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移山填海(1 / 2)

 看到天都府君的神位,原本不值一提的神位突然让沈襄对他有了小小的冀盼。</p>

“神位,竟然可以晋级,那么,....”</p>

沈襄的手不知不觉的撑起了下巴,食指有意无意的摩挲起来。</p>

这个时候,沈襄的脑海里恍然泛起九世金丹某一世的记忆来。</p>

在那一世的记忆中曾经有过一场可以毁天灭地的旷世神战,在战场上无数的仙人陨落,陨落后的仙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陨落,而是魂蹬封神榜。</p>

记忆中清晰的记载着,当时有五位仙人被封为五方五帝五岳正神,那就是: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蒋雄;五方五帝总管人间吉凶祸福。而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的儿子黄天化则被封为“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p>

总管人间吉凶祸福的五方五帝名头十分响亮,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的名头一样十分响亮,可在沈襄的理解中,他们其实同样也不过就是山神而已。</p>

山神是山神,不过他们六位山神的阶位太高,那是帝阶,而自己的这个天都府君阶位太低。按照世俗来讲,自己是太守级,人家是帝王级。</p>

“不过,现在吗???”</p>

沈襄淡淡的一笑,整整一座山脉数位山神和数位土地全部无声无息的陨落了,那就意味着整个天下的神恐怕都出事了。这对天庭来说是个坏消息,可对他,却不见得。</p>

“弄不好,咱也能弄个帝王阶的山神玩玩。”</p>

沈襄诡笑了一下,悠悠然的转回自己的房间。</p>

的确,这在沈襄来说就是玩玩,神位对沈襄根本造不成什么影响。无论成与不成都束缚不了他,也影响不到他,按照沈襄和神位的关系来说,沈襄就是名誉山神,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p>

盘膝坐在蒲团上,沈襄的灵识扫了一下外面的大山和村落,他恍然发现,大山还是那座大山,可村落里的惊慌仍然存在,虽然没有了惊叫,但人心惶惶仍然没有安静下来。</p>

经过刚才天地恐怖的骤变,此时的安静谁都不知道是不是在孕育下一次更大的惊变。</p>

“人心可用,我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改变呢?”</p>

沈襄心念一转,感觉到接着天地惊变尚未平息,自己似乎是应该做些什么。</p>

想到就做,沈襄不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p>

一点灵识再度进入天都府君的神位之内,此时的沈襄与神位的联系是无视时空的,在任何地方的任何时候他都可以与神位沟通的。</p>

天都府君神位的神通很大,跟本不是一个小小的土地和小小的山神可以想象可以比拟的。</p>

神通勾动神位空间,大地震动,四方村落的人们与漫山遍野鸟兽再度慌乱起来。</p>

沈襄没有管这么许多,灵识一扫,将整个天都山脉的花鸟鱼虫万千生灵都聚集起来。随即避开人群居住的地方,小山填平沟壑,大山碰撞一起,然后就如同面团一般被揉合再一起。</p>

西华山,四方高山险峰一起集结。揉合,再揉合,最终全部揉合在九山之上。</p>

东方、南方、北方,这三个方向仅留下三座主山,山峰形成山脉,然后无限的向上攀长、攀长、再攀长。</p>

此时沈襄所表现的神通可不仅仅是移山填海般那么容易,这是糅合山岳沧海变桑田呀。</p>

万里方圆的山脉最终留下十一座大山,最高的是西华山九座如同莲花般盛开的山峰,山峰中央二门山屹然不动,如同莲花的花蕊一般,剩下三座山峰分三个方向站立,庞大的摊开如同莲蓬下面的荷叶仿佛。</p>

无数层层叠叠的山川沟壑变成了平原,无数高高低低的山峰糅合成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雄山。伟岸雄山比原先高大不知多少倍,从上往下鸟瞰望去,山与山之间原本的条条沟壑,处处险峰凸显出片片丘陵和平原,丘陵与平原之间宽大的道路直接连通向遥远的州州府府,道路之难再也制约不了山村里的人了。</p>

高山,平原,道路畅通。与之相伴的还有从高山之上奔腾而下的溪流。</p>

插入云霄的高山之巅在九霄罡风呼啸之下,不过是几个呼吸间,一座白皑皑的雪帽就戴在了头上,雪帽的边缘一阵暖风袭过,融化了的雪水转眼间就在山腰凸起的地带形成一汪汪湖水。</p>

湖水透过山石之间渗出、渗出,转眼就有条条溪流汇聚而出,不大一会儿的功夫,溪流环绕着山体九曲徘徊,遇崖成瀑,遇水成河。</p>

高山溪流,汩汩的,潺潺的流下丘陵,流到山脚,最终流入平原大地,滋养了草木,哺育了大地亿万生灵。</p>

到了这个时候,沈襄才将万千生灵还抛回去。</p>

刚刚,无声无息不知不觉间就被束缚在空中的万千凶禽猛兽,此时得以脱身立刻疯狂了一般的四下散去,很多胆怯的禽兽都寻一草丛一头扎了进去,再也不出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