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再进京师(2 / 2)

东北之虎 丫力很大 0 字 2021-07-22

“大公子这么就折煞兴武了。”叶重摇头道。</p>

徐世昌笑道:“好了,你们两个也不要彼此客气了,早去见大总统吧。”</p>

“兴武啊,两年不见,你倒是越来越精神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我和二哥都已经老了,今后民国就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p>

“大总统老当益壮,以大总统现在的精神,再当个几十年总统也是有可能的。”叶重恭维道。</p>

“是吗?”袁世凯笑道:“之前我答应了日本人的一些条款,北洋军中将领群情激愤,力主抗战,为何兴武在奉天却没事人一般,一反应都没有?”</p>

“凛大总统,其实卑职心里也是主战的。”叶重如实道。</p>

“哦?那为什么一直在这件事上保持沉默呢?”袁世凯有些奇怪地道。</p>

“奉天与民国其它省份情况不同,多地均有日本驻军,从日本人在山东肆无忌惮的作风来看,实在不宜过度刺激日本人。卑职的表态只会引起日本人的警觉,是战是和全凭大总统决断,若是要战,卑职便能打关东军个措手不及,若是和,没有用的表态反而会给奉天惹出事端。”</p>

“你主战的想法?”袁世凯沉吟了一会道。关于北洋诸将主战的论调他已经听了很多次了,也想听听叶重这个土匪出身的将领有何不同的看法。</p>

“日本国,虽然工业实力胜过中国,不过战争打的是一国综合国力,而不是单方面的工业实力,而且日本资源贫匮,人口不及中国。大战一旦开启,即使初期日本军队强势,但我中国疆域广阔,一旦日军多占几地后,兵力必然分散,日本工业比西方强国相差甚远,无法支撑旷日持久的大战,纵观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日本对中国基本以武力威胁为主,再进行外交勒索,只要不言和,以中国无穷之人力和物力,就算是拖,也能拖垮日本。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欧战一旦结束,西方列强断然不会允许日本在中国一家独大,因此卑职预计,战争最多不会超过五年。便能将日本军人逐出国土之外。”</p>

从心底上来讲,叶重还是希望这个时候能与日本打上一仗,若是能借着战争让袁世凯暂时放弃称帝的心思,多个几年中日国力对比发生变化,袁世凯不称帝,以袁世凯的手腕,对付日本人已经足够了,叶重在奉天与日本人勾心斗角又何苦来哉,平时晒晒太阳,打打猎的日子可舒服多了。</p>

“兴武这番话算是精辟啊,大多数将领只是想着死战到底,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我国有胜算的寥寥可数。不过能迟几年开战,胜算终究更大。”袁世凯出了口气道。</p>

叶重一听,便知道这番话算是白了,袁世凯想的是没有错的,可是上升的国力却被称帝一事打断了脊梁骨。</p>

“既然大总统决定暂时求和,卑职自然服从大总统领的命令。”叶重并无不快,这个时候自然不会触袁世凯的虎须,即便是段祺瑞这样的大佬,袁世凯罢免就罢免,何况是叶重。</p>

“服从就好,若是各军将士都能像兴武这样服从命令,我也不用像现在这样伤脑筋了。”袁世凯笑道,奉天每年上缴的财政收入袁世凯已经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不过每年都有上涨,去年更是达到650万了,在全国来除了北京,直隶,江浙几大富庶的省份外已经十分靠前了,各省将军中哪个不贪一,可是能保证上交的财政逐年上升,又没有给下面的民众增加新的税收,也算是一种本事了,就算贪一,也可以原谅的。</p>

“对了,听兴武拖欠了俄国人一笔贷款,俄国驻华公使都已经找到我这里来了,要求严惩,这是怎么回事?”袁世凯又问道。</p>

“他们倒是会告状。”叶重笑道:“大总统放心,已经将拖欠的还给他们了。因为当初接手奉天,奉天每年要亏空两百多万两了,还要对抗日本人操纵的满**立,卑职不得已,就自作主张向俄国人连续借了几笔款子,正是靠这些钱投入去,不仅补上了清末留下来的亏空,稳定了奉天经济,奉天才能扭亏为盈,大总统放心,以奉天现在的经济状况,俄国人的贷款还是还得起的。”</p>

“兴武真是一能臣,既能治政,又能领军,能在压制日本人在奉天渗透的同时,将奉天治理得有声有色,放眼民国各省将军,兴武虽然年轻,不过才能不逊于其中任何一人。”</p>

袁世凯在挤压段祺瑞,冯国璋等日益坐大的北洋老臣时,同时也在大力提拔后进的年轻才俊。若不是蔡锷生有异心,此时恐怕也已经受到了重用。赵尔巽,徐世昌,都担任过东三省总督,与他有些私交,对奉天在清末时的财政状况自然是知根知底的。能带兵打仗的北洋将领中有一大把,不过这份生财的本事,却更让袁世凯看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