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启航(1 / 2)

 “皇上,太后天天念叨什么时候出新戏呢,连麻将都不愿意玩了!”

“你呀,天生就是一副富贵命。”

“你又说我了,哼!”

“懒得管你了,烦。”

“不行。”

“真是怕了你了,那么多歌姬,每个月轮流来宫里唱一次不就行了,还怕听不够?”

“一次哪里够啊,至少两次。嘿嘿。”

每年的正月是皇帝最忙碌的时候,好在今年不同,有朱瞻墡和胡熒等能够分担一二,分别接见外国使臣和部分官员。

“朝鲜国是大明最有力的帮手,这些年以来出力不少,此次进献的秀女朕看了,很满意,都温柔可人,知书达礼,朕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能得到皇上满意,外臣欣喜万分,必将传达给我国王上。”

“此乃苹果,经过数年的精心栽培,果大饱满,多食有益身体,回去的时候带上一些吧,算是朕的一点心意。”

“谢皇帝陛下。”

“朕的二弟北海王素有贤名,此次封虾夷岛为其属国,请贵国留意,不要当成了倭人了。”

“虾夷岛何其幸哉,能得北海王眷顾,外臣定当禀告我国王上。”

“朕打算选一块风水宝地,给你们建一栋房子,作为交通专用,遇事也可以第一时间通报,朕还打算以后在辽东沿海命水军巡逻,打击海盗,保障两国的海上往来安全。”

“谢皇帝陛下。”

“不知贵国还有什么需求的,只要条件许可,自无不应,你也知道,朕的皇爷爷和父皇皆离朕而去,尚需要你们的维持。”

“能够帮助皇帝陛下的臣弟小国必当竭力而为,只是,我小国需要防范倭寇,一直以来都想要得到先进的造船技术,不知陛下可否恩准小国派人前来学习?”

“这个自无不可,只是造船费事费力,何不如直接购买呢?

朕已经命人试制了一批优良的军舰,到时你们可以参观一二。”

“谢陛下恩准,臣必当禀报我王。”

这一天,请来夏原吉、孙忠、孙继宗、朱瞻墡、曾学敏、郭兴旺共进午餐。

“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联络一下感情,共议朝事,君臣同心,借此机会,让你们更了解朕的想法。随意吃喝就好,你们都知道朕不可饮酒,多担待一二。”

“自大明建国以来,就很少铸币,即使铸币也是存入内库,户部官员上书,请求铸新币,朕想了想,铸新币要么被私藏,要么被拿去私铸,完全就失去了流通的本意。”

“自古以来如此,劣币驱良币,确实是一大难题啊。”

“以臣看来,可以增发一文的纸币。”

“朕想任命兴旺为粮油公司的掌柜,由粮食署直管,以减轻百姓劳役之苦。”

“‘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这个公司之名倒也贴切。”

“具体如何实施呢?”

“还是要试行,就以苏州、松江来试行一二,于各乡镇设点,收取赋税之粮,多余的也可以用钱币等收购,再运往京城发卖。

苏州府自古发达,善于经营,不可以牵制太多的人口于农事,否则造成大量的逃户,再加上废除各户之限制,会更加加重这种情况。”

“皇帝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运费和消耗怎么算呢?”

“前期由户部补贴,后期则自负盈亏,今后像这样的公司掌柜也会纳入官员体系,至于会不会亏损,这要看官员的操守和作为了。”

“那请在辽东设公司吧,可以先在金州试行。”

“也好,有丈人照看,不会有差池。

显宗现在是何职务,也可以出来做事了嘛,只要人勤恳,也是可以为朝廷效力的。”

“皇上理他做什么,有继宗一个就够了。”

“朕这里又一法,可以将黑糖变白糖,光辅可以试试,就让有义去办好了,也不能老是坐吃山空。”

大家都对这个感兴趣,觉得新奇。

“这就是白糖,大家可以看看。”

“嗯,好甜。”“品相好,好东西。”

大明有丰富的黑糖,据说甘蔗原产于印度,于唐宋时期就有大量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