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百族结盟大唐,王玄策的使命(1 / 2)

 朝阳初升,晨晖万道,离逻些屠城已经过了两天了。(手打)</p>

在此刀兵连绵的时刻,正是位于巴彦克拉山外星宿海唐军后勤营地出发供应粮草的时分。</p>

但坐落在大非川以北的巴彦克拉山中却奔出一队骑兵,晨色清新怡人,这队骑兵越过山地,飞驰大非川,车队一刻不停,到了朦胧月色下时终于从巴彦克拉山山口冲上了祁连山上,上得祁连山,又马不停蹄乘着月色星光,向苍茫高原上最后一座孤城——逻些城飞驰而去。</p>

这支队伍哪怕日夜奔波,夙兴夜寐也掩饰不住脸上的那缕欣喜,每个人正沉浸在浓浓的兴奋与骄傲之中。</p>

逻些城是吐蕃的第一大城,最重要的它是都城,工商云集,店铺林立,是吐蕃也是高原上最繁华的大城,毫无疑问的已经成了高原地区的文明中心,但这并不是押队唐军兴奋的原因,真正让他们如此的是唐军胜了,尽没吐蕃四十万大军,攻陷逻些,覆灭吐蕃。</p>

不过,这也只是他们兴奋的一个原因,因为,一天前陛下特使御前侍卫统领归海一刀带来一道诏令,才是让星宿海唐军真正沸腾起来的原因。</p>

归海一刀带来的宣谕是:以大唐为发起人,召集高原百族在逻些城前举行会盟,星宿海唐军后勤准备一应事物为会盟做后援。</p>

如果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会盟,自然不会使唐兵激动起来。要紧的是几乎就在同时,归海一刀传来陛下一则口谕:陛下大是欢喜此次大战,所以在逻些会盟后,欲将逻些城所有财宝金银全部取出慰劳大军!</p>

旬日之间,秘闻不胫而走,星宿海的唐军都在兴奋的议论,随着归海一刀绘声绘色的诉逻些城抄出来的宝贝能够填满整个唐军答应时,兴奋激动终于蔓延成了狂欢。</p>

谁也不知道何时何人开的头,唐军军旗招摇,高谈阔论与喝彩之声溢满唐营,就连后军总管薛元超也随着大军纷纷狂欢了一日。</p>

在唐军的狂欢喜庆中,唯独一个人心中清冷,这就是负责后勤的副总管王玄策。</p>

此次归海一刀往来星宿海,除了带来陛下的诏令和口谕,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令王玄策欣喜若狂的消息,此次结盟由王玄策主持,这对王玄策来无疑是能令他感激涕零的事。</p>

</p>

所以第二天,王玄策就亲自押着车队赶往逻些,他一刻都等不了,不过战马终究不是永动机,王玄策可以不知疲倦,它们却累了,也跑不动了。</p>

入夜之后,唐军终于停下了,开始短短的休息,也许休息的时间不长,但行军打仗哪有懒觉可以睡呢。</p>

夜晚祁连山上,唐军燃起了数堆硕大的篝火,除了少数巡逻的人,大多都已安睡,这里了无人烟根本不会有人,不过王玄策还是秉着“心为上”的原则,派人去巡逻,别人都睡了,王玄策却不知从哪里掏出了一面玻璃铜镜借着火光仔细打量着自己。</p>

王玄策仔细在玻璃铜镜前看了看一边又一边才露出了释然的微笑,虽然穿着银白色的明光凯,但里面一身细软干爽的贴身红衣红裤使他觉得分外舒适。</p>

将面前兵士自己调制的一碗肉羹喝下,王玄策轻轻的咳嗽一声,经不住打量自己这一身用百炼精钢经墨院特殊工艺打制的甲胄,薄软贴身而又极为***,甲叶摩擦时更会发出清亮的振音。还有一飞鹰打制的头盔,头盔前是有黑色的面罩,在烛光下只露出空洞的眼洞森冷逼人,两只护耳也是弧度精美,耳刺光滑异常,再就是一件等身制作的唐军特有的丝质大红披风,一经上身,光洁垂平。</p>

打量完自己王玄策又是一阵傻笑,干脆双臂枕着脑袋仰躺在祁连山的草地上,看着夜幕银河天空中无数闪烁的繁星,心中得意洋洋的,这套微风华丽的明光凯是陛下赏赐下来的,就是为了此次招待那些高原蛮夷们,要呈现出一个威严华丽且极有气度的大唐迎宾客。</p>

想着想着,王玄策却又有乐极而悲之感,微微皱起了眉头。</p>

王玄策是一个全才,他什么都会,行军打仗,外交纵横,治国理政,诗词歌赋,没有他不会的,也没有他不懂的,但王玄策心里知道,哪怕他会的再多也不行,他始终没有一样能够让自己纵横天下的本事,论行军打仗,王玄策扪心自问比不上李靖李绩,论外交纵横,有唐俭大人专美于前,论治国理政,何人能出长孙大人其右,论诗词歌赋,大唐专擅此道的更是比比皆是,所以王玄策心中是气弱的,每每路过凌烟阁时,也只能羡慕遗憾的看上两眼。</p>

他其实不是很喜欢浮华招摇的东西,但对这套华丽的铠甲却是爱极了,这是他第一次走上名留青史舞台的见证,并且是由陛下亲自赏赐的,这身甲胄市面上也是难能见到的,是陛下派专使在锦衣卫***的作坊墨院定制的,可真正是价值连城,羡慕他人。</p>

除了唐军中个别的大将国公,哪怕三品的将军也不会拥有这样豪华名贵的衣甲,轻便华丽防御力又强。</p>

想到这儿,王玄策朝远处巡逻的几个唐兵挥了挥手,待几人过来后,王玄策才低声威严的命令:“今夜四更起。途中再不休息,务必在后天清晨赶到逻些。”</p>

“喏!”</p>

侍立在旁的行军司马答应一声,重重的了头。</p>

吩咐完后,王玄策松了一口气,摇头笑了笑,总感觉自己太紧张了,像是没见过市面的山野遗民,不过今夜怕是睡不着了,王玄策所幸坐了起来,起身信步踱出营地。</p>

其时已经是月上中天了,虽是初夏,祁连山上吹来的风还是略带寒意的。</p>

王玄策望着一天星斗与唐军营地篝火,油然生出一腔感慨。</p>

贞观十六年,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中,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p>