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大广告(2 / 2)

大周内卫 一人魂 0 字 2021-07-22

公孙剑对李精白的答案还算满意,见众人都在等着听自己讲话,他朗声说道:“刘掌柜的女儿做了人家的童养媳,是不是‘奴’?赵五成了县衙师爷的活计,又是不是‘奴’?”

前者勉强是,什么都要听人家的。后者昵,更像是雇佣关系。

公孙剑此行的目的是处理“江南奴变”,不止是认定谁对谁错,他要挖掘深层次的东西。

刘掌柜的女儿不得不做“奴”,她有没有不做的权力?

赵五也是,他听起来是长工,其实吃住都在师爷家,给人家干活,没几个工钱,死了用草席一卷,这和奴有什么区别?

公孙剑知道,这个国家需要平民,而不是奴仆。

如何从源头上遏制奴仆的产生,这是平息所谓“江南奴变”的重要一环。

所以,官府要分析奴仆产生的各个途径,有多少是家贫而卖身为奴的?有多少是身不由己被迫为奴的?有谁是为了逃避税收自愿为奴的?

官府如果解决这些问题,给百姓一条活路,让做奴仆的没法逃避交税,是不是奴仆就不会这么多,更不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其二,公孙剑认为,必须增加有钱人持有奴仆的成本,才能有效遏制越来越多奴仆的产生。

其三,公孙剑一路上都在思考,怎么保障各行当从业者的权益,不管你是奴仆,还是雇佣关系,官府要出、台一系列措施,让你享有自己最基本的权益。

其四,必须给奴仆一个可行的赎身办法,只要他们足够努力,在满足一定条件之后,官府认可他们重新成为平民。

堂下众多官员听到后若有所思,皇帝今天来真的不是胡闹,他要告诉大家一些道理,他要表达从深层次处理“江南奴变”的决心。

李精白任务最重,他犯了个小错误,被皇帝揪住了。

现在不说,不代表事情了结。

公孙剑要让他“戴罪立功”,立即将刚才的想法转变为官府的条文,首先在山东全境试行,成功后向江南、向全国推广。

细雨朦胧中,公孙剑走在大周湖畔,却没有找到夏雨荷。

他甚至没有去找,左边是皇后周婉言,右边是皇贵妃海兰珠,又何须夏雨荷的出现。

海兰珠不理解皇帝在历城县衙的举动,奴隶就是奴隶,为何要阻止昵?

公孙剑把问题转交给周婉言,皇后你说昵?

周婉言从民间走出,对社会上的现象多有了解,她也觉得做奴隶不好,但是总归有人会去做,何必强求昵?

公孙剑告诉他们,“朕是皇帝,凡事都有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会否让大周朝变得更强大。你们想想,有更多安居乐业的百姓更好,还是乐意看到大户人家奴仆成群的现象?”

两名女子一路上听皇帝谈税收,如果税收是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准,那么自然是能交税的百姓多了好。

所以说嘛,即便不能废黜奴仆的存在,把他们的数量压缩在很小的范围内,这是保障税收增长、社会稳定的基础。

海兰珠,你们草原上有很多奴隶,大家对此习以为常。在战争中,俘获奴隶是主要的目标之一。原因很筒单,你们需要“征服”别人的动力,而且并不影响大汗的财力。

大周朝不同,国家强大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人口,唯有自由的百姓多了,国家方能强盛。因为种种原因,大周朝发展至今,奴仆的比例极高。

据说,在江南很多地方,有些财主家中有数百甚至上千的仆从。这样的人家多了,大周朝会有多少人是别人的附属品?

公孙剑说过,只要地里生产的粮食够了,那么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可这些奴仆是不自由的,不是想生就生,想干什么就能如愿的。因此,大量奴仆的存在,其实是制约大周朝快速发展的症结之一。

周婉言和海兰珠都听懂了,皇帝忧国忧民,他这趟出来做的是大事。

别人以为皇帝游览大周湖,其实他内心一直想着“奴变”的事,怎么为这种现象定下基调,怎么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她近期的重点工作任务。

大周湖上有艘船向这个方向行来,李自成带领几人拦在前面,以防船中有诈。

公孙剑示意他们放松些,莫要紧古。

即便来的船有敌意,又能拿自己怎么样?

渔船靠岸了,船上有个渔民噗通跪在地上,请皇帝责罚!

公孙剑觉得好笑,你犯什么事了,朕为何要责罚你。

渔民说:“草民是贱户,一生一世吃住在船上,不被允许靠岸。因此,草民的一只脚踏上岸,其实已经触犯了大周律。”

公孙剑觉得匪夷所思,怎么还有不被允许上岸的

转念一想,眼前看到的事情有点蹊跷,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既然你违反大周律,那就去县衙门投案自首吧!”

渔民吓坏了,怎么是这样的结果?

他见皇帝几人离开,在地上膝行向前,哭嚎:“陛下为草民做主啊!”

公孙剑回过头来,“快说!朕只给你三句话的机会,你要是说不明白,那就是自己无能。”

周婉言和海兰珠一起看皇帝,平日里态度谦和、爱民如子,怎么今天凶神恶煞,一副不耐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