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黄河大水(1 / 2)

 东汉末年的气候是非常极端的,夏季的时候太阳炙烤大地,动不动就是三十多度,甚至四十度,啥也不干就是一身汗,光膀子都嫌热,更何况打仗了。</p>

所以夏季极少进行大规模的战斗,行军困难,辎重转运困难,蚊虫太甚。</p>

吕布原本率领三万丹阳兵前去陈留和震天营汇合呢,还正准备呢。</p>

诸葛瑾发来消息了,黄河上游水量激增,部分河段有溃坝的危险。</p>

青州人口稀少,但是溃坝带来的后果很可怕。</p>

吕布一看,这可麻烦了,别去打仗了,北上救灾去吧。</p>

“公台在徐州看好家,我率军过去救灾。”</p>

水火无情,陈宫有些担忧:“主公,让张颌部、外加城防营、巡城营的兵去救灾吧。”</p>

吕布摇摇头:“诸葛瑾这人我了解,如果不是情况危急,他是不会发求援的。城防营不过三千来人,张颌部也不过八千人,主要是小船数量太少。更何况济南郡四周河道密布,黄河溃坝,四处都会发洪水。我得带咱们储备救灾小船过去,救助百姓。”</p>

“好,那主公快去吧。小船储备好多年了,数量挺多。”</p>

光是徐州储备了就是上千条的小船,救生的小船也就比马车稍微的大一点点,刚好用绳子固定在马车上。</p>

</p>

吕布调了一千辆马车,丹阳兵三万丹阳兵每人准备了百多斤粮食放在铁马后座上,携带者辎重行李,大队出发了。</p>

行军还是很快的,早上和下午行军,正午休息,一天行军百余里。</p>

沿路驿站准备充分,几日后到达济南郡。</p>

一到济南郡吕布心凉半截,高地还好,低洼地的水都膝盖深了。</p>

“最近没下大雨,哪里来的大水?”</p>

“回主公,上游降水,曹操的地盘咱们不知道,但是冀州南部的官渡、白马附近下了很大大雨,当地坡度较大,水都流下下来了,到了下游黄河悬河的情况比较重,故而出现了这种情况。都怪我这几年没下大力气修河堤。”</p>

“子瑜不用自责了,你做的已经够好了,青州毕竟人力不足。天道无常,非人力所能抗衡,咱们尽力而为吧。现在什么情况?”</p>

诸葛瑾拉过地图:“受灾有百余里,沿途大概六十余村落。大部分的村民已经转移出来,还有少量留守。由于小船不足,张颌部的大军也只能干看着,更何况他们还得预防曹军偷袭。现在主公带小船来了就好了,很快把百姓转移出来,安营住下就成了。等河水消退了再进行重建。”</p>

吕布率领来的大军挺多,但是小船只有一千余,每船安排四名士卒穿着软木的铠甲,和本地巡城军一起进入洪水区域救助百姓。</p>

林家村位于济南郡北部百余里的低洼处,平常年景因为村里水源丰富,多养鹅鸭,生活过的还算富足。</p>

林蛋大今年三十多岁,是村里出了名的养鹅大户,因为养出来的鹅蛋大,故而得了这么一个名字。</p>

早在五天前,官府就喊了,说黄河堤坝有溃坝的可能,让村里赶紧转移。</p>

村里人大意了,大多以为那黄河距离这里几十里呢,主要是最近也没怎么下雨,谁也不相信大水会来村里。</p>

前天晚上,睡到半夜的时候,忽然间里正发疯了一样敲锣,喊大家撤退到高处。</p>

大部分的人都撤走了,但是林大蛋一家子想着转移鹅蛋呢,结果两个大人,两个小孩困家里了,大水一来,呼啦就到胸口了,好在不湍急,一家人上了房顶。</p>

他家的房子是青石建造的,比较坚固,四口人困住了。</p>

天亮一看,傻眼了,四周汪洋一片,自家的大鹅早没影了。</p>

林蛋大仗着自己会水性,冒险回屋里抢救出来十几个鹅蛋,当然这个时候抢鹅蛋可并非为了钱财。而是为了活命,人不可能不吃东西的。</p>

也正是这十几个鹅蛋救了一家的人命,四人在房顶用树枝遮阴,白天苦熬着,晚上相拥而眠。</p>

但是这水一直不见消退。</p>

大人还好说,孩子们受不了了,连饿带吓,开始发烧了。</p>

林蛋大一寻思不能再等了,就跟媳妇说:“屋里床还在,我去把床板拆了,咱们一家四口顺水往下漂,不多远应该能靠岸,这样兴许能活命。如果一直在房顶上呆着,恐怕难以活命啊。”</p>

“也只能这样了,我看再这样下去都得死。”</p>

林蛋大就准备再次进屋拆床板去,忽然孩子指了指不远处:“有船,有船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