军如何?”</p>

荣禄脸色不由垮了下来,讪讪回道:“这个,这个奴才此军成立尚短,恐怕不是武毅军敌手。”</p>

慈禧不紧不慢一字一句的道:“如果皇看哀家这个老太婆不顺眼,不肯让哀家训政该如何?”</p>

荣禄一愣,他倒真没有想过此事,皇一向懦弱,有胆这样做吗?徐桐却在旁边道:“皇无后,老佛爷何不先立大阿哥,以防皇不测时好有所准备”</p>

徐桐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但慈禧听了却沉默不语,不加训斥,荣禄心中一惊,如今他已经是位极人臣,不大希望朝中发生变动,慈禧训政没问题,但如果再换个皇,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荣禄不见得还会这么受待见,因此劝慈禧道:“老佛爷,您身体安康,福如东海,何必着急,皇只不过是老佛爷您手掌中的孙猴子,再怎么跳,也跳不出您的手掌心啊。”</p>

慈禧揉了揉额头,有些头疼,她其实自己内心也还没确定,但是却有了这么个想法,只好再待一段时间看看了。</p>

慈禧想想对荣禄道:“不管如何,如今京师兵力过弱,山东拳匪作乱,已经开始流窜入直隶,为加强京师和近畿防务,威内御外,你身为北洋统帅,当召集各部,驻防京师周围各处,防止拳匪酿成大祸。”</p>

荣禄恍然大悟,慈禧这是要牢抓军权了,经历过数次**的慈禧老奸巨猾,明白在政变或是动乱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有一只效忠自己的军队,这样则可以万事大吉,安枕无忧了。</p>

荣禄想通之后,也不再含糊,回道:“启禀太后,甘肃提督董福祥经验丰富,所部将士彪悍勇敢,对我大清忠心耿耿,可调至蓟州今天津蓟县驻守;宋庆所部毅军驻防旅顺多年,战力不容觑,可调往驻防山海关;此次中德大战结束,山东巡抚聂士成奏请袁世凯新军归还驻地,如此再加叶之魁的武毅军和奴才新招募的南苑军,五路大军共保京师,则自会万无一失了。”</p>

</p>

慈禧闻此暗自放下心来,长舒一口气道:“哀家有些累了,你们先下去,荣禄,哀家还有事和你相商,你待会再走。”</p>

“是,太后”荣禄眼冒精光的回道。</p>

当荣禄和慈禧正在享受的时候,光绪却在乾清宫召见了叶之魁,叶之魁也是第一次见这位主,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殿内有宝座,叶之魁进门的时候,光绪正坐在宝座面批阅奏章,处理政务。</p>

叶之魁看着光绪边挂着的‘正大光明’匾,不由心中想道:这世的事岂是这几个字就能解决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