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喜事(1 / 2)

 永乐十年,正旦大朝之后,刑部、都察院、六科联合报告说朝觐官员一千五百人中有勘合数年不完者,很多,其中只有八十人完全符合。

朱棣命令嘉奖这八十个官员,马马虎虎的姑且担任原职,其他一律革除。

古代官员好多都是这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报喜不报灾,报虚不报实。朱棣没有惯这种作风,“一郡一县未必都无一事可言,都无一民不安?”有灾害的就立马赈灾,有问题的立马处理,有说错的也不会治罪,但是隐瞒不报则要被下狱治罪。

朱棣命令兵部尚书金忠前往应天、凤阳、滁州、和州、北京、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湖广等甄选年少良家子弟1118人,作为朱瞻基的护卫,这些人都是十七到二十岁之间。

当然金忠挑选的人不可能只有这么少的,总共有几万人之多,由薛禄来统一训练,称为幼军,训练合格之后,再返回原先卫所或者按照原有的制度来安排。

金忠是皇帝信得过的老臣子,由他负责教导朱瞻基当然没得话说。朱瞻基得知消息之后,心里面敞开来笑了,大喜事啊!

金忠虽然精于谋略,善于治事,但是毕竟是文官,练兵还是靠朱瞻基自己。不过,这也太小了,才十四岁。没办法,往死里练吧,不把我当人,我也不把你们当人。一个字:“练”。

站正姿一个月,站马步两个月。朱瞻基之前也是跟丘福学过的,学的还可以的,一板一眼的。他准备要特种兵那种,怎么快怎么来,淘汰下来的就练弓箭和弩。你跟蒙古兵搞什么兵阵,没有用,他是轻骑兵,你只有比他更野,更快。

后期,每个人配匕首,配兵工铲,腰刀,绑腿,木质面具。训练主要练力量,练平衡,练体能,练刀法。

“不能打仗的兵,不能打蒙古的兵,不要!”

“怎么才能打赢蒙古兵,就是要比蒙古更野蛮,更快,更不怕死!”

朱瞻基像是觉醒了远古的稀有血脉,这就是原始的欲望。

朱瞻基在一边学习文化,一边练兵的时候,朝廷这边出大事了。

周新,浙江按察使,抓捕纪纲手下的一个犯罪的千户,千户逃跑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纪纲,纪纲罗列罪名诬告周新,周新反而被捕。

这事乱套了,锦衣卫被收拾,那要锦衣卫干嘛呢。不过周新也牛气呀,他说:“在内都察院,在外按察司,都是朝廷委任的法官。我奉法捕恶,怎么反治我的罪!”

朱棣有时候讲一些歪理,有时候又理屈词穷,被逼急了就不讲理,一个字,杀!

接着刑课给事中耿通被杀,两个都属于言官体系,这个有不辨是非的嫌疑。

朱瞻基又来找妙锦姑娘了,几个月不见,更黑一点,更廋了,连嗓子都变了,变成了公鸭的嗓子,喉骨突出更显眼。

“你看我姐姐都长得这么婷婷玉立了,还不知道要插在那坨牛屎上面呢?”

“那我去跟她说,看他怎么收拾你!”

“这近朝廷上出了大事了,你怎么看呢?”

“有奸佞小人作祟,蒙蔽了圣听呗!”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估计纪纲要倒霉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

“你呀,别的地方挺好的,怎么老是这么没大没小呢?”

“皇上不是昏君。”他看了一眼妙锦,心里想到,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折腾什么呢?

“他老人家表面上看来是蛮横,杀戮,这些都是表面,不代表他不知实情,不是深思熟虑,头脑一发热就决定了。”朱瞻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妙锦心中一阵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