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金兵两路大军的成果(1 / 2)

 “师父,掌门师伯,晋阳城破了,晋阳城被攻破了。王禀大人阵亡了。”</p>

正铭刚刚苏醒过来第一句话就震破了苏从化和南珪道长两个人的心境,令两位道者大惊失色。</p>

“什么?不是吧,晋阳城不是防守八个月都未曾被攻破的吗?难道我大宋真的就没有将领和大军救援他们吗?”</p>

南珪道长一个虎跳蹿了起来,大吼声响彻如雷。</p>

“没有。”</p>

正铭默默的摇了摇头,垂泪不语。</p>

“那些大军都干什么去了?那些江湖武林好手都干什么去了?”</p>

南珪道人不敢置信的望着正铭接连就是两个提问。</p>

“帝京向全国发布勤王令,所有大军全部都赶往帝京勤王护驾去了,几乎有百万大军连绵千里之遥把守在燕云十六州边界。而协助晋阳城的几千好汉大部分都战死在晋阳城了,听最后逃走的好汉说,如果不是有白绸十三士血战龙山尾,最终拼死轰踏龙山尾双壁桎梏住完颜宗翰的中军,恐怕从晋阳城里撤离的五十万百姓都要遭到金兵血屠。”</p>

“什么?百万大军就守卫在燕云十六州,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白绸十三士?是那方豪杰,怎么没有听到过?”</p>

看到南珪道长接连追问让正铭不知道先回答那个是好,苏从化不由叹息了一声:“师弟,你先别问了,让正铭从头到尾慢慢细说。”</p>

南珪道长也看到自己的追问过多,让正铭的思维有些混乱,于是长长一声叹息之后,将心中的急迫压抑再压抑。他能压抑下来其实还要多谢这一个多月的潜心修心,否则按他的脾气还真压抑不住。</p>

看到师父竟然真的压抑下来火爆的脾气,正铭诧异的抬头看了看师父,而这时他也看到在师父和掌门师伯身边竟然坐着一个少年,陌生的少年,在师父和掌门师伯身边竟然还能有人安稳的端坐,正铭不由再度诧异的望了眼,不过他来不及多想就讲解起来。</p>

“晋阳城是在一个半月前被金兵攻破的,那个时候晋阳城据说守军已经不足三万人,将领也没有几个能战的了,可谓是到了山穷水尽兵尽粮绝的绝境了。而在这个时候金兵西路军元帅完颜宗翰也因为两次征战一共八个月竟然拿下不了一个晋阳城愤怒之下发出屠城令,这让王禀大人的儿子小王将军升起舍去三万大军保全五十万百姓撤离的想法,于是在太越十四友的帮助下晋阳城五十万大军开始撤离。”</p>

“嗯,这个决定做得对,不能为了一个晋阳城就舍弃五十万百姓的性命,小王将军和太越十四友功德无量啊。”苏从化赞叹的点了点头。</p>

“听事后从晋阳城里撤离的武林人士说,按照当世晋阳城里的两万残兵来说,最多也就能保证三日撤离时间,五十万百姓凭借三日时间根本不足以撤离,不过晋阳城也就能守得了这么长时间去,不撤离也的撤离。于是太越十四友偷袭了王禀大人,希望在百姓撤离的同时保全王禀大人的性命。”</p>

“嗯,虽然手段有些激烈,不过也没有错。”苏从化再度点头同意。</p>

“据说,这话是后来从金兵大军中传出来的说法,据说在距离晋阳城三十里的龙山驿站中,太越十四友将他们一身所学和神兵利器撞在神器百宝囊中交给了十四友中的十四项净。”</p>

“什么,武林十大神器之一的百宝囊竟然在太越十四友手中?”南珪道长惊讶的叫了一声。</p>

“太越十四友的一身所学和神兵利器竟然汇集在项净一个人手中,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苏从化眉头一皱。</p>

“是的,据说是要项净将这些东西交还给他们的家人,然后就由项净单骑带着王禀大人向距离晋阳城最近的河间府跑去。结果在河间府下王禀大人竟然清醒过来,反而拿住项净将他抛进河间府,王禀大人自己一人又在雨夜之中奔回到晋阳城,终于在晋阳城被破之际赶到晋阳城。”</p>

“坏了,王大人莫不是在这次阵亡的。”苏从化眉头一挑,双目炯炯的望着正铭。</p>

正铭点了点头:“是的,在晋阳城开远城门口,王禀大人与金国号称不败之雄之一的完颜娄室单挑,最终不敌而败,投进汾河而死,小王将军以及三百幸存战士也投河的投河,自刎的自刎,无一投降。”</p>

“唉,王将军真英雄也。”</p>

两位道者悠悠一声赞叹,沈襄也默默的点头承认,的确,王禀这样的人不是英雄,何人敢称英雄。</p>

“是的,连金兵西路统帅完颜宗翰在听到王禀大人阵亡之后,在惊呆之余,也连连惊呼:王禀真盖世英豪也!。”</p>

“嗯,金贼倒也豪气,不作伪。”南珪道长点了点头,难得的赞叹了一句完颜宗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