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演员们都兴奋了!(2 / 2)

麦校长心里也微微有些得意,苏怀虽然厉害,但是毕竟在哈佛还是要听他的指挥。

接下来的几天,苏怀也开始投入《人民的名义》的剧本创作。

这部电视剧虽然有原著,但是剧集却改动很大,苏怀还是决定以电视剧的剧情为主。

不过其中争议比较大的地方,比如被称为“黄毛”郑胜利的剧情,被人认为与主线关系不大,而且质量很差,但是却占据了很多戏份。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原本时空的中国电视剧是按集数卖钱的,一部好的电视剧,如果只有20集,投资回报率就太低,加入一些轻松调剂情节,既可以调整气氛,又可以拉长剧集集数,增加回报。

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在这个时空的剧集收益,是按照收视人口来直接换算广告费用的,也没有拖剧情的必要了。

所以苏怀偷个懒,把郑胜利的剧情删除的七七八八了,尽力把五十多集的剧情压缩到40集之内。

在这同时,苏圣人要拍摄反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消息,已经传遍业内。

几乎所有文工团,话剧团都接到了面试的信息。

现在《大宋提刑官》刚刚创造记录,金陵卫视,第七制片组的名声到了巅峰。

接到上级命令,加入剧组面试的那些老话剧演员们,不单单没有感到气愤,反而带着自己话剧团的演员,也纷纷申请加入《人民的名义》的剧组。

不过按照苏怀的要求,这选择演员的事情,必须由纪巧巧进行一道初选,然后在由他来最终的审核,才能定下来。

让纪巧巧没想到的是,她办公室里的电话几乎每天都没有停,传真资料半天时间,就会累积几千份之多。

还有许多人,甚至说只要在剧中演出一个没台词的小角色都愿意,只为了长长见识。

甚至很多人为了加入剧组,写得申请书有二十多页,情真意切,就想跟着苏圣人一起打天下。

人人都想跟着苏圣人,鲤鱼跃龙门,这也让纪巧巧每天只摇头。

这些人连剧本都还看没,还不知道这《人民的名义》是现实题材的反腐剧,肯定还以为是古装呢。

不过有这么多人的申请,也加大了选择面,可以让他们更游刃有余地挑选演员。

纪巧巧把演员的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不仅仅把每个演员的经历标准,还附带剪辑了一些视频,自己写下评语,建立单独的档案。

这位天下第一才女心思细腻,才思敏捷,把原本复杂的事情,理顺整理,变得容易了很多。

苏怀拿到手上的演员名单时,每个角色只有3个备选演员了,他从中挑选也非常容易。

最终,苏怀的原则是只要年龄适合,能用原版的就用原版的,否则就用纪巧巧推荐的人选。

主角侯亮平,最终按照纪巧巧推荐的那个陈道名,而在备选演员中,苏怀却看到了一个眼熟的名字……章金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