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何为大将(1 / 2)

三国高顺新传 高顺 0 字 2021-07-22

 将给陈宫的信写好之后,差人送去了,高顺又去巡视了一下陷阵营士兵的训练情况,作为军中大将,一些训练工作可以交给副将去做,他要做的只是检查和督促,作为一支精锐,再加上高顺融合了千年后的记忆,其训练方法更是比原先更胜一筹,陷阵营士卒的战力在这套训练方法之下,战斗力将更加增强。步兵第一是当之无愧的称号,一句‘每战必克’便道尽了陷阵营的威势,有了新的训练方法,这四个字必将无限长远的延续下去。</p>

</p>

陷阵营士兵个个彪悍、勇猛,纪律性非常强,一支不足千人的军队,若是不依靠团队的力量,没有铁的纪律,又如何能做到陷阵破敌,每战必克?所以高顺巡视的时候不会影响到正在训练的士兵,他们熟视无睹,对高顺的到来在没有得到命令之前是不会停止训练的,而这正是高顺想要的结果。</p>

为了保证陷阵营的战斗力,高顺可谓费煞苦心,除了保证一日三餐有肉食供应外,还得为他们准备制作精良的铠甲和武器。装备是战斗力强有力的保障,光有士气和勇猛的军队远远不能称之为精锐,更不可能达到每战必克的地步。陷阵营时刻战斗在第一线,精良的装备对于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克敌制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点,吕布也知道手中有一支精锐的重要性,所以除了自己的亲骑,所有物资都优先供应陷阵营,再加上徐州富庶之地,打造精制铠甲和武器的材料也足,所以高顺才能保证陷阵营装备的优越性,也正是因为要求装备精良,陷阵营才始终不足千人,若有三千陷阵营士兵,高顺相信曹操根本不敢来打徐州。</p>

所以必须控制徐州的所有战略物资,吕布军才有可能造出更多精制装备,才能培养出更多陷阵营似的士兵。高顺的三条策略,可谓一脉相承,若三条全部实现,吕布军必然雄起。</p>

巡视完毕,一切无恙之后,高顺去校场练了会刀,说到武艺,高顺的武力值并不低,特别是近身搏斗,他的刀法来源于战场,也应用于战场,招招皆是毙命的实战方式,甚至还有一招自伤毙敌的绝技,对敌人要狠,对自己有时要更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保全自己,凭着这套狠辣的刀法,高顺不知战胜了多少次敌人,刀身上面不知沾染了多少鲜血,使得那柄大刀的刀身始终带有一抹赤红,正因为如此这刀让高顺取了个名号,叫赤血刀,这套刀法称为赤血刀法。</p>

吕布军中称得上骁勇善战的将领有高顺、魏越、成廉、张辽四人。魏越、成廉曾随吕布征讨张燕,冲锋陷阵大破燕军,但若论步战勇猛仍推高顺为首,次之成廉、魏越,马上功夫便推张辽为首了。四人中,高顺素有大将之风,成、魏二人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张辽年轻亦欠稳妥,俱难独挡一面,所以吕布往往用高顺独挡一面。但吕布又不敢大用高顺,事后便即收了他的兵权,这一切皆因郝荫叛变一事引起,高顺于军中威信甚高,又有陷阵营天下精锐,一旦他造反便不是吕布可以控制的事了。</p>

所谓大将,除了具备一般将领的才能,还必须精通大局,临场机变,随时可以根据战场发生的变化来调整部署,能单独指挥一场战役,独挡一面,有泰山崩于面前而气不改的气质,进攻时如龙动九天,防守时如金汤铁碗,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将,整个三国能称得上大将的人屈指可数,高顺自然算一位。</p>

高顺拥有一名大将应有的所有气质,智、信、礼、勇、严,单单训练出来的陷阵营‘每战必克’四字就足已说明一切,再加上他本人不饮酒、不受馈赠,少言语的优秀军人气质,一旦给他更大的机会,便会是另一个韩信、岳飞,甚至比他们更要出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