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胜利回归(1 / 2)

 要知道乌桓是匈奴的一个部落,最擅长骑射,打不过就跑,吃这么大亏也算是破天荒的头一次了。</p>

五天后大军抵达幽州,幽州文武官员出城三里迎接。</p>

蹋乌部落、铁蹄部落也来迎接。</p>

蹋乌看着高杆上蹋顿的脑袋,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既高兴,又害怕,还又有些难过。</p>

</p>

高兴的是蹋顿是自己的仇人,他没了自己当然高兴。</p>

害怕的是自己也是乌桓人,哪天和吕布闹翻了也是这个下场。</p>

吕布双目如电,冷冷的扫过蹋乌和铁蹄部落的乌首领。</p>

“本将军中乌桓人、羌人不少,吾待之如兄弟。如果不是这蹋顿执迷不悟,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p>

“我等誓死追随将军。”</p>

吕布很高兴:“两位要多多养牛、养马,广大的中原地区需要更多的牛马。”</p>

“将军放心,我等一定做好。”</p>

中原也不会白要他们的牛、马。都是使用的布匹、茶叶、丝绸、铁器、粮食、蔬菜进行交换的。</p>

今年秋季,这两个部落可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各种物资充足,牛马过冬再也不发愁了。</p>

“明年夏季本将会调配工匠,为你们建造冬季过冬的圈舍,再也不用受风雪、狼灾之苦。”</p>

蹋乌非常高兴,过冬是草原牧民的劫难。</p>

木制篱笆的圈舍根本挡不住狼,凶残的饿狼偷进羊圈,一个突袭,那就是几十上百只的养死于非命。</p>

青砖的羊圈建造好了,就可以让牧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了。</p>

回到城里,诸葛亮问:“主公,要是给牧民都建造好了过冬的圈舍,他们人口会蹭蹭的增加,对咱们中原可是非常不利的。”</p>

“建圈舍的同时,可以建造学堂,让这些牧民的孩子们都学咱们中原的文化、书籍。几十年下来,这些牧民和咱们有什么不同。”</p>

诸葛亮恍然大悟,吕布这是大才之人。</p>

当年赵佗南下吴越,开疆拓土,就是用的这种方法,把蛮荒之地的桂林、象郡纳入大秦的领土。</p>

“北方的草原何其辽阔,蹋乌、铁蹄不过是两个小部落,咱们要一统整个草原,现在才只是开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汉土。”</p>

大军暂时安歇幽州。</p>

设计牧民过冬圈舍的事情就交给诸葛亮了。</p>

诸葛亮请来了附近的牧民共同参与,因为一个过冬草场的面积是有限的,一般是以圈舍为中心的几十里的地方都是牧场。</p>

这其中会设置一些商队的门面房,就命名为镇。</p>

一个镇城的占地面积在三百亩左右,围墙高两丈,采用青砖水泥加石头柱子的构造,能阻挡风雪,严防野狼。</p>

里面是网格化的圈舍,圈舍采用水泥砖建造,坚固的水泥房顶,能预防大雪。</p>

牛、羊、马等牲口分开来,牧民可以根据牲口的多少决定使用圈舍的大小。</p>

配套的有水井、草料堆等等。</p>

一般北部为管理中心和商铺,东西南为牲口圈舍区。</p>

建造好之后,是免费为牧民使用的。牲口产生的粪便会加工成肥料作为回报。</p>

“主公,大量烧砖没有煤炭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